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深度閱讀>正文內容
          • 半年報十大“虧損王”出爐 最多虧損近百億
          • 2021年09月01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Wind數據顯示,有19家上市公司上半年虧損金額超過10億元。其中,華夏幸福以超過94億元的虧損額,成為A股“虧損王”。同樣屬于地產行業、因為經營不善而巨額債務纏身的藍光發展,以47億元的虧損額,與華夏幸福一起成為地產行業的“難兄難弟”。

          半年報十大“虧損王”出爐!最多虧了近百億,機構已抓緊調倉

          A股上市公司2021年半年報披露收官。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30日晚18點,A股共有418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半年報。其中,3164家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達75.66%。

          上半年,已披露半年報的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均值為63.33億元,同比增長27.14%;歸母凈利潤均值為5.79億元,同比增長44.03%,整體保持了較高的業績增長。但是,也有上市公司上半年遭遇滑鐵盧,業績出現巨虧。

          “虧損王”虧了近百億

          Wind數據顯示,有19家上市公司上半年虧損金額超過10億元。其中,華夏幸福以超過94億元的虧損額,成為A股“虧損王”。同樣屬于地產行業、因為經營不善而巨額債務纏身的藍光發展,以47億元的虧損額,與華夏幸福一起成為地產行業的“難兄難弟”。

          上半年虧損額居前的上市公司

          來源:Wind

          中證君梳理發現,虧損居前的上市公司,不少處于熱門賽道。例如,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北汽藍谷上半年虧損18億元,但股價累計漲幅超過55%。公司表示,上半年產業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但行業競爭加劇,競品迭代多,材料價格上漲,增加了公司經營的挑戰。

          虧損居前的上市公司中,有的完美詮釋了“no zuo no die”——半年報編制過程中,發現上一年業績出了差錯。

          *ST星星公告稱,公司在編制2021年半年度財務報表時,發現2020年度財務報表存在會計差錯,導致公司2020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追溯后為負值,公司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ST星星披露,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為13.39億元;報告期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35.61億元。

          半年報披露后,公司隨后收到交易所問詢函。*ST星星稱,完成回復問詢函時間尚存在不確定性。

          超預期改善助力股價上漲

          Wind數據顯示,上述4182家上市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營業收入均值為33.63億元,相比2021年一季度的29.7億元,環比增長了13.23%;相比上年同期的27.1億元,同比增長了24.1%。

          在凈利潤方面,2021年第二季度,上述4182家上市公司均值為3.02億元,相比一季度的2.77億元,環比增長了9.03%;相比去年同期的2.24億元,同比增長了34.82%。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相比一季度,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整體營收、凈利增幅均略有放緩。但考慮到2020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受疫情影響沖擊大、基數較小,而2020年二季度和2021年一季度的業績已經出現明顯回暖,因此2021年二季度的同比、環比增幅整體仍較為可觀。

          從銷售毛利率角度看,上述4182家上市公司銷售毛利率均值為30.69%,相比上年同期的30.76%基本持平。

          從行業角度看,化工、有色金屬、鋼鐵、汽車等傳統周期行業業績明顯回暖。相比之下,水泥、地產等傳統行業上半年受鋼鐵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影響較大,開工、銷售增速出現放緩跡象。而水泥作為重要原材料,價格也受到因停工和放緩開工導致的需求減少的影響,毛利率普遍下滑明顯。

          光大證券認為,從二季度情況看,A股剔除基數影響之后的業績表現仍然有超預期的改善,這也是年內A股市場上漲的堅實基礎。

          機構抓緊調倉

          從基金等機構發布的半年報業績看,上半年業績高速增長的周期類上市公司,是其布局的重點。

          萬聯證券研報顯示,半年報預喜率高的有色金屬、鋼鐵等周期板塊和電氣設備、汽車等制造業板塊二季度獲得機構增持較多。近期,部分機構資金或開啟新一輪調倉,部分消費股或承壓,但仍看好高景氣制造業和順周期板塊。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新能源和科技龍頭業績目前還沒有完全釋放,但將來確定性較高,值得長期關注。四季度是消費旺季,消費股此時正是低位,板塊估值已經在合理區間,而新能源、光伏繼續走強的概率依然很大。

          萬聯證券建議,行業配置方面,可關注行業景氣度上行的科技成長板塊的半導體、新能源、新能源車以及有色金屬、化工、鋼鐵等半年報超預期的順周期板塊。此外,受政策利好的碳中和、大數據和科創板主題也可能是機構三季度調倉的重點。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