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商訊>正文內容
          • 文創、展演、路演齊聚, “多彩貴州”文化產品交流和展示活動熱鬧出圈!
          • 2023年12月07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2023年12月3日,“多彩貴州”文化產品交流和展示活動在青云市集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貴州省文化館主辦,全省九個州市的九十余位文化館工作人員,十四位參展貴州省文創主理人、非遺傳承人齊聚貴陽市青云市集,參加了此次活動。

          (啟動儀式)

          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的決策部署,高效推進公共文化云“趕大集”項目的實施推進,展望“十四五”文化館行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2023年12月3日,“多彩貴州”文化產品交流和展示活動在青云市集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貴州省文化館主辦,全省九個州市的九十余位文化館工作人員,十四位參展貴州省文創主理人、非遺傳承人齊聚貴陽市青云市集,參加了此次活動。貴州省文化館黨委專職副書記鄒欣、貴州省文化館副館長李萬紅、貴州省黔劇院院長朱宏、重慶市群眾藝術館數字文化中心副主任郭元琦等出席了啟動儀式,省文化館黨委專職副書記鄒欣為本次活動做致辭。

          (貴州省文化館黨委專職副書記鄒欣致辭)

          (貴州省文化館黨委專職副書記鄒欣、省文化館副館長李萬紅與展商交流)

          正值周末,網紅打卡地青云市集游人如織,“多彩貴州”文化產品交流和展示活動更是為周末的市集平添了更多文化氣息和貴州味道。本次活動設置了歌舞展演、文創展示以及展商分享會等環節,吸引了大批游客駐足參觀體驗。

          (展會現場)

          (展位前絡繹不絕的游客駐足觀看體驗)

          以民族為初心,以原創為底色,展現多彩貴州魅力。開場的民族服飾T臺秀展現著貴州多元民族文化的精粹和藝術設計的魅力;由“貴州百靈”王契帶來充滿苗鄉風味的歌曲《苗嶺飛歌》,“多彩貴州”歌唱大賽中脫穎而出的“蟬音組合”吳勇勤、孫學美帶來原創民族歌曲《單身不快樂》,貴州省黔劇院選送的戲曲水袖表演《水之韻》、琵琶表演《十面埋伏》帶來充分的文化體驗,貴州省文化館館員王藝帶來節奏感鮮明的原創歌曲《貴陽生活》更是將活動推向高潮。

          (開場T臺秀)

          (貴州省黔劇院選送戲曲水袖表演《水之韻》)

          (吳勇勤、孫學美演唱“單身不快樂”)

          創新“展演+路演”形式,挖掘文化資源,促進藝術普及文創消費。苗族泥哨、苗族刺繡、非遺剪紙、匠生萬物、三穗竹編、絲戀美食、泥生陶藝、星語手作以及谷妖、自游童、木蘭墜露、不宣、刺梨、火花文創等14個文創及非遺品牌參與本次線下展。現場各具貴州特色的文創工藝品、非遺產品、美食成為市集中“吸睛”的部分。貴州民族大學“匠·生萬物”非遺文創工作室的展位前,精美的器具盡展匠心工藝之美;青年文創手作人谷妖品牌創始人周四維,帶著她以貴州民間故事為藍本編繪出的“谷妖小鎮”系列文創亮相,一個個取材貴州傳統文化紋樣、民間故事的物件讓觀眾愛不釋手;貴陽小吃代表“絲戀”品牌更是拿出老壇濃酸湯引得游客們紛紛圍觀品嘗。參展的文創產品不僅融合了貴州文化和旅游特色,還注入了現代創新的元素,展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

          (谷妖品牌文創) (剪紙非遺傳承人現場技藝展示)

          (泥生陶藝參展產品) (火花文創為貴州博物館設計的文創)

          (三穗竹編手工編織品) (木蘭墜露皮雕產品)

          (展商路演分享環節)

          活動最后,特色展商以路演的形式帶來分享。文創設計師、主理人們在這里分享創意、暢談文化傳承,讓觀眾們見證著本土文創設計品牌所取得的累累碩果。

          貴州省文化館通過舉辦線下“多彩貴州”文化產品交流和展示活動,線上建設“趕大集”專題等一系列舉措,以線上、線下聯動的形式建設“多彩貴州”文采會,為各類文創產品的傳承和傳播盡綿薄之力。一方面,通過持續地開發文化衍生品,對更多優秀貴州文化內容進行創新性轉化,以傳統與創新的融合,實現文化賦能。另一方面,通過開展此類文化產品交流和展示活動,將各方優質的文化創意產品逐步進行集中展示和推廣,實現信息溝通、供需對接、交易洽談等,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以新技術,新手段,新模式激活文化資源,創新文化業態,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優勢,不斷拓展文化發展空間,促進藝術普及文創消費。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