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深度閱讀>正文內容
          • “兒童廚具”熱銷 還有這些問題需要關注
          • 2022年05月22日來源:央視新聞

          提要:根據不同學段制定了“整理與收納”“家庭清潔、烹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勞動”等學段目標,從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課程內容包括十個“任務群”,其中一個就是“烹飪與營養”。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日前,教育部發布了《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簡稱《標準》),根據不同學段制定了“整理與收納”“家庭清潔、烹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勞動”等學段目標,從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課程內容包括十個“任務群”,其中一個就是“烹飪與營養”。

          雖然距離《標準》執行還有一段時間,但不少家長已經開始給孩子張羅起“兒童廚具”。一些網店里,有的“兒童廚具”甚至月銷超過4萬件。這些“廚具”雖然尺寸小,卻具備實操功能。那么,網上熱銷的“兒童廚具”安全嗎?學習廚藝前,哪些食品安全知識要先行?

          “兒童廚具”尺寸雖小

          但安全要求并不少

          某款在網店中單月銷售量顯示超過4萬件的“兒童廚具”套餐,從電熱爐到不粘鍋,再到小刀、菜板等都有,甚至還包括一個包餃子器。

          雖然商家表示商品在重金屬、感官要求等方面符合食品安全相關國家標準,但是,在產品名稱處商家還是比較含混地標注了“兒童玩具,真實版可做飯廚具”。到底這是玩具還是廚具?

          還有的“兒童廚具”產品商家則只提供了一份“液體加熱器”產品的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沒有對鍋具等用品所用材料的執行標準以及是否通過檢測進行說明。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會專家組成員劉少偉教授指出,鍋具等廚具所用材料需達到食品級標準,各類材料也需注意是否適用高溫等使用場景,“比如食品級的塑料有很多種。基本上,現在塑料的底部都會有1到7的三角形的回收標準。要看各種鍋的材質是否達到食品級的標準,比如里面一些重金屬的含量是不是在國家的灶具標準之內。”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吳曉蒙指出,一定要用合規器具,“滿足我國標準的塑料制品是可以放心安全使用的。我們提到它的危害,怕的是不符合國家標準的、不合格或濫用的一些材料。”

          據了解,我國目前沒有針對所謂“兒童廚具”的標準。絕大多數的廚具都是遵循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QB/T 2174-2006《不銹鋼廚具》等標準。雖然“兒童廚具”尺寸上偏小,但對它的要求可一點不比廚具少。

          對于兒童廚具,有教育專家指出,勞動的價值并不在于用具,而在于勞動本身。如果孩子不參與勞動,那用具也是擺設,不必跟風置辦專有的兒童產品。

          除了廚具安全

          更需培養學生食品安全觀念

          劉少偉則指出,除了廚具安全外,家長和學校更需注重培養學生較為全面的食品安全觀念,“如果做生食,小學生最好就做一些蔬菜、水果類,不要做生肉類。因為生肉類比較難控制食品安全,必須經過熱加工。做一些涼菜,如果切制肉,要保證案板、菜刀等食品安全。”

          相關勞動課程標準顯示,在烹飪方面,1至2年級學生要參與簡單的家庭烹飪勞動,如擇菜、洗菜等;3至4年級學生要學會做涼拌菜、拼盤,學會蒸、煮的方法,如加熱饅頭、包子,煮雞蛋、水餃等;到了5至6年級則要做2到3道家常菜,如西紅柿炒雞蛋、煎雞蛋、燉骨頭湯等,還要會設計一頓營養食譜;7至9年級要能設計一日三餐的食譜,獨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到4道菜等。

          在學習這些烹飪技能前,劉少偉建議,要先教給學生食品安全的相關知識,“比如生熟分開,食材的中心溫度至少要達到七八十度以上,避免冰箱的交叉感染,正確洗手等。是先切后洗還是先洗后切?筷子需要多長時間換?這些食品安全的知識都可以在勞動課上向小學生進行展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