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爾智慧樓宇為綠色建筑打造“教科書式”提效范本
- 2023年07月26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7月26日,2023全國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技術論壇第二站在鄭州召開。現場,與會嘉賓就公共建筑節能領域政策標準、建筑設備及系統運行管理、工程案例等進行分享和交流,為行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創新思路。
建筑作為能耗大戶,一直都處于節能話題的中心。7月26日,2023全國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技術論壇第二站在鄭州召開。現場,與會嘉賓就公共建筑節能領域政策標準、建筑設備及系統運行管理、工程案例等進行分享和交流,為行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創新思路。
期間,作為暖通行業唯一代表企業,海爾智慧樓宇給出了全空間、全場景、全周期的智慧低碳解決方案。海爾智慧樓宇副總經理張涵在致辭中表示,從產品到場景、從暖通到樓宇、從綠色到智慧,海爾智慧樓宇率先探索和推進綠色建筑低碳發展路徑。
為了契合國家雙碳戰略目標,海爾智慧樓宇還推出8大行業42類差異化解決方案。在新建建筑領域,定制高效機房、Super物聯多聯機等方案;在改造建筑領域,創新無損更新、5不4省、無線智控等方案,為綠色公共建筑發展提供“教科書式”能效提升示范,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軟硬”結合,打造低碳、零碳、負碳建筑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環能院院長徐偉在致辭中表示,公共建筑是建筑領域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重要戰場,其中空調系統約占建筑總能耗的30%~50%,這個比例還將繼續增長。而節能優先是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的關鍵性手段,也是技術經濟最佳選擇。
現場,從深圳前海HOP大廈項目的運行數據中,我們看到了高效機房的節能引領性。該方案將海爾磁懸浮中央空調主機與物聯高效水力模塊、冷卻塔、物聯群控系統等相組合,實現自聯網、自運行、自節能,全年機房綜合能效達到6.01,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并榮獲了CVC威凱“高效工程應用評價認證”證書。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環能院院長 徐偉)
此外,針對有限安裝空間的場景,海爾智慧樓宇還推出Super物聯多聯機方案。相比于頂出風多聯機外機,側出風設計占地面積縮小一半,安裝更靈活便利,還降低了用戶的安裝成本。單臺可覆蓋400平米建筑面積,最大四臺組合可覆蓋千平級項目方案,借助海爾“樓宇大腦”實現智慧低碳管理,實現省地、省電各50%的節能效果。
在新建建筑中,設計方案的節能性要求也在逐年提升,目前的平均節能率要達到72%以上。針對用戶智慧節能需求,海爾智慧樓宇現場還分享了針對凈化場景的智慧凈化方案,針對熱水及冷熱需求的綜合能源方案等等,軟硬結合,助力降碳、零碳和負碳建筑發展,定制化滿足用戶需求。
創新方案,疏通既有建筑綠色“堵點”
國家建筑節能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副主任曹勇表示,我國公共建筑具有總量大、分布廣、類型多樣的特點。其中,我國既有建筑面積超600億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面積達124億平方米。針對這部分建筑,科學制定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的技術路線,對推動節能減排、城市高質量建設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國家建筑節能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副主任 曹勇)
現場,黃河迎賓館副總經理賈長海分享了其節能實踐成果。酒店此前使用的是燃煤鍋爐和溴化鋰中央空調,能耗成本與日俱增。在使用海爾磁懸浮空調、地源熱泵等打造的高效機房方案后,同時滿足冷熱空氣、熱水使用需求。借助“樓宇大腦”平臺還能實現智慧操控、能耗查詢等,IPLV綜合能效值達12,被評為河南省節能示范項目。
此外,在不更改設備的前提下,制冷機房也有進一步的能效提升空間。對此,海爾智慧樓宇推出無線智控方案,最快三天就能煥新,自主節能運行,一部手機即可遠程管理,安全高效,節省更多運維成本。而針對磁氣懸浮空調這樣的大型設備,海爾智慧樓宇無損安裝方案可將設備提前拆分“縮骨”,進場后組裝調試,這套方案目前尚屬行業首創。
始終以用戶需求為中心,海爾智慧樓宇為公共建筑提供了智慧節能體驗的同時,也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助力生態方實現共創共贏。鄭州市城鄉建設局副局長楊旭在現場表示,促進綠色建筑發展,提升公共建筑能效,促進數字化轉型已經勢在必行,將加強政企合作,促進鄭州市經濟社會綠色生態轉型發展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