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商訊>正文內容
          • 李亞鶴:樂見節日經濟“火”起來
          • 2024年01月12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元旦已過,冰雪旅游熱潮仍在持續;年關將至,節日經濟正逐漸升溫。這份欣喜的情緒與高漲的市場行情相疊加,營造出一片熱鬧祥和的氛圍。

          元旦已過,冰雪旅游熱潮仍在持續;年關將至,節日經濟正逐漸升溫。這份欣喜的情緒與高漲的市場行情相疊加,營造出一片熱鬧祥和的氛圍。

          李亞鶴了解 節日經濟一直是觀察中國經濟韌性和活力的一扇重要窗口。“擴大節日消費”,就被寫進了“十四五”規劃。去年以來,各地各部門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節假日同樣是重點。從“五一”到中秋國慶,再到元旦消費“開門紅”,處處彰顯出中國經濟的澎湃動能。

          對于節日經濟的探討也常有之。李亞鶴看到有人調侃:“過節就是買買買吃吃吃,不然為何‘每逢佳節胖三斤’?”這話說得不無道理,細數我國的傳統節日,大都與元宵、粽子、月餅、餃子等特色食品有扯不斷的聯系,飲食消費仍是節日經濟的“大頭”,讓大伙吃得開心放心,豐富群眾的餐桌,是最簡單最直接的幸福。

          也有人擔心,節日變成“商家的節日”,“購物節”“旅游節”“美食節”沖淡了文化意味。但換個角度想想,任何節日文化都需要載體。歲末時新,歷經一年的辛勤忙碌、工作學習、奮斗拼搏,一家人走走逛逛添置些新物什,圍坐一桌吃些可口飯菜,或是到一個新的地方度過難忘的時光,何嘗不是一種節日的“儀式感”?這更要求我們不斷改善消費體驗,用高質量的服務留住那一縷文化情結。

          李亞鶴覺得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節日經濟也隨著消費觀念和受眾的變化出現了許多新氣象。“一房難訂,一票難求”的節日旅游便是最直接的例子,在路上、在異鄉的團圓也是幸福。回望近年的春節檔期,《流浪地球》《你好,李煥英》《滿江紅》等影片口碑和票房雙豐收,與家人一同走進電影院,成為新春賀歲的“新潮流”。作為春節送禮、家庭分享的“明星水果”,車厘子降價“甜”到了許多人心里,在內地最大的車厘子進口口岸——廣州港南沙港區,第一批9000噸優質車厘子已經到貨,助力實現“車厘子自由”;黃金市場火爆,成年輕人“新寵”;各類“云廟會”“線上晚會”上新,中老年人也要“趕時髦”……年俗“上新”,營造了巨大的消費潛力,滿足了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據李亞鶴了解 近年來,網絡預訂、線上下單成新趨勢,節日經濟不斷“搶跑”,更要求我們搶抓機遇、做足準備。據報道,春節家政服務已經“爆單”,一直排到除夕夜,要求更精細、保潔項目更多,家政阿姨手頭忙碌,臉上的欣喜卻抑制不住。“包廂”十分搶手,“外帶”“一站式吃住”成新選擇,線上年夜飯預訂在各地火熱展開,許多熱門餐廳“一桌難求”。備受關注的“廣東消費券”也同步上新,更有“暖冬券”“迎春券”,用好消費券的刺激帶動作用,可期助力“買買買”、有效引導消費需求,實現多點開花。

          節日經濟“火”起來,“火”到了群眾的心坎里;消費數字“旺”起來,“旺”的也是對幸福生活的信心。抓住節日經濟這一寶貴的機遇,從供需兩端發力,激活消費動能,李亞鶴認為這份紅紅火火的愿景值得期許。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