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歲美國企業家奔赴中國 告別之旅感動六千在華員工
- 2024年05月06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在為期近兩周的時間里,大衛與中國區的近200位員工進行了深入的互動交流,分享了他的人生智慧與經驗。他還在省會濟南與各級政府共同舉辦了一場隆重的告別宴會,以此紀念他在中國的不凡歲月。
2024年3月,隨著和煦的春風,美國企業家大衛·沃特金斯(David Watkins)再次踏上中國的土地。這位1944年出生的老人,按照中國虛歲計算,已經步入了80歲的高齡。作為優創數據(ReSource Pro)的董事會主席,大衛在過去的十幾年間,頻繁往返于中美之間,與中國的員工和當地政府深入交流,共同繪制優創數據在中國的發展藍圖。受疫情影響,他已經有3年未曾踏上這片熱土。2022年末,大衛光榮退休,這趟旅程,不僅是一次重逢,更是一次深情的告別之旅。
在為期近兩周的時間里,大衛與中國區的近200位員工進行了深入的互動交流,分享了他的人生智慧與經驗。他還在省會濟南與各級政府共同舉辦了一場隆重的告別宴會,以此紀念他在中國的不凡歲月。
大衛與優創數據的誕生,源于他對商業的敏銳洞察和不懈追求。他早年畢業于康奈爾大學,獲得藝術學士學位,之后加入美國空軍,歷經四年磨礪,榮獲上尉軍銜。退役后,他繼續深造,在南加州大學獲得系統管理科學碩士學位,并順利完成哈佛大學MBA項目,榮獲貝克學者榮譽,成為那僅有5%的頂尖MBA畢業生中的一員。
此后,大衛在高盛集團度過了19年的職業生涯,歷任多個要職,積累了豐富的投資銀行經驗。1997年,他與朋友共同創立了DPG保險銷售公司,并擔任首席財務官。2003年,DPG的一名前雇員馬修(Matt Bruno)了解到DPG正為保單數據錄入的高昂人工成本發愁,于是向DPG提議在中國成立一個后臺數據處理中心,并付諸實踐。后來,DPG發現美國各地有上千家與自己有著類似痛點的中小保險銷售企業,于是決定將這個中國辦公室發展成一家獨立企業。于是,優創數據于2004年注冊成立,而大衛則被派到這家公司擔任董事會主席。
在優創數據的創業初期,面對跨國遠程操作的技術瓶頸,大衛毫不猶豫地調派了兒子克里斯前往中國。克里斯當時在卡內基·梅隆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他的到來解決了網絡連接的棘手問題,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克里斯畢業后,在德勤磨練技藝,隨后加入優創數據,擔任技術部門經理,常駐青島。他與一位青島姑娘的浪漫邂逅,更是為這段跨國情緣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克里斯憑借出色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晉升為首席信息官,主導著公司的技術發展。
當大衛的岳父得知他在青島開設公司時,突然眼圈紅潤淚珠閃下,原來他回憶起自己曾隨軍到達青島的往事。大衛的岳父曾在美國海軍克林頓號服役,1945年他曾參與將青島的侵華日軍戰俘押送至美國夏威夷的任務,對中國有著很深的感情。這段歷史讓大衛一家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隨著克里斯的結婚生子,大衛逢人便自豪地說,他最珍視的身份已不再是董事長,而是“Ye-ye”。
在3月份的一次員工互動會上,一位員工曾向大衛請教如何面對挫折和失敗。對此,大衛分享了一段鮮為人知的經歷。盡管他在高盛的事業曾經十分輝煌,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離開高盛的原因是被裁員。大衛解釋說,高盛的績效壓力巨大,除非在40歲之前晉升為合伙人,否則由于身體和精力的原因,40歲以后的績效很可能會逐步下滑,最終面臨被裁員的命運。即使是合伙人,在幾年后也可能難逃被裁的厄運。那段時間,大衛感到非常沮喪,但他并沒有就此放棄。他重新振作起來,繼續尋找新的工作機會,并一步步取得了現在的成就。他鼓勵大家:“Just try it! 只要勇敢嘗試,不要害怕失敗,持續努力就一定會有更好的結果。”
這種勇于嘗試的精神也體現在優創數據的許多其他戰略決策上。在公司按時間計費模式仍在穩定產生營收時,大衛堅信未來標準化的技術驅動型產品對公司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因此一遍又一遍地督促中國的管理團隊推出Policy Insight等產品,并克服各種困難推行按產出計費的Output模式。隨著近年來中國勞動成本不斷攀升,客戶對優創數據服務的性價比慢慢產生疑慮,而當優創數據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效率時,FTE卻會因效率提升導致收益下降。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早已經布局好幾年的Policy Insights、自動化等按產出計費的新產品和新模式是多么重要。
大衛對中國的發展和優創數據的前景仍滿懷信心。他表示,“我堅信優創數據將在未來長期保持增長勢頭,為中國員工提供穩定的發展空間。只要員工們持續努力,不斷提升自我,事業上的成長與進步定將隨之而來。”
大衛提到,長期以來,美國各界對外包持有偏見,認為其剝奪了美國人的工作機會。然而,外包企業實則助力美國公司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推動了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并維持了低失業率。當然,持續的科技投入與創新是美國取得顯著發展的根本,我也堅信,只要中國員工保持刻苦鉆研的精神,中國區當前的知識與技術驅動定位必將助力其實現更為卓越的發展,并為員工們創造更多成長機遇。
除此之外,大衛也相信無論人工智能如何發展,始終需要人類去駕馭管理,但前提是人類必須懂得相關的專業知識,才能對人工智能的工作做出判斷、提出改進指導意見,最終實現人機結合。
“當前的技術變革和百年前機動車取代馬車,電腦取代算盤沒有本質的區別,變化的是工具和知識,不變的是人類的學習、操作和管理,” 大衛說。
過去的二十年里,優創數據深受中國各級政府的鼎力支持。作為回報,大衛也積極推動公司舉辦文化交流活動,組織中國部門經理拜訪美國客戶,并邀請客戶組成文化旅行團,親身感受中國的文化魅力、風土人情與經濟發展,進而提升中國在美國商界的聲譽。
在與山東省商務廳、濟南市商務局等政府領導共同舉行的告別晚宴上,David表示近幾個月中美高層間的交流日益頻繁, 希望自己此次訪華也能為中美關系的和諧與發展,為后代的和平、合作與友誼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中國的兩個星期,David在多個不同場合感謝六千多位中國員工的辛苦付出。“是你們創造了優創數據今天的成就,而不是我,或者Dan 、馬修,”David反復強調。優創數據在中國發展20年,先后成為近2萬名中國大學生的第一份工作。他們在優創數據完成了從學校到職場的轉折,學習了職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無論是在公司還是后來去了其他企業,都在不斷取得職業發展的進步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