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深度閱讀>正文內容
          • 新文化主營模糊預虧逾12億 連收關注函如何自救“逆襲”?
          • 2021年03月17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3月9日,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文化”)發布公告稱,將會計師事務所由大信變更為興中華,同日,公司接到深交所關注函。

          3月9日,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文化”)發布公告稱,將會計師事務所由大信變更為興中華,同日,公司接到深交所關注函。

          深交所的問詢頗為犀利,質詢公司更換事務所,是否因大信方面審計范圍受限,工作安排存在分歧,對會計處理存在不同意見?不僅是交易所,同花順等平臺上的不少用戶也對本次審計甚為關注,或因2020年公司大規模預虧增加了投資者疑慮。

          商譽減值“疑云”

          新文化披露業績預告稱,去年全年歸母凈利潤虧損12.5億元-17.5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約12.2億元-17.2億元。這已經是公司連續兩年虧損,2019年虧損額為9.48億元。2020年虧損規模相較2019年又擴大了50%以上。實際上,該公司的營收已連續三年下降,由2018年的8.06億元縮減至2020年的2.55億元。

          至于虧損原因,新文化歸結為子公司業務不佳,以及計提資產商譽減值。深交所隨即給公司發函,要求進一步說明虧損原因,公布商譽測試模型。

          在今年3個月里,新文化已經連收兩封關注函。公司在回復中提到導致虧損的原因,主要是旗下廣告類子公司郁金香業績萎靡,計提減值,公司無法收回預期利潤。

          新文化在2004年初創時,是一家以影視為主的企業,于2012年上市。2014年,公司主業由影視逐步轉為廣告,而這正是從高額溢價收購“郁金香”和“達可斯”兩家廣告公司開始的。彼時公司為完成并購斥資約15億元,其中現金約6.3億元,發行股份對價約8.7億元,然而郁金香的注冊資本僅為2.65億元,并購形成商譽高達9.8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19年的虧損,一部分原因就是計提商譽減值1.9億元。而2020年,郁金香再次成為業績“負累”,除第一季度盈利略超4000萬元外,其余三個季度均告虧損,第二季度凈利潤損失更是高達8781萬元。

          記者詢問公司如何管理商譽,新文化董秘回復稱:“近年來,廣告行業步入調整期,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導致廣告主投放預算減少,廣告市場整體規模同比下降,行業生態格局發生變化。同時受疫情、國內多地開展的戶外廣告整治等影響,導致戶外廣告板塊收入及經營業績下滑。”

          廣告前景幾何

          在互動平臺上,投資者關心新文化廣告業務前景如何,對其未來發展有何助益?

          新文化董秘對記者稱:“公司對市場策略做了調整,不斷優化及整合更優質屏幕資源,縮減部分開支,同時加大對華東地區重要城市的大屏布局,進一步加強了上海、廣州、杭州、南京及蘇州等多個城市的LED大屏網絡維護,對部分核心商圈核心屏幕的軟硬件設備升級改造。”

          從公司回復中,不難看出公司整合廣告資源的決心,但更關鍵的是廣告與影視業務如何協同。據同花順數據顯示,公司的主營業務一欄仍寫著“影視劇的投資、制作、發行及衍生業務”,然而截至2020年中,公司戶外LED大屏廣告貢獻收入超2億元,而影視業務僅有約1008萬元。看上去,主營業務有些名實不副。

          影視公司如何更好地開展廣告業務?華錄百納曾全資控股藍色火焰,華策影視入股合潤傳媒。不難看出,廣告業務產生效益的關鍵是“打通產業鏈”。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影視公司的廣告業務需要有制作和發行能力作為依托。例如藍色火焰和華錄百納的聯合,很大程度上因當年華錄百納手握《爸爸去哪兒》IP,廣告公司能夠在其中植入廣告,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除了在綜藝節目中讓品牌方多次“出鏡”,在影視劇集中柔性植入廣告也是發展趨勢。一些規模較小的項目,開機前已到位的投資基本能覆蓋成本。

          然而,新文化的廣告業務主要依靠戶外LED屏,在業內稱作“陣地廣告”。在疫情期間,商場、機場、人流量大幅減少,致使廣告主縮減預算,新文化自然也流失掉不少業務。收入減少的同時,“陣地”的費用還要持續支付,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盈利壓力。

          新文化曾表示,要構建“內容宣發生態圈”,實現“大文娛宣發”的影響力。不過和公司合作較頻繁的仍是碧虎、微盟等廣告企業。這些企業以技術為導向,以SaaS、聚合數據營銷為競爭力,似乎與“文娛”關系不大。

          “投資”與“制作”孰重

          從公司去年中報來看,內容出產或許是較為嚴重的“短板”。

          公司預計開拍45集電視劇版《美人魚》,但預計開拍時間還未確定,《天河傳》原計劃2020下半年開拍,但“主創人員或演員”一欄付之闕如。面臨類似境遇的還有電影《美人魚2》《大富翁》和《軒轅劍》。

          公司財報中真正兌現的院線電影,是甄子丹主演的《肥龍過江》,該片雖在香港地區院線上映,但在中國大陸僅在愛奇藝和騰訊兩個平臺上線,其質量也未達預期效果,豆瓣評分僅有4.8分。另有4部網絡電影寫入財報,僅有兩部確定播出時間。另外兩部《玩命保鏢》和《冒牌天師》充滿變數。對于一個市值超23億元的企業來說,此種成績或難于其地位相匹配。

          新文化曾擬充分動用上市公司平臺的融資能力,既然自身制作能力有限,就通過股權投資獲利。公司曾注資周星馳旗下公司PDAL,獲得其40%股權,同時與周星馳簽下對賭協議,PDAL需在2016至2019四個財年中賺夠10億元。由于PDAL未能完成對賭目標,新文化在業績預告中對其計提減值5億元至9.67億元。

          在二級市場上,新文化股價從2020年1月末最高點8.48元/股,下滑至2021年3月 15日收盤的2.89元/股,市值僅剩24.75億元,相較去年1月縮水約66%。

          經此事后,新文化是堅持股權投資,還是強化自身制作能力?

          公司董秘對記者稱:“影視行業雖經過了較長周期的調整,但整個市場的基礎沒有改變,內容消費需求依舊存在,就內容生產而言,未來公司仍將秉持自主生產及優質項目投資兩種模式并行策略,打造高質量及多樣化的影視內容。”

          同時公司也強調了未來風險,稱“影視項目的收益前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受疫情的外部環境影響,行業的政策影響,是否有好的項目以及投資機會等等。”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