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和“科技”誰更重要?聽花酒給出了標準答案!
- 2024年06月25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改革并非離經叛道,而是博采眾長。就好比看病,中國人幾千年來一直都是靠中醫看病,但如今許多大型中醫院也開始逐漸引入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和設備,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的結合,能讓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幾千年延續不斷的輝煌文明,給了中國人與生俱來的民族自信,但它同時也是一副枷鎖,導致各行各業都存在一些很矛盾的現象。比如白酒行業,一方面要引經據典,不把自己的傳承歷史追溯到史前不罷休,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工業化、規模化。在這一點上,諸多傳統酒企巨頭都束手束腳,像是在戴著鐐銬跳舞,反倒是新銳勢力聽花酒交出了一份標準的答卷!
關于白酒擁抱現代科技的問題,聽花酒在前幾年就曾引發過巨大的爭議,原因是其陸續邀請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來擔任首席科學家。質疑者們普遍認為,白酒是中國獨有的東西,是老祖宗們經過數千年的傳承不斷改良才凝結出來的精華,外國人根本就不懂白酒,哪怕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獎!
對此,聽花酒創始人張雪峰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明確表示,諾貝爾獎得主可能真不懂白酒,但他們比我們更懂酒精,更比我們懂人體。聽花酒請諾貝爾獎得主,不僅僅是來研究聽花酒的,更重要的是要研究酒和人體的關系、酒精和我們人體的關系。
在張雪峰眼里,中國白酒是一種發源于農耕時代的土特產品,所以大家都喜歡宣傳“天靈靈、地靈靈、水靈靈”……,但實際上,現代每一瓶白酒都是現代化、科技化的產品,因為白酒上市的前提就是要符合衛生標準,就必須經過科學化地手段來檢測。
很多人都對“古法”“古方”情有獨鐘,尤其是在人人都可以充當自媒體的當下,古法榨油、古法造紙……都備受喜愛,因為在大家眼里,古法代表著純天然,代表著無污染,還代表著古人的智慧。確實,古法一般都是純手工完成產品的生產制造,不會有額外的工業添加。但手工并不意味著無毒無害,事實上,大自然中存在著不計其數的細菌、病毒以及天然毒素。因此,不經過現代科學手段檢驗的產品,根本就不具備上市的資格。
誠然,白酒是經過老祖宗們一代又一代不斷改良才具備如今獨特的風味口感。據研究,白酒是由超過98%的酒精和水以及不到2%的微量成分組成,但這些微量成分決定了白酒的風味口感,酒精和水千篇一律,唯有微量成分卻各具特色,這也正是不同品牌白酒的魅力所在。所以,古法古方還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一味追求傳統,不肯擁抱科技,那無異于固步自封,遲早被時代拋棄。
張雪峰有句話說得很對,白酒的未來一定是具有現代化的美感的,現代化的美感結合我們老祖宗的優勢,結合我們自己的自然優勢,包括我們說的地方產區、水、品種、原料,這些都要結合在一起,最后才能釀出真正天人合一的的美酒。
據了解,聽花酒最核心的釀造技術是老酒再釀造,其中,“老酒”二字代表白酒傳統,“再釀造”代表現代科技。它采傳統白酒之精華,以陳釀多年的醇熟老酒為原料,經過至少109道現代化工藝對白酒進行再釀造。不僅保留了傳統白酒的色香味格,還在此基礎上減害增益,大幅減少有害成分,增加有益成分。因此,通過老酒再釀造得到的聽花酒尤為豐富飽滿、醇厚濃郁,和原料老酒比著喝,會出現強烈的風味對比效應,原料老酒風味口感顯得寡淡如水;更珍貴的是,帶來了全新的、春天般的飲用價值體驗。
總而言之,聽花酒的核心思路,就是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傳統白酒的優勢,這不僅是因為要繼承老祖宗的智慧,更是因為傳統白酒最符合中國人飲食習慣、與中餐最為搭配。另一方面還要對傳統白酒進行改良,通過現代的科學技術為傳統白酒注入新的活力,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減害增益。
如今,許多傳統酒企在發揚傳統和擁抱科技上都有些顧此失彼,幾乎都停留在喊口號的層面,唯有聽花酒交出了一份標準的答卷,其“老酒再釀造方法”已經于今年3月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發明專利授權。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開的信息顯示,聽花酒極大改善了傳統白酒原酒放香不好、利用率低的缺陷,解決了傳統白酒“低沸點風味成分含量過低、高沸點物質含量偏高導致味雜”的問題,真正做到了在改善原酒香氣、口味以及協調性的同時,還不破壞原酒優點。此外,該方法釀造出的白酒,能使人聞香后腦電波α波的功率值顯著升高。(科學研究表明,α腦電波對提高人的大腦記憶能力、認知能力以及處理信息能力等有一定正向作用。)
改革并非離經叛道,而是博采眾長。就好比看病,中國人幾千年來一直都是靠中醫看病,但如今許多大型中醫院也開始逐漸引入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和設備,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的結合,能讓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希望白酒行業也能掙脫歷史傳統的枷鎖,合理利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來幫助中國白酒去蕪存菁。
試想一下,幾百年后,今天我們所采用的科技手段,屆時是不是也就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古法”呢?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智慧,我們也應當為后人留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