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增收穩就業 “靖州茯苓工”成勞務新品牌
- 2024年04月07日來源:紅網
提要:“世界茯苓看中國,中國茯苓看靖州”,目前靖州從事與茯苓相關工作的有6萬余人,其中有近2萬人在茯苓種植、精深加工與銷售等一線崗位。如今,他們都擁有了一個統一的新身份——“靖州茯苓工”。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楊超 通訊員?胡映輝 懷化報道
“原來茯苓是這樣完成變身的呀!”3月28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茯苓科技產業園內的國苓科技有限公司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小客人。
上千平的生產加工車間內,剛蒸制出的一筐筐茯苓,不斷地被送進來。工人們正嫻熟地翻轉、削皮。靖州芙蓉學校四年級的學生們,饒有興致地參觀體驗茯苓的加工流程。大家看著一個個“土疙瘩”蛻變成潔白方正的茯苓丁時,不免發出陣陣感嘆,大家都對體驗茯苓削皮這一環節都躍躍欲試,想親自上手體驗一番。
“世界茯苓看中國,中國茯苓看靖州”,目前靖州從事與茯苓相關工作的有6萬余人,其中有近2萬人在茯苓種植、精深加工與銷售等一線崗位。如今,他們都擁有了一個統一的新身份——“靖州茯苓工”。
為何選擇茯苓產業?
“我們削茯苓之前都要先戴好手套保護好自己,手中的刀要拿穩,以免傷到自己。”楊進菊一邊熟練地將手中的茯苓皮削去,一邊耐心地向同學們講解道。
今年49歲的楊進菊一家是脫貧戶,因為要照顧家中老人和小孩的緣故,她沒有選擇外出務工。2021年國苓科技有限公司進駐茯苓科技產業園,她通過靖州縣人社局得知國苓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招聘大量的茯苓削皮工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楊進菊前來應聘,沒想到竟留了下來,做到了現在。
“這里的工作氛圍很好也比較自由,能夠顧著家里,我很滿意。”談及當前的這份工作楊進菊的臉上止不住的露出笑容,手中的削皮刀也揮舞地更快了。
靖州充分依托當地茯苓特色產業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強化勞務品牌在促進就業中的集聚效應。
“在這做事很穩定,離家又近,不用風吹日曬,一個月能有三千塊左右的收入,極大地緩解了我家的生活壓力”坐在楊進菊對面的馮文鳳開心地說道。她是與楊進菊一同進來的,前些年她與丈夫在沿海地區的工廠、工地謀生,隨著年齡逐漸增大,馮文鳳在沿海地區的就業市場上“四處碰壁”,出乎意料的是家門口的企業卻主動拋出橄欖枝。
近3年來,靖州縣就業服務中心精心策劃和安排,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教學方式,將集中培訓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發揮傳幫帶作用,培養特色勞務品牌“靖州茯苓工”近1200人次,培訓合格率98.6%。經培訓合格后,自用或輸出特色勞務從業人員每年超800人次,并簽訂勞務輸出合作協議,建立定期回訪制度,持續為茯苓工進行技能提升,職業安全教育、勞動維權等跟蹤服務工作。
如今像楊進菊、馮文鳳這樣穩定的茯苓削皮工在國苓科技有限公司共有60余名,在生產旺季時一度超200余名,她們不僅有監測戶、脫貧戶,還有殘疾人,而且她們的身份都叫作“靖州茯苓工”。
“如果不是政府持續不斷地給予我們利好政策,企業也不會在短時間內發展的如此順利,所以我們也要懂得感恩、回饋社會,帶動鄉親們一同發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總經理王新芝表示,今年國苓還將新上線兩條茯苓藥食同源生產線,屆時還將招聘50名工人,讓更多的群眾真正實現家門口就業。
如何將勞動力轉化為“靖州茯苓工”?
“之前我都是在浙江、廣東那邊打工,離家遠,工作環境也不是很好。今年過年前我在趕場的時候看到人社局在集鎮上舉辦招聘會,我覺得茯苓削皮的工作很適合我就來面試,面試通過后,年后就直接過來上班來,不再像以前要提著大包小包的外出奔波了。”新入職的員工孫麗談起這“誤打誤撞”的趕集經歷,打趣地說道。
2023年以來,靖州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舉辦各類招聘會61場次,為企業提供就業政策落實和用工保障等服務,通過開展“春風行動”“直播帶崗”“就業援助月”等活動,為企業和求職人員積極搭建對接平臺,緩解企業用工不足,促進城鄉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返鄉創業。
“各位觀眾朋友們歡迎來到我們的直播間。”2月6日,靖州縣人社局聯合縣融媒體中心,開展“暖民心 促就業2024年靖州縣春風行動'直播帶崗'網絡招聘會”。本次直播播放量達5.7萬人,評論互動3100余人次。實現了崗位推送、政策宣傳、答疑解惑為一體的“全鏈條”線上求職服務。
“想不到我們靖州還有這么多優秀的企業,今天逛一圈下來發現都是很靠譜的,我目前有一兩家比較心儀的企業,年后就會來面試,我也會推薦身邊的親朋好友過來工作。”求職者覃美英表示。年前的茯苓科技產業園內,靖州縣融媒體中心主播帶領數十位求職者和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走進園區、走進企業,為求職者和企業搭建面對面溝通交流的平臺,推動供需精準匹配,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如何完善穩定的‘靖州茯苓工’勞務輸出渠道,是我們創立新的勞務品牌后的又一重點工作。”靖州縣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靖州采取“訂單培訓、定向輸出”“直播帶崗”、龍頭企業直接吸納等形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就業的定向性,做好“靖州茯苓工”培訓、就業、維權一條龍服務。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業特征和技能特點的勞務品牌,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幫助群眾提升職業技能,構建服務平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靖州縣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楊朝勇表示。
培育壯大特色勞務品牌,是聚集優質資源、促進百姓增收和引領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未來更多叫得響的勞務品牌,將在靖州被孕育而生。通過市場化運作、規范化培育,不斷提升影響力的勞務品牌,也將吸納和帶動更多勞動力實現就業和轉移就業,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