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深度閱讀>正文內容
          • 一斤茶暴漲至48萬元,誰是幕后推手?
          • 2021年03月05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近日,福建武夷山的一些巖茶價格從每斤數千元、上萬元漲至十幾萬元甚至數十萬元。一份流傳于茶友朋友圈的“天價巖茶價目表”顯示,最貴的一款茶每斤價格更是高達48萬元!

          在沉寂了一段時日之后,天價茶再次卷土重來。

          近日,福建武夷山的一些巖茶價格從每斤數千元、上萬元漲至十幾萬元甚至數十萬元。一份流傳于茶友朋友圈的“天價巖茶價目表”顯示,最貴的一款茶每斤價格更是高達48萬元!

          這是什么茶?背后又是誰在炒作“天價茶”?為何經歷過多次疾風驟雨的整頓后,天價茶現象仍然屢屢發生?

          天價茶卷土重來

          產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的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名茶,其中又分為大紅袍、水仙、肉桂等產品。隨著武夷巖茶知名度的提高,市場上開始出現價格炒作亂象,“天價茶”現象時有發生。

          近日,據報道,在福州茶葉市場,包裝奢華、每斤10萬元以上的巖茶充斥市場。其中一些標注“非賣品”的茶葉,不僅在專賣店公開出售,并且店員一張口就是每斤十幾萬元乃至數十萬元。

          部分天價巖茶名單。圖/受訪者提供

          一份在網絡流傳的所謂“天價巖茶”榜單顯示,名單里的產品每斤價格都是5萬元起價,超過30萬元的產品多達14款。而一款標注“非賣品”的手尚工夫“遠香”茶葉,10克1泡的價格為9600元,折合每斤48萬元。

          對此,手尚工夫品牌創始人陳志強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公司在調查中確實發現,有個別代理商在未經授權批準的情況下,違規將非賣品“遠香”定價銷售。

          作為茶葉市場的另一個重要消費區,北京茶市同樣也出現一些變化。

          近日,中國新聞周刊在北京馬連道茶葉一條街一家店中看到,水仙、大紅袍、肉桂等武夷巖茶一應俱全,價格從四五百元至七八千塊錢不等。

          當問到還有沒有更貴的產品時,一名茶商立刻拿出售價兩萬八/斤的茶葉,并表示還有十萬的,但沒有現貨,如果需要可以從福建直接發貨。

          近年武夷巖茶銷量不錯,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據這位茶商介紹,十幾年前,巖茶每斤價格普遍在數百元,品質好的也就一千多元。這些年大多漲到幾千元甚至幾萬元,個別打著“稀缺”、“大師”名義的甚至可以賣到十幾萬元。“本輪茶葉價格上漲的源頭主要還是在產地,北京市場是跟風上漲。”

          看起來平平無奇的一份茶葉為何能賣到這么貴?

          多名業內人士表示,一些茶商以稀缺、獨特等為賣點,過度包裝、饑餓營銷、推高價格。

          以近年來備受追捧的牛欄坑肉桂為例,稀缺是其最大賣點。資料顯示,武夷山茶園面積14.8萬畝,每年巖茶產量1萬多噸,來自核心產區“三坑兩澗”的茶不足10%。然而走訪發現,北京馬連道茶葉一條街多家店面都有售賣。

          此外,據了解,武夷山當地一家中小型巖茶廠,通過與外地客商合作,注冊新公司,然后將茶葉進行奢華包裝,再給產品取個“花名”,編寫漂亮的營銷文案,制造“稀缺”“榜單”“大師作”“非賣品”等噱頭進行炒作,推高產品價格。一番炒作之后,該廠部分巖茶每斤達十幾萬元甚至三十多萬元。

          福建省武夷山市的多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一行為已經背離了茶文化的初衷,也背離了茶葉作為民生產品的本質。

          全行業被反噬

          巖茶的價格雖然賣上去了,但帶來的負面效應卻不斷顯現。

          在投機分子炒作“天價茶”的過程中,甚至摻雜大量外地茶售賣,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

          福建省政協常委、民建省委主委吳志明曾表示,一些茶企過度炒作、過度包裝,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巖茶的信譽度有持續下降趨勢。

          不僅如此,“天價茶”還為行業的長遠發展埋下更大的隱患。

          中國茶業商學院執行副院長歐陽道坤非常擔心天價茶會破壞產業秩序。“比如在天價茶的暴利之下,銷售環節、品牌環節、加工環節、原料采購環節、甚至種植環節,都會出現假冒偽劣甚至殺雞取卵的行為,這種破壞性是很大很深刻的。產業秩序被破壞了,反過來就會傷及市場需求。”

          一位武夷山當地茶商表示,茶葉說到底就是用來喝的,不是炒的,消費人群主要還是社會大眾,沒有那么多高端需求。

          2019年我國茶葉總產量為279萬噸,其中內銷202萬噸,外銷36萬噸,庫存40萬噸。相比于之前,我國茶葉庫存仍在擴大。2020年,我國茶葉市場基本延續這一趨勢,供大于求是市場基本常態。

          在這一格局下,由于價格的混亂,導致部分中小茶企出現持續滯銷。

          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會長劉國英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市場熱炒“天價巖茶”帶來的一個直接后果是,“比價格而不是比質量”的問題比較突出,許多消費者形成“武夷山巖茶即高價茶”的觀念,這就導致大量中低端巖茶陷入市場困境。

          數據顯示,近兩年以來,中低端巖茶平均滯銷率在30%至40%之間。南平海峽茶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武夷山當地共有5000多家注冊茶企,其中超過90%都是小規模企業,個別企業滯銷率甚至超過40%。

          以賣出48萬元“天價”的手尚工夫為例,其在售的主流巖茶產品價格其實并不高,每斤約在1000元至5000元之間,占總銷量的六成以上,而售價超過萬元的中高端巖茶產品僅占總銷售的一成左右。此次事件發生后,該公司銷售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事實上,炒作“天價茶”最終卻反噬自身早有前車之鑒。

          2007年上半年,由于天氣干旱導致云南普洱減產一半,大量茶商來到當地搶購,普洱價格也不斷被哄抬,甚至拍出40萬元/斤的天價。在當時,普洱甚至被戲稱為“茶中黃金”。然而短短半年后,普洱茶價格一瀉千里,跌至“白菜價”,大量普洱茶加工企業倒閉破產,而茶農們也損失慘重。

          標準缺失

          “天價巖茶”迅速引發各方關注。

          日前,福建省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廳迅速展開抽查,并連同行業協會聯合發出整治“天價巖茶”亂象的通知,同時限定茶葉每500g定價不超過6萬元。

          陳志強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對于個別代理商違規將非賣品“遠香”定價銷售,目前已經對涉事代理商做出罰款等處理。

          從過去多年來看,往往是在疾風驟雨的整頓后不久,“天價茶”又再次卷土重來。那么,“天價茶”為何屢禁不止?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天價茶”現象表面看是茶葉價格的混亂,這需要政府加強監管、行業加強自律,但從根源上看,這實質上暴露出茶行業標準滯后、老化、缺失的問題,即茶葉的定價等缺乏相應的標準。

          由于我國六大茶類的歷史悠久,受到茶品類的多樣性及農作物特有的地區性等因素影響,導致規范化的茶葉生產、加工、內涵物質測定和色香味形等標準的制定仍具有一定的難度,相應的成本也較大。

          福建省茶產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劉紹文指出,近年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雖然有所完善,但還是存在一些缺失。

          一是為了考慮行業整體情況,標準整體水平偏低,國際認可度不高,且仍與國際化標準存在較大的差距。

          二是標準的制定存在滯后性,跟不上產業目前發展的進度,難以滿足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需求。

          三是由于缺乏質量管理、標準化的人才隊伍,導致標準在中小茶企中貫徹、落實不到位。

          四是部分區域和部分小眾茶的相關標準需進一步完善。

          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芳也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必須對茶產業標準進一步完善,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茶葉生產、管理和質量水平,提高茶產業的市場化程度,讓更多的優質好茶走進千家萬戶。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雨燕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