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煒浩:以技術創新賦能AIoT萬物智聯新時代
- 2024年07月03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作為深耕芯片研發領域十余年的行業專家,劉煒浩通過技術研發創新有效提升了手機芯片、AI芯片在低功耗、低成本方面的表現,其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小米、Vivo、OPPO等各大品牌手機,及眾多物聯網智能終端,為新時代的用戶帶來了更流暢、更安全的體驗,得到了眾多品牌和用戶的認可。
智能手機、家具家電、自動駕駛……作為信息技術產業核心基礎,無論是在傳統的移動通信領域,還是在新興的人工智能、消費電子等領域,芯片行業都在數字經濟時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為深耕芯片研發領域十余年的行業專家,劉煒浩通過技術研發創新有效提升了手機芯片、AI芯片在低功耗、低成本方面的表現,其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小米、Vivo、OPPO等各大品牌手機,及眾多物聯網智能終端,為新時代的用戶帶來了更流暢、更安全的體驗,得到了眾多品牌和用戶的認可。可以說,他從早期為智能手機芯片提升性能,到為AIoT芯片創新打造混合AI架構,以一次次技術突破,為芯片研發行業的技術發展與演進做出了重要貢獻。
萬物互聯,領銜AIoT芯片研發
談起自己為什么會從智能手機芯片進入到AIoT芯片的研發,劉煒浩難掩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期待與熱情。他2011年從上海交通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專業碩士畢業,此后便一直在芯片研發領域進行一線研發。AI技術的出現讓無數傳統認知都被顛覆,但像他這樣的一線研發者,總是走在這種顛覆的最前線,并無比樂于看到技術研發所帶來的顛覆,“還有這么比這更激動人心的呢?”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和融合,IoT(物聯網)逐漸升級躍遷為 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然而,由于產業鏈較長、場景碎片化等特點,物聯網行業多數仍在采用通用芯片搭配通用算法的技術方案,這需要算法去適應芯片,導致在開發、適配等各方面都有較大難度。因為缺乏底層專用芯片的支持,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難度及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聯網行業AI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如何開發與算法深度適配的定制化智能芯片,成為了整個物聯網行業發展的痛點。另一方面,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AIoT的市場規模正在逐步打開。旺盛的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痛點,都在呼喚更專業的技術人才以尋求技術層面的飛躍性突破。
帶著對AIoT芯片研發的熱情及扎實的專業技術積累,敏銳覺察到AIoT未來前景的劉煒浩,2022年接受了高科技企業聆思科技拋來的橄欖枝,擔任高級主任工程師一職,專注于智能終端系統級芯片的研發。
在劉煒浩看來,AI芯片研發問題的根本是架構問題,需要從技術底座上去做“顛覆”。AI芯片的通信傳輸涉及到智能終端側和云端兩個方面,而端側AI功耗低、響應快、安全性高,云端AI性能強,那么有沒有一種架構能夠兼容并蓄?這就是劉煒浩創新提出的混合AI架構通信底座,他結合了端側離線處理和云端大模型各自的優勢,借助核間通信層,將AI功能從端側擴展到云端,打破了端側和云端的界限,推動了云端邊協同一體化智能的實現,實現了更強大的智能功能擴展,彌補了傳統AI架構的不足之處,大大提升了算法和芯片的適應性,為混合式AI架構的落地提供了參考范式,引領了AIoT芯片研發領域技術發展的新方向。
在混合AI架構的基礎上,劉煒浩從零開始,成功構建起了SoC級的芯片驗證環境,為芯片研發提供了可靠的驗證手段,有效降低了產品開發風險和成本,加速了聆思科技產品的落地應用。
此外,劉煒浩還注重技術演進與突破創新,他通過研究新一代的通信標準并結合自家產品架構,提出并實現了多項獨創性技術,顯著提升了通信質量和節點容量,為萬物互聯場景提供更加可靠的傳輸方案,大大豐富了AIoT芯片的功能和應用場景,通過這些核心技術,他為聆思科技的技術升級與業績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截至2023年,聆思科技的年銷售額已經破億,并且已獲得4輪融資,榮獲第十八屆“中國芯”優秀技術創新產品獎、第六屆中國IoT技術創新獎等行業內諸多大獎的認可,更對IoT行業的AI進程產生推進作用,成為業界炙手可熱的AIoT芯片研發領域的佼佼者。
銳意創新,推動芯片行業技術革新
事實上,在加入聆思科技之前,劉煒浩就已經在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和通信技術公司——高通工作了十幾年,擁有豐富的專業經驗,并參與到全球領先的移動處理器之一——驍龍(Snapdragon)系列芯片的研發工作中,其研發設計的產品和技術在知名品牌的高端智能手機中得到廣泛應用。作為無線通信領域安全專家,他更精通安全編碼規范和無線協議安全,熟知各類攻擊手段,能夠確保芯片代碼不受惡意攻擊和入侵,以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在高通任職期間,劉煒浩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參與并主導了眾多項目的研發工作。其中,他作為項目負責人主導了驍龍旗艦級平臺無線連接功能定義與技術演進,尤其是在系統低功耗領域以及無線局域網延遲管理模塊的研發上,通過異構多核架構的創新設計,有效降低延遲,提升性能,成功覆蓋電子設備內90%的應用場景,使手機終端待機功耗表現提升30%,資源消耗降低25%,滿足了用戶對在線游戲、視頻通話等應用場景的需求,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而這種異構多核架構的設計思路,也一直延續到了劉煒浩在聆思設計的AIoT芯片中,并升級成為三核異構架構,更好地發揮低功耗、安全穩定、高性能的優勢。
除此以外,場景化應用也是一線研發人員需要面對的問題,包括智能手機芯片和AIoT芯片研發都是如此。劉煒浩根據自身在低功耗芯片研發方面的積累,在高通時就進行了針對游戲場景的芯片研發。2019年,高通發布了第一代Snapdragon Elite Gaming游戲引擎,帶來了游戲網絡時延管理、系統級游戲卡頓優化方案等特性。背后正是劉煒浩和團隊成員們無數個針對游戲場景進行延遲優化、功耗分析、對局數據監測的夜晚。目前,劉煒浩在游戲場景下的技術創新已應用于OPPO、vivo、小米、榮耀等主流手機品牌,幫助用戶在運行王者榮耀、穿越火線等知名游戲時有效降低延遲、提升性能,將數據丟失率足足降低了一倍,獲得市場廣泛認可和用戶好評。
這一創新在行業內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MTK之后緊隨高通的步伐發布了HyperEngine,從網絡延遲優化、游戲畫質增強等特性,全方位對標Snapdragon Elite Gaming。而有的芯片研發公司,雖然沒有發布類似的產品概念,但也各自針對游戲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優化,比如讓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性能模式。現在,智能手機可能進行游戲模式的選擇,幾乎已經成為了眾多游戲款手機的標配。
在聆思,劉煒浩傾力打造的SoC芯片,其應用場景的延伸也在持續進行中。就在今年3月的2024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聆思展示了基于SoC級芯片的全新智能家居體驗間,創新功能令人驚艷,比如一鍵拍照,就可以實現冰箱食材智能分析,自動生成菜譜,卡路里也可以分析得頭頭是道,在核心芯片的加持下,從領先技術到應用落地,以全局式的生態體系,成為了行業關注的焦點。
從AIoT領域的未來發展來看,劉煒浩所推崇的混合AI架構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為AIoT芯片行業的發展打開了新的思路,也為智能設備的普及和智能化生活的實現提供了重要支持。在他看來,未來整個AIoT行業有望迎來一輪新的面貌革新,并且隨著數字化轉型進程的加速,各行各業對人工智能物聯網的需求會顯著增加。IDC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AIoT市場規模超5萬億元,同比增長11%,預計2026年將超過10萬億元,2021-2026年復合增長率達13%。可以預見,市場需求會繼續帶動AIoT行業的蓬勃發展,劉煒浩在AIoT芯片研發上的領先技術,也會迎來更廣闊的應用場景,萬物智聯時代終會在芯片提供的源源動力下真正到來。
(文/龐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