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商訊>正文內容
          • “大國人才” 孫作東:腦科學領域的創新先鋒
          • 2024年05月06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不斷有科學家通過他們的刻苦研究和不懈努力拓展著人類知識的邊界。孫作東,這位來自哈爾濱的生命科學研究者,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僅在腦科學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還憑借自己的創新成果和專業知識,贏得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認可。

          轉自2024年5月4日?“大國人才”

          640.webp.jpg

          人物簡介:孫作東,哈爾濱奧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黑龍江省亞歐腦科學研究院院長,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黑龍江省“生物醫學電子學”領軍人才梯隊技術帶頭人,黑龍江省及哈爾濱市重大腦病康復治療設備工程技術中心負責人。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不斷有科學家通過他們的刻苦研究和不懈努力拓展著人類知識的邊界。孫作東,這位來自哈爾濱的生命科學研究者,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僅在腦科學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還憑借自己的創新成果和專業知識,贏得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認可。

          2024年4月12日,孫作東應邀到軍事醫學科學院做腦科學成果報告和學術交流。軍科院腦科學領域的相關學者聽取了孫作東30年來在腦科學領域所取得的成果,其中,關于“腦細胞激活論”“鳩子論”、鉀離子通道“折紙風車”模型、基于鉀離子通道“折紙風車”模型提出的相關理論,重新闡釋了細胞生物電現象,為人類最終掌握意識或靈魂的本質奠定了理論基礎……有人說:“孫作東的研究成果觸及到了生命科學的根本問題,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發明源于孝心

          1994年,孫作東的岳父腦出血做了開顱手術。雖然暫時脫離了危險,但術后半個多月,意識不清、全身不能自主活動、失語,住院4個多月,仍無好轉跡象。

          為了幫助岳父早日恢復,孫作東利用護理倒班的空檔,扎進圖書館查閱治療腦病的相關文獻。發現大量的醫學資料表明:腦出血、腦血栓患者,在后遺癥期,通過物理手段尚有進一步康復的可能性。

          于是,孫作東大膽設想,能不能研制出一種儀器,用物理方法幫助岳父康復?他奔波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間,查資料、求名師,終于制造出了第一臺腦復康治療儀。

          在正常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岳父使用儀器一個月后,“奇跡”出現了——肢體有了感覺、能動了,意識清醒了,可以和孩子們對話了。岳父的主治醫師詳細了解了治療儀的原理后,提醒他申報專利。就這樣,岳父成為腦復康治療儀的第一個臨床試驗者,也是首位受益者。

          孝心救了岳父,同時也促成了腦復康治療儀的誕生。之后,治療儀經過了臨床試驗,于1995年通過了黑龍江省科學技術成果鑒定,并獲得了國家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

          “追問與答疑”一路前行

          說起創新之路,孫作東坦言,從腦復康治療儀問世開始,他的研究和創新便與質疑相伴,在“追問與答疑”中一路前行。

          “儀器為什么能治病?”為了回答一些患者及家屬的追問,2003年,孫作東發表了腦科學專著《激活沉睡的腦》,界定了不同病發時期腦病的治療原則與方法,將中風后遺癥期的治療原則定位在“激活處于抑制狀態腦細胞”上。

          “腦細胞是怎么被激活的?”為了回復臨床醫學專家的追問,2015年,孫作東發表了論文《腦細胞激活論》,提出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癥等神經元退行性變疾病,可用物理手段來解決。2017年發表于國際頂級期刊《細胞》上一項研究進一步佐證了他的觀點,該研究驗證了經顱電刺激技術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呼吁應將這種方法盡快應用在重大腦病治療上。

          “阿爾茨海默病因還沒搞清就把病治了?”為了應對腦科學家的追問,2019年,孫作東發表了論文《鳩子論》,借助“鳩占鵲巢”現象,揭示了散發性阿爾茨海默癥的發病原因及發病機制,顛覆了阿爾茨海默癥“開山論文”提出的Aβ假說。2022年國際權威期刊《科學》發布調查報告,指出Aβ假說的實驗論文涉嫌作假。學者們認為,Aβ假說誤導科研人員至少16年。

          敢于挑戰理論權威的“黑馬”

          細胞生物電現象一直是生物學領域的難題,孫作東在闡明儀器設備治療機理和重大腦病發病原因過程中,意外發現諾貝爾獎獲得者霍奇金學派創立的離子學說存在根本性缺陷。

          2020年8~10月,孫作東在美國醫學科學期刊上相繼刊發了3篇論文,其中《基于鉀離子通道“折紙風車”模型的啟發性觀點》一文,用了23個版面,對1902年后有關細胞生物電產生機制的基礎理論研究與經典基礎實驗結果進行了梳理與批注,對諾貝爾獎獲得者霍奇金學派創立的離子學說提出質疑,采納了霍奇金、赫胥黎槍烏賊的實驗結果,否定了氯離子與鈉離子鉀離子同進同出的觀點。孫作東基于諾貝爾獎獲得者麥金農的實驗,創建了鉀離子通道“折紙風車”模型,提出了細胞膜面積守恒定律與離子不等量方程,重新闡釋了細胞生物電現象。

          孫作東在腦科學領域延伸性探索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2022年11月,他的學術成果證明了“神經元能夠產生電磁波”,此發現徹底顛覆了神經元之間“電→化學→電”的“有線傳播”的唯一方式,這一觀點隨后得到了國外學者的研究佐證。2023年11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等多所科研機構腦科學家,分別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神經元》上發表了實驗論文,證明神經元之間信息傳遞還可像Wi-Fi一樣進行遠程“無線通信”,這是個顛覆教科書式的實驗結果。

          2023年,由北京吳祖澤科技發展基金會牽頭,北京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等單位聯合參與提名孫作東參選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獎。在論證評審會上,專家們給出了一致評價:孫作東研究員在腦科學領域的研究,經歷了實踐-理論-再實踐-再理論的過程,對于更好地應對全人類面臨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挑戰,推動治療技術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我趕上了好時代”

          作為一名非公有制組織的科技工作者,初始學歷為大專,也沒有在醫學院校接受過專業系統的教育,更沒有國外留學的經歷,這讓人很難把孫作東與現在所從事的腦科學研究工作聯系在一起。

          回首自己奮斗歷程,孫作東發自內心感恩黨和政府的支持,感恩這個好時代。他感慨道:“我和我的團隊一直處在國家及省市有關部門的精心呵護之下,職稱評定、政府獎勵、資金資助等方面,我與體制內大學院所的專家教授享受的待遇幾乎是一樣的。”團隊的第一筆科研經費是基層政府提供的,孫作東的職稱也通過黑龍江省綠色通道,由初級直接躍升為正高級。2005年,黑龍江省有關部門將孫作東團隊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癥等神經元退行性變疾病的治療課題列入省、市“十一五”重大科技攻關計劃并給予重點支持。

          孫作東的科研之路,是一段充滿挑戰與堅持的歷程。從一位沒有接受過專業醫學教育的大專畢業生,到站在國際腦科學研究前沿的科學家,孫作東用他的才華和毅力證明了,無論出身如何,只要有夢想并為之努力,就能創造出不凡的成就。

          (作者:李子祥? 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委巡察組)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