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行者】人格頻率學苑創始人今心老師的故事
- 2024年02月29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脫貧首先得勤勞。”今心老師說。松仁村雖然脫貧了,但只是暫時的,扶貧工作最重要的落點是扶智。為了避免返貧問題的出現,今心老師已經把公司開到松仁村,主要解決貧困戶就業,提高村里的就業率。
在員工心中,他是一名極有向心力的企業精神領袖;
在大眾面前,他是一名有著傳奇人生的80后演說家;
在學員心里,他是一名深具智慧的高認知導師。
他是今心,原名雷澤,人格頻率學苑創始人。
“今心”二字組合成“念”字。這個名字是他給自己起的,取自佛家偈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梳理今心老師43年的經歷,不難發現真是人如其名。他的“一念”,走了15年。
1
少年的你 飽嘗艱辛
“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可以一直的飛呀飛,飛得累了便在風中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可以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他死的時候。”這句電影《阿飛正傳》里張國榮的獨白,便是今心少年的最好寫照。
今心老師祖籍山東,1981年12月出生于黑龍江佳木斯。由于種種原因,還在襁褓中的他便被寄送到親戚家,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每個親戚都不會收留我太久,可以說我是從小吃百家飯長大的。”
今心回憶到。這樣的成長環境,讓本就淘氣的少年的今心不可能專心讀書。小學三年級,他便輟學,選擇離家出走。東北、山東、河北、廣東……在不同的落腳之地,沒有一技之長的他只能選擇去垃圾堆撿廢品,甚至乞討來維系生計,“三更睡五更起”更是成了每日的常態。有一次在廣東,瘦小的今心連續幾天沒有進食,餓得眼冒金星的他只好溜進一家飯館,躲在角落里,等有客人結賬離開后,狼吞虎咽那些飯桌上的殘羹冷炙。飯館老板見他實在可憐,便好心收留他在后廚刷盤子,算是暫時解決了今心的溫飽問題。
好在這段悲催的歲月沒有讓少年的今心自暴自棄,反而愈發磨礪了他堅韌、獨立、要強的性格。他回憶說,“那會兒我就強烈意識到:要改變命運,只有靠自己全力以赴,把所有的困難都踩在腳下。哪怕與別人打架,打不過別人也要再去找對方,再被打再去找,直到對方跟我道歉為止。”
有人問今心老師:“你有恨過你的父母給你這樣的身世嗎?”今心老師出乎意料地表示,對父母只有徹頭徹尾的感恩。“一定是復雜的身世才會造就復雜的傳奇,你不會看到一個非常穩定的家庭里面出現一個傳奇人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現在的強大。”
和大多數人不一樣的人生軌跡,讓我們很難想象,今心老師是如何在飽受心酸冷落、世態炎涼后,淬煉成一名身披盔甲、所向披靡的戰士,并在16歲迎來了命運的第一次轉折——參軍。
2
部隊磨礪 收獲成長
1998年12月,今心老師入伍來到原廣州軍區空軍某電子對抗團。在新兵連,由于長期缺乏營養,又黑又瘦的今心需要攻克的第一道難關便是跑五公里。"不要說五公里,我一公里都跑不下來。”今心老師至今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跑五公里的情況,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那時候班長在前面拿背包繩拉著我,后面一個人推,跑著跑著腿都不聽使喚了。”入伍后半個多月的體能測試,今心老師每次都是最后一名。有一天跑五公里,今心老師還是那個被前牽后推的“重點人”。但這次,排長全程跟在了身邊。每跑一圈,排長就對他喊:“你是男子漢,咬緊牙關也要跑完。”一圈圈跑下來,今心老師的臉上已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淚水。“別人都沒有放棄我,我怎能自己放棄呢?”那一次跑完五公里后,他買來兩個各五公斤的沙袋,每次跑步都綁在腿上練習。剛開始很不適應,小腿跑完后有點發腫,他在睡前拿熱毛巾敷一敷緩解疼痛。一個半月后的五公里測試,當他把沙袋摘掉站在起跑線時,內心已沒有擔憂恐懼,而是充滿自信。當他第一個到達終點時,戰友們非常詫異,接著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今心老師說:“每次遇到難題我都會想起跑五公里這件事,它給我力量和激勵,從‘不可能’到‘可能’,中間隔著三個字——意志力。”
▲今心入伍(照片來源見水印)
如果說意志力是今心老師入伍后收獲的第一件寶,那么第二件寶就是規則意識。
今心老師對新兵連的班長讓他們齊步過水塘這件事記憶猶新。
一天上午,他們班進行齊步走訓練,班長把排面調整到了水塘正對面。“齊步走!”,排面齊步走到水塘邊時停了下來,大家都回頭看班長。這時班長走上前問:“你們告訴我,軍人的天職是什么?”大家齊聲高喊:“一切行動聽指揮!”
“我沒喊立定誰都不能停。聽清口令,齊步走!”
班長一聲令下,大家紛紛跳進水塘里。這個水塘是消防池,最深處到腰間,大家蹚著水走到水塘對面,爬上岸后看齊隊伍,排頭又帶著大家往前走。等班長下立定口令時,大家的身子都已濕透。正是在部隊這種嚴格的要求下,讓今心有了紀律觀念和規則意識。
由于表現突出,下到連隊的今心半年后就被挑選參加一次重要演習,在這個過程中,他收獲了部隊里的第三件寶——執行力。
部隊開進演練駐地后,連長給今心老師所在分隊布置了一項任務:第二天早上8點前必須搭起70頂帳篷。他們分隊共6人,從連長布置完任務到第二天早上8點只有12個小時。
按照正常速度,他們搭建一頂帳篷至少需要30分鐘,這樣算下來就是連續奮戰也需要一天半時間。
今心老師和兩名戰友找到了當地的村長,請他們給予支援。村長當即發動30多名青壯年男子幫忙一起搭帳篷。早上6點多,70頂帳篷整齊的排列在荒野地,幫忙的當地群眾不僅沒要一分錢,還給他們送來了熱粥。連長從演練前線回來了,對他們能夠堅決完成任務非常滿意。
有了部隊里意志力、規則意識、執行力這三大收獲的加持,兩年后退伍時的今心老師已經變為一名合格的軍人。
退伍后的他本打算躊躇滿志開始一番事業,但殘酷的社會卻慢慢向他露出了獠牙。
3
千萬債務 命懸一線
2001年,今心老師來到海南,從保鏢做起,后來又拉起一支隊伍,成立了一家公司。企業成立之初,面對公司賬目的不規范,尤其是財務人員建議通過做賬減少繳納稅收等,都被今心老師及時制止。他認為做些打擦邊球的事,從眼前看公司利潤上去了,但是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對一個剛成立不久的民營企業來說,沒有關系資源,要得到好項目非常難。有時今心老師的公司會遇到一些不錯的項目,同事建議他打通關系去拿好項目,一筆生意下來就會獲益很多,被今心老師堅決反對,“這種事情我們不能做。”
今心老師在部隊里養成的耿直性格,讓他在2008年吃了一個大虧。經朋友介紹,他跟海南當地一家企業簽署了一份資不抵債的債權合同。沒想到,這份資產背后有近千萬的債務糾紛,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今心老師一下子背負了上千萬的債務。白紙黑字,合同生效,那段時間等待今心的只有數不清的的討債人。雪上加霜的是,相戀多年的女友此時也棄他而去。事業和愛情的雙重打擊,讓今心老師到達了崩潰的邊緣。
2018年5月13日,“那一天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在那一天,我站在五十樓的樓頂,決定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命運就是這么神奇,在他到達五十樓的樓頂后,朋友的一個電話打來,告訴他汶川大地震的消息。接完電話的今心暗自思忖:“如果我連生命都不在乎了,我難道會在意用自己生命去救更多的人嗎?”
那一刻,上天似乎安排了一個全新的靈魂注入今心那命懸一線的皮囊。他回到自己的住所,找出塵封已久的軍裝。是啊,這就是他剛參軍時和戰友們一起抗擊98年洪水的軍裝。命運似乎是一個輪回,整整十年后,這身軍裝又要穿在今心的身上,召喚他義無反顧地踏上救人之旅。
“如果說67年前,作家魏巍從朝鮮戰場上回來,贊揚我們的戰士是‘最可愛的人’,是因為他們為了人民的安寧和幸福,承受著來自戰場、來自敵方的血與火的考驗。那么,在汶川,當我看到和我身著一樣服裝的官兵不顧個人安慰搶險救災時,我真的是與有榮焉。這些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生命通道。他們用雙手扒開廢墟中的亂石,用雙肩扛起擔架上一個個虛弱的生命,用雙腿踏過一條條崎嶇險阻的道路,從死神手中救出一個個幸存者。我怎能不受到感染?”
加入到救災隊伍中的今心老師,早已經顧不上千萬的債務,他每救一個人,內心就會受到巨大震撼,靈魂受到巨大洗禮。“我的生命突然變得異常重要,因為只有我的生命存在,我才能把需要救治的人給救出來。在救人的過程中,我突然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人,只有當別人需要你時,你才會有生命力。有多少人需要你,你就多么有生命力。”討債人在聽說今心老師去汶川抗震救災后,似乎也動了惻隱之心,不再苦苦相逼。
今心老師在回憶這段往事時,總結說:“人對自我的認知常常會陷入一個格局的牢籠。固有的思想導致人們犯錯,唯有破局,才會改變。外緣的逼迫有時候不全是壞事,幫助你能認清一些人一些事,包括彼時的自己。”
汶川地震后,今心每年都會組織他的親朋摯友舉辦一次“重走北川路”的活動。這里不僅是他精神上的涅槃之地,更重要的是,在這里,今心老師終于找到了人生新的坐標——心理學。
▲重走北川路活動
4
支援汶川 重獲新生
5·12汶川地震作為嚴重的創傷性事件,造成了大量遭受心靈恐懼和身體殘缺雙重創傷的傷殘兒童,對于他們的心理輔導顯得尤為重要。地震對兒童的心理傷害一般表現在害怕將來的災難、對上學失去興趣、行為退化、睡眠失調和畏懼夜晚、害怕與災難有關的自然現象,不同年齡層兒童會呈現出不同的反應。
在北川,今心老師看到身邊有很多心理學志愿者在對災民們進行心理疏導。從小就對心理學有濃厚興趣的他,也開始嘗試學習心理學的基礎理論,并將它們學以致用。他在查閱了大量心理學流派的書籍后,最終選擇了斯坦福大學的性格形態學——九型人格作為主攻方向,這也是今心老師后來創辦人格頻率學的重要基礎。“
九型人格可以針對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人格重建。”今心老師強調,“后來我們將它拓展到兩性關系上、親子關系上、財富拓展上,但最早的初衷就是為了幫助孩子做心理建設。”
當時的《華西都市報》真實記錄了今心老師對孩子們特殊的輔導方式:在龍門山鎮,他坐在大蔥地上,教孩子們大聲說笑,快樂“瘋狂”。“希望快樂的舉左手”,呼的一下,幾十雙手齊刷刷地蹦到他面前。“希望以后住大房子,家人健康的舉右腳……”孩子們歡笑著抬腿、舉手,直到最后已直不起腰,“倒”在瓦礫石上。倒下的時候,還“咯咯”笑著。
▲《華西都市報》報道
今心老師回憶說,他的課堂時間一般很長,從早上9點到下午4點,幾乎不間斷。其中,“一分鐘自我閱讀心法”是他自創的、最得意的教學內容。“
以一件事為主題,在1分鐘以上的時間內不間斷地、以自己最快的語速,說和主題有關的話,所說的內容不重復。
今心老師解釋到,“孩子們盯著旁邊志愿者的方便面,就蹦著說開了:'我愛吃方便面,方便面很好吃,方便面……方便面……’他們一邊語速超快地念著,一邊上下蹦跳。路過的鄉親覺得奇怪,“你們瘋了唆?”孩子們轉過頭,“謝謝你叫我瘋子。”
這種極致甚至有些變態的輔導方法,反而卓有成效。
14歲的龍門山鎮初二一班學生娜娜,剛在地震中失去了母親,之后就一直郁郁寡歡。參加完今心的心理輔導課之后,娜娜能和一班孩子一起笑著做游戲。
“哭著過是一天,笑著過也是一天,我何不笑對生活?”娜娜說,今心老師來后,她心情改變了許多。
隨后的半年的時間里,今心老師每天都在無償給孩子們做心理輔導。對他而言,這更是一次自我修行和進階的過程。
“我迷茫的人生好像一下子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覺得心理學就是自己一輩子的從業目標了。”他更是將人生的價值觀總結20個字——善念出善因,善因出善行,善行結善緣,善緣結善果。
▲今心老師給孩子們做心理輔導
震區教學時,今心老師結識了經常給他們運送物資的一幫志愿者。沒想到志愿者里竟然有一位成都房地產集團的老總。隨著交流的深入,這位老總對今心老師的人品也愈發看重。
“他覺得我雖然負債累累,但精神境界卻極其富有。”今心老師也萬萬沒想到,就是這份別人的欣賞,讓他生命再次出現驚喜。
結束志愿工作的那天,這位老總找到今心老師,向其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并力邀他擔任集團在廣西防城港分公司的總經理,月薪五萬。
自知沒有任何房產經驗的今心老師拒絕了這份從天而降的大禮,但這位老總卻說:“執掌一家公司,我最看重的就是人品。你是一個靠譜的人,我也相信你會給集團帶來很大的福氣。”果然一語成讖。
2009年今心老師正式成為這家地產集團一家分公司的負責人后,他知人善任,將公司業務板塊交予各個部門負責人打理,自己只專心做一件事——慈善。
今心老師說:“地震發生前,我每天想的都是如何去索取,但2008年之后,我天天腦海中全是如何去幫助別人。所以,當拿到第一個月的高昂工資后,我毫不猶豫就捐給了當地的孤兒院。"
第一個月,第二個月,第三個月……今心老師的慈善行為不僅引起媒體的廣泛報道,更是讓當地市政府刮目相看。為了鼓勵和嘉獎他的善行,政府也對今心的地產企業進行了一定的資源扶持,幫企業拿到了一塊158畝的土地用于開發。
“當時真沒想到,拿地后會有接二連三的利好消息傳來。比如國家加大對北部灣的開發、武鋼落地防城港等,都在當年給本就紅火的房產市場又添了幾把火,地價一下子就'燃’了起來。”
就這樣,無心插柳柳成蔭。今心老師的善行給他的地產企業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利潤。
到了2010年,他本人不僅還清了當年欠下的千萬債務,更是成為當地乃至全廣西的模范人物。
誰也沒想到,今心卻在此刻急流勇退,向地產公司遞交了辭呈,只因心中升騰起的另一團火——做教育。
5
公益演講 傳播善念
企業做得風生水起時,經常有人問今心老師,如何迅速賺錢?他答道,“舍”一定在“得”的前面。錢無自性,性在作用,而不是單純的擁有。錢有錢的因果,回來的總比舍出去的多,這就是法則。但是在其間,有一味良藥,那就是念力,善念的力量。剛開始,今心老師會將自身的真實故事講給別人聽。
后來,他講的越多越發現,必須做一個善念的傳播者,去影響更多的人,讓其他人也相信,善念是可以改變人生的。他結合自身的真實經驗,將九型人格升級成一整套關于善的知識系統。
2011至2012年,全國大型公益演講——“感恩改變人生”走進校園活動,今心老師用整整一年的時間做公益演講及慈善捐贈活動。由他主講的公益演講達100余場,約100萬人通過感恩公益活動演講會獲得喜悅與和諧。
在防城港市第二中學,他開展“感恩改變人生”大型公益演講會。防城港市有關領導、學校領導和該校全體師生及部分家長共2000多人參加。
在桂林全州二中,“感恩改變人生——大型公益慈善演講會”隆重舉行,近4000人參加。
在東興市二中,由東興市文明辦、市教育局主辦,他主講的“感恩·我們先行動”大型公益演講會如時開講。
2013年,他成立久善今心國際教育集團,將孝道文化、感恩文化、善念文化作為企業文化核心,秉承持久善念,不斷以各種捐贈感恩社會。
2015年,集團向柳州市柳北區育才特教學校北岸分校捐贈30萬元,用于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優化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
2016年,集團攜手愛心企業向廣西百色隆林貧困山區廷賴村小學捐贈30萬人民幣用于改善大山孩子們的學習環境,為他們心中的夢想增添光亮。
2017年,集團與江蘇淮安市盱眙縣天泉湖鎮古城小學共同成立久善希望小學。
▲公益活動
今心老師說:“我傳播奉獻與大愛的念頭和行動不會停止。做公益事業就是自己向社會表達感恩之心,同時也希望通過我的行動,感召更多愛心人士、企業家參與到社會慈善活動中,給予困難群體更多的關心。"
2018年,一個“榮譽村長”的新身份,更是讓多年行善的今心老師,與國家“精準扶貧”的國家戰略緊密聯系到了一起。
6
產業循環 幫村脫貧
事情要從2017年下半年說起,當時包括今心老師在內的50多名企業家組成扶貧小隊,首次到廣西河池市鳳山縣鳳城鎮松仁村進行考察。由于松仁村位置偏僻,而且通往村子的山路崎嶇不平,行車十分困難。最后,徒步翻山越嶺的扶貧小隊終于到達松仁村。
“我們開了6個小時的車,再走5個多小時的山路去村里走訪,一天下來,我穿的鞋子就破了個洞。”今心老師回憶說。考察當天,扶貧小隊發現村里有個孩子患有白血病,急需大筆費用治療。于是,今心老師當場發動隊員們捐款,共為孩子籌集到6萬多元善款。在實地調研后,今心老師發現松仁村和其他農村對比,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這個地方是很不容易的,我們應該做點事情去幫助他們。”今心老師說。隨后,通過連續幫扶,今心老師獲得了當地村民的認可和信賴,并受邀在2018年成為了該村的“榮譽村長”。
▲今心老師受聘擔任廣西河池市鳳山縣松仁村的榮譽村長
成為了“村長”,對今心老師來說,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此前多次組織企業家、企業員工前往松仁村慰問考察的經歷,讓他意識到:要想帶領村民脫貧,還需要一個可行的循環產業做支撐。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對于基礎設施非常薄弱的松仁村來說,當務之急就是解決道路、照明、飲水等問題。
2018年3月,今心老師扶貧小隊用籌集來的35萬愛心扶貧款修了路,讓居住在深山里近百戶人家出門就有大路走。此外,他們還為村民修繕房屋、安裝太陽能路燈;慰問孤寡老人、結對幫扶留守孤兒、獎勵高考貧困生;還購買音響供村民跳廣場舞,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很快,村子的基礎設施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下一步,定位產業發展帶動當地脫貧成了首要任務。
經過深入考察,今心老師發現村里周圍都長滿了山茶樹,而山茶樹的山茶籽用途廣泛,可榨油,做成洗發水、護膚品、香皂、化肥等,是很好的經濟作物。
“若能將山茶籽榨成山茶油,打開市場銷路,村里的山茶樹就能帶動村民脫貧。"
他確定了用山茶籽作為當地產業扶貧的切入點,隨后在該村成立了商貿公司。還打通了山茶籽的生產加工環節,由此,一條閉合、完整的產業鏈呼之欲出。
“收山茶籽啦,哪家有山茶籽的?”
“你們收多少?”
“你有多少我們就收多少!”
今心老師大量收購山茶籽,且價格比市場價高,這樣一來,村民們很樂意上山摘山茶籽,一時掀起了摘山茶籽的高潮。
2018年10月26日,由松仁村的山茶籽加工成的山茶油,在廣西工業和信息產品展示會中亮相,備受社會各界人士關注。
“把慈善活動轉入到扶貧行動中來,第一就是按照脫貧的體量進行精準產業扶貧,松仁村的村民們只是不知道他們有什么寶貝,所以通過我們的頭腦把市場和他們進行一個結合。”今心老師說。
幫助當地發展經濟,不單單是捐款,要實現真正的“造血”,幫助當地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有效提高村民的收入,才能從源頭上幫助他們脫貧。
在今心老師及社會各界幫助下,截止至2018年底,松仁村共有貧困戶91戶296人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22%降至1.69%,村民的年人均收入由原來的1000元提高至4000元,松仁村實現了脫貧摘帽。
▲松仁村村民寫給今心的感謝信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脫貧首先得勤勞。”今心老師說。松仁村雖然脫貧了,但只是暫時的,扶貧工作最重要的落點是扶智。為了避免返貧問題的出現,今心老師已經把公司開到松仁村,主要解決貧困戶就業,提高村里的就業率。
“未來,我們將不斷加強對貧困群眾的后續幫扶,并持續鞏固發展脫貧成果,確保脫貧攻堅成果經得起考驗。”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扶貧過程中,今心老師還有意識地培養一些有商業頭腦、有能力的人來擔當領頭人,帶動村里脫貧,尤其注重讓村民和學生“走出去再回來”。
他說,只有走出去,才能增長見識,有閱歷、有遠見;帶著知識再回來幫助大家,村莊才會有新面貌。
7
人格頻率 健全人格
“想做對別人有用的人,就會產生生命力。善念生能量,愛是穿透人間一切的法則”。
從生無可戀到能量爆棚,再也沒有想過輕生的今心老師,發現了這人間的大秘密。除了親自到一線救災、救人之外,他十年如一日深耕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里,帶領著團隊,傳播著他生命的觸達,為無數的人和家庭帶來福音,受益者遍布大江南北。
毫不夸張地說,一年的時間中,今心老師有360天近乎偏執地浸在這份事業里。
從2008汶川救災的善意之舉,今心老師結緣了心理學,也開始了自己的行者之路,從此這條路一走就是15年,從青年到中年,從青絲到胡須半白。
有人不理解,有人看不懂,有人不相信,這一切都沒關系,因為他清醒地知道,他的生命力從哪里來,而他的生命又最終去向哪里。
當今時代,一切都難以預測,而使人焦慮。
經濟現狀的惡化,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增快,諸多心理健康問題如焦躁、失眠甚至是抑郁癥開始蔓延在人群之間,全國各地自殺事件此起彼伏。
今心老師意識到,這是一個全民需要療愈的時代。
對于個人的心理健康而言,單靠以往的心理學療法,哪怕是療愈好了,過一段時間又可能復發,治標不治本。要想讓國民真正獲得療愈效果,就必須要幫助國人構建人格的力量。
今心老師將自己多年來專研傳播的九型人格與中國傳統文化、以物理學、腦科學、基因學等相結合,升級為人格頻率學。
人格頻率學通過對人格進行解碼,了解人格的本質,擴容人格容器,解決了傳統心理學只局限于對于心理疾病的干預。
它通過生動的人格講解、深厚的文化支撐與自身修行系統,通透了人們和自我的關系、和他人的關系、和自然的關系,不知不覺中化解人們在生活中的矛盾、挫折感和負能量。
今心老師認為,物質世界是精神世界的顯化。精神世界的一個重要維度就是人格健全的程度。
擁有健全人格,就會擁有一人千面的靈活和細顆粒度,幫助我們穿透人們表面的喜怒哀樂,進入人心最隱秘之處,洞察事件背后的本質,在不同的境遇面前,拿出相適配的人格對應方案,用有效的方式對應。
在這個過程中,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甚至災難,都因為人格的邊界更加寬廣,而擁有對人對事的高維理解度,從而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因此,人格健全程度較高的人,既不會輕易得心理疾病,物質世界的顯化也不會差到哪里去。這正是先賢說的先“內圣”而后“外王”。
讓更多的人擁有健全人格,讓世間少一些痛苦、多一些美好,這是今心老師傳播人格頻率學的初心。
2023年10月,今心老師走進中國人民大學,隨著社會心理學與人格心理學研修班的成功舉辦,標志著人格頻率學的學術之路又邁進了一步。
▲首期社會心理學與人格心理學研修班
未來,人格頻率學苑將與更多國內外的高等學府、研究機構合作,繼續致力于人格心理學的深入研究和實踐探索,為解決當今社會高發的心理問題、促進人類身心健康和諧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如今,今心老師已經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并肩作戰。他們正在為這個偉大的理想而準備將心注入,將生命注入,踏踏實實再走一個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