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淵:數據要素×安全,讓數據跑出“加速度”
- 2024年05月23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價值日益凸顯,成為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和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圍繞數據資產這種“新興資產類型”打造“新質生產力”,成為產業共識。
5月18日,以“智繪安全,乘數而上”為主題的2024第12屆西湖論劍·數字安全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面對AI引領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安恒信息董事長范淵發表《AI+安全,智繪跨時代的數字“富春山居圖”》主題演講指出,需要建立高遠、平遠、深遠的數字安全觀,以人工智能、數據要素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引擎,解決經驗不對稱問題,重塑共創、共享、共進、共生、共贏的生態新模式,和大家一起智繪、共賞數字時代的富春山居圖。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價值日益凸顯,成為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和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圍繞數據資產這種“新興資產類型”打造“新質生產力”,成為產業共識。
范淵的演講首先圍繞數據流通交易的痛點、難點、堵點展開。他指出,業務是動態變化的,數據隨著業務的動態變化而流通。數據如水,解決數據的流通難題,需要包容和適應業務、數據、安全的動態變化,從而推動三者共同匯聚成一條水流。在此過程中,高安全性的數據可信流通基礎設施能夠讓水流的更為順暢,即促進數據的合規高效流通。
要解決“供得出”的問題,范淵認為要通過政府數據資源編目和企業數據資源入表實現數據資產化,并開展行之有效的數據分類分級。本次大會重磅發布的《企業數據資源入表實踐白皮書》,對數據資源入表各階段進行詳細指導,以推動數據資產的資本化進程,并助力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安恒信息利用恒腦大模型開展分類分級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提高識別準確率、減少人員復核時間、提高交付效率,實現一場景一標簽的動態分類分級效果,此前在某高校取得了效率提升30倍的顯著效果。
數據要素的流動主要面臨跨域流通受限、主體互不信任、隱私信息泄露等挑戰,針對數據“流得動”的問題,范淵提出利用兼具集中式和分布式隱私計算,以彈性架構的給不同應用場景提供更好的選擇,破解”數據流通不可能三角”。在廣東省首個全信創架構的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項目中,安恒信息用這套解決方案對內實現企業高效幫扶和“皮包公司”篩查,對外賦能給交通銀行深圳分行惠民貸等社會企業落地。
數據想要“用得好”,需要解決合規、信任和成本問題。范淵提出,我們需要一個工具或手段,能夠明確告訴數商,在什么樣的場景下、什么數據可以交易、怎樣交易,并提供一定程度的背書。數據合規流通數字證書就是為了解決數據流通交易合規和政府監管而生的,幫助政府和數商在數據流通交易過程中“盡職免責”,實現數據流通交易全過程非侵入式的閉環監管。據統計,自2023年8月“中國數谷”峰會“數據合規流通數字證書”首次發布以來,至今年3月已發出273張合規流通證書。
面對數據要素×產業落地的三大難題,安恒信息構建的數據可信流通基礎設施和“數據發票”等產品,幫助中國數谷打造“三數一鏈”基礎設施,為全國數據要素流通提供先進“范式”,幫助中國(溫州)數安港打造數據分類分級人工智能服務中心,為大數據聯合計算中心提供可信執行環境和隱私計算底層技術支撐,以安全鋪就的新時代數字“絲路”,讓數據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