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深度閱讀>正文內容
          • 大頭娃背后亂象:妝字號當藥品賣 違規加激素非個案
          • 2021年01月11日來源:中新經緯

          提要:福建漳州嬰兒疑因涂抹抑菌霜變“大頭娃娃”一事,持續引發網絡關注。1月8日,漳州市衛健委通報介入調查,正聯系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同時責令企業下架和召回涉事產品。當天,涉事“歐艾嬰童”負責人回應媒體,稱“產品經過檢測,不存在問題。”

          作者:黃馳波 馬銘隆 吳斌

          大頭娃背后抑菌霜亂象:有妝字號當藥品賣,違規加激素非個案

          福建漳州嬰兒疑因涂抹抑菌霜變“大頭娃娃”一事,持續引發網絡關注。1月8日,漳州市衛健委通報介入調查,正聯系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同時責令企業下架和召回涉事產品。當天,涉事“歐艾嬰童”負責人回應媒體,稱“產品經過檢測,不存在問題。”

          8日下午,南都記者從“歐艾嬰童”所在的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朝陽工業區管委會獲悉,根據調查,該款“益芙靈”抑菌霜生產兩批共1200瓶,以4元一瓶的價格銷售給經銷商,主要銷往江蘇連云港、宿遷兩地,目前廠里留存的少量樣品已送往福州的檢測機構。

          9日,南都記者走訪廣州等地的多家母嬰店、藥店,未發現涉事的“益芙靈抑菌霜”在售。不過,不少藥店、母嬰店推薦的嬰兒抑菌霜,其外包裝的生產許可是消毒用品許可甚至化妝品許可,部分產品含防腐劑、香精,銷售人員話術一致稱“放心用”、“自家孩子也在用”,向消費者推薦給嬰幼兒使用。

          事件:嬰兒疑因涂抑菌霜變“大頭娃娃”

          1月7日,自媒體博主“老爸評測-魏老爸”,在抖音上發布了一條“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使女嬰出現“大頭娃娃”癥狀的視頻,稱一位媽媽求助,自家5月大的孩子出現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現象。送醫后,醫生檢查分析是涂抹“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的原因,醫院此前已出現四個類似狀況的寶寶。

          “老爸評測-魏老爸”發布的視頻提到,博主去了3家母嬰店詢問發現,只要顧客提到孩子皮膚紅腫發炎,店員會直接推薦這款嬰兒霜。當顧客表示想要別的產品時,店員會說只有這款賣得最好。其隨后從線上電商和涉事嬰兒家屬處獲取樣品送檢,結果顯示,除了“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同廠家的“開心森林”嬰兒霜,均檢測出了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超標30多倍。值得注意的是,一款名為復方丙酸氯倍他索的藥膏說明書中介紹,丙酸氯倍他索的不良反應包含多毛癥與庫欣綜合征等癥狀。據了解,庫欣綜合征的主要表現為滿月臉、向心性肥胖等。而翻開這兩款嬰兒霜的使用說明書,均顯示“可以用來日常護理”。

          “老爸評測”的一名技術人員告訴南都記者,在其過往送檢出激素的樣品中,激素含量一般只有零點幾左右(單位mg/kg)。該技術人員介紹,“寶寶霜里添加激素見效更快,比如說孩子有濕疹、紅腫,上午涂完下午就能見效。”但見效快的同時,激素也會對寶寶帶來嚴重傷害。在醫生建議停用該款嬰兒霜后,涉事嬰兒身體狀況好轉。但醫生同時表示,該嬰兒體重過重,脖子短,呼吸系統也沒有發育完全,停用激素后或造成全身衰竭,有生命危險,同時由于激素很難排出體外,孩子未來很可能面臨性早熟。此事隨后引發熱議。

          對于外界質疑,8日,“歐艾嬰童”的負責人張先生回應媒體稱,“產品經過檢測,不存在問題”,其還質疑家長在網絡炒作此事。

          8日午間,漳州市衛健委官網通報,近日有群眾反映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涉嫌違法添加“激素”等問題。獲知信息后,漳州市衛健委聯合市場監管局迅速介入,組織人員前往涉事企業現場調查。目前,衛健部門已責令該企業召回涉事產品,并對在檢查現場查見的留樣樣品、產品包裝材料等進行取樣留置,聯系權威檢測機構進一步檢測。涉事企業已暫停生產,并通知經銷商對所有產品下架。事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8日下午,“老爸評測”再公布接診涉事嬰兒之一的南京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顧威回應。其表示,涉事孩子是接觸了外源性激素導致出現“滿月臉”,“查過孩子體內的腎上腺有沒有毛病,下丘腦垂體有沒有問題,做了一系列的檢查,最后查出來考慮是她接觸了外源性的激素,導致體內皮質激素很多。但是我們查出來她體內激素是低的,那么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外源激素來了以后,把她自己的激素給抑制掉,臨床上出現增多。”

          產品:單瓶4元出貨,市場價翻了數十倍

          南都記者查詢“天眼查”顯示,涉事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生產企業為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下稱“歐艾嬰童”),成立于2017年4月,企業曾用名為“福建歐艾藥業有限公司”,經營范圍顯示為衛生用品[抗(抑)菌制劑(液體、膏劑、凝膠、粉劑)(凈化)]的生產、銷售;發用類、護膚類、香水類、美容修飾類化妝品的生產、銷售;化妝品、日用品百貨、一類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的銷售;中藥飲片的研發、生產、銷售。

          1月8日下午,南都記者聯系上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所在的漳州市龍文區朝陽工業區管委會,該管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歐艾嬰童在2017年入駐該工業園區,廠房面積約800平方米,“他這家廠很小,按訂單出貨,12月初它因為沒有訂單,工廠基本處于停工狀態,員工大概五、六個人。工廠法定代表人姓張,他們大股東昨天到場配合了調查。”

          上述漳州市龍文區朝陽工業區管委會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此事經短視頻博主曝光后,1月7日下午,漳州市衛健委及市場監管部門已到事發工廠調查,經查,該款“益芙靈”抑菌霜共生產兩批共1200瓶,“他們賣給經銷商是4塊錢一瓶出貨,兩批貨才幾千塊錢的貨值。主要銷往了江蘇宿遷、連云港兩地,廠里只留存6瓶樣品,目前已送往福州市相關檢測機構檢測”。

          該負責人同時透露,涉事企業生產幾款產品主要都是抑菌霜,“現場工廠的衛生條件是還可以的,是無塵車間,他自己每批貨都有檢測報告,按他們廠家的檢測報告是沒有問題。所以,還是要等第三方檢測。昨天衛健委也已經把廠里留存的樣品,送往福州市相關檢測機構檢測。具體的結果還要等檢測報告。”

          上述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歐艾嬰童沒有自營電商,已銷售的產品主要通過經銷商的網店,“市場監管局也要求他們廠家召回這款產品,讓他把網上的產品先下架。”其同時透露,相比出廠價4元一瓶,“那些母嬰店銷售幾十元一瓶,差價確實很大。”

          走訪:廣州等地未發現涉事產品在售

          南都記者注意到,益芙靈嬰兒霜外包裝標明為“消”字號產品。但原衛生部公告明確提到,“消毒產品與藥品有嚴格區別,消毒產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疾病的功效。”《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規范》規定:“消毒產品嚴禁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激素等物料。”

          涉事廠家的益芙靈和開心森林兩款抑菌霜的使用說明書顯示,產品相關成分不含激素,但“老爸評測”送到專業機構檢測后,顯示含有30mg/kg的激素,嚴重超標。對此,一名質檢員告訴南都記者,一般產品外包裝不會標注是否有激素,具體要看產品檢驗報告。

          1月9日,南都記者在廣東廣州、海南儋州等地的多家藥店和母嬰店走訪,均未發現有涉事的“益芙靈抑菌霜”在售。不過,這些藥店、母嬰店店員推薦的嬰兒抑菌霜并非藥品,產品生產許可有的顯示為消字號,部分甚至含防腐劑、香精,均被推薦給嬰幼兒使用。

          在廣州市番禺區南村的一間大型連鎖藥店,店員向記者推薦了多款嬰幼兒抑菌霜,價格在20到40元不等。南都記者注意到,其推薦的一款濟南生產的某品牌“益膚寧”抑菌霜,外包裝顯示取得“魯衛消證字許可”,同貨架上的另一款寶寶抑菌霜顯示為“魯衛消證字許可”,該兩款產品外包裝均未提示嬰幼兒是否可用。在問及有關產品的安全問題及副作用時,店員稱“無激素”、“自家有孩子也在用”。

          南都記者注意到,貨架上號稱功能相同的不同品牌“嬰兒抑菌霜”,取得的生產許可證也完全不同,有的是“消字號”消毒用品,有的實際上是“妝字號”的化妝品,卻都披著“嬰兒抑菌膏”的旗號,以藥品的名義在出售,部分成分還含有防腐劑、香精。

          在廣州一家小型藥店,一款名為三某品牌“嬰寶維膚霜”外包裝提到了“嬰幼兒及孕婦專用”,其成分位列第一的是消毒防腐藥葡萄糖酸氯己定0.5%,外包裝顯示同樣是“衛消字號”。同一貨架上的另一品牌恒某“嬰寶維膚霜”,其成分顯示,含有防腐劑苯氧乙醇以及香精,產品說明取得的是“妝字號”生產許可證。

          值得關注的是,在南都記者走訪期間,多家藥店或母嬰店店員推薦嬰兒霜時,均會加上一句“自家孩子也在用”的話術。

          在廣州一間母嬰店,負責人推薦的某香港公司委托湖南廠家生產的“寶貝膏”,其主要成分顯示包括葡萄糖酸氯己定,負責人稱自家“兩個月大的孩子正在用”。南都記者在海南儋州也走訪了兩家藥店和一家母嬰店,店員均表示店里沒有涉事品牌的抑菌霜產品在賣,但有嫩膚霜、潤膚霜以及濕疹膏的相關產品,稱“產品可以在寶寶身體多處涂抹,你放心,我自己的孩子用了很久也從來沒什么問題。”

          針對嬰兒抑菌霜的線上銷售情況,南都記者在多個電商平臺檢索“益芙靈抑菌霜”,檢索結果均顯示無該商品的相關結果。平臺產品頁面顯示的其它嬰兒抑菌霜產品,價格從幾十元到200元不等,個別商家還展示了抑菌霜的成分與外包裝生產情況說明、衛生消證字許可,但大部分均無法通過商品頁面查閱其全部成分,多數銷售商家并未在頁面提供產品檢驗報告,顯示這類嬰兒霜的規范程度不一。

          類案:號稱“純天然”卻添加激素

          普通“嬰兒霜”為何會檢出大量激素?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孫建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帶“妝字號”屬于化妝品,帶“消字號”屬于消毒用品,不允許添加過量激素。只有在藥品中,經過臨床實驗后才能添加有治療效果相應劑量的激素。

          1月8日,武漢協和醫院小兒內分泌科醫生林鳴在其微博上也表示,他收治過的患兒中,就有因使用聲稱不含激素的濕疹膏,而出現“滿月臉”的情況。

          南都記者查詢發現,部分“嬰兒霜”號稱“純天然”卻添加激素,導致嬰幼兒使用后身體出現異常的案例并非個例。

          據央視新聞報道,2018年,泗洪縣的于先生為給40多天大的女兒治療濕疹,曾購買紫娃牌紫草維膚膏,涂了不過兩三個小時癥狀就明顯好轉。使用至孩子八個月大時,卻發現小嬰兒患上了高血糖、結石,面部也不正常,就像“充了氣”一樣。經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研究院檢驗,發現該產品中含有柚子寶寶使用的“益芙靈”同一種超強效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

          2019年,網絡集中曝光過一批號稱純天然治療濕疹的嬰兒霜,經檢測含有激素。自媒體丁香媽媽等機構選購了8款熱銷的寶寶濕疹霜,并送檢至SGS(全球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檢驗結果顯示,8款自稱“純天然”“無激素”的嬰兒霜中有6款都含有激素,其中不乏多種強效及超強效激素。

          南都記者梳理還發現,此前已有多地檢測出兒童相關產品添加禁用物質或含量超標等問題。2020年2月,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抽檢信息通告顯示,騰躍公司旗下的“諾必行”金銀花嬰兒修護膏、諾必行嬰寶幼兒特護膏、諾必行嬰寶護膚霜等在內的4批次產品被檢驗出含禁用物質,禁用物質為咪康唑、苯海拉明、克霉唑。

          該局2019年10月14日發布的廣東省化妝品監督檢查情況通報(2019年第111期)也顯示,騰躍公司因嚴重違反《化妝品生產許可工作規范》有關規定,廣東省局已責令該企業暫停所有化妝品的生產銷售,對企業涉嫌違法違規生產行為依法嚴肅處理。

          對于涉事“大頭娃娃是否能夠恢復”的提問,1月8日,微博名為@皮膚科醫生王子洋發微博分析,“恢復過程緩慢,對身體肯定有損害”。王子洋還建議監管部門加強對嬰兒霜產品的監管,其寫道,“妝字號、消字號、械字號都不是治病的,治病就用國藥準字號,激素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安全性更高。”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雨燕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