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聯招聘:破解大學生求職難 “對口”專業可以增加未來的求職砝碼
- 2023年03月15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對于正奔波于春季招聘會上、忙于尋找一份心儀的工作的大學生來說,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想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并不容易。智聯招聘通過調研得出的數據顯示,2022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首次突破一千萬,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就業形勢究竟如何?
對于正奔波于春季招聘會上、忙于尋找一份心儀的工作的大學生來說,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想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并不容易。智聯招聘通過調研得出的數據顯示,2022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首次突破一千萬,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就業形勢究竟如何?
2022年畢業生求職就業難度大,CIER指數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據智聯招聘最新發布的《2022年一季度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2022年一季度,高校畢業生招聘需求人數同比下降8%,而求職申請人數同比上升75%。受疫情防控與經濟形勢等因素共同影響,高校畢業生CIER(就業市場景氣)指數降至2020年疫情暴發以來最低點,并且低于全國CIER指數,說明畢業生群體就業難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自由職業、慢就業比例提升,小微企業越來越受歡迎
面對就業壓力,畢業生們做出了怎樣的選擇?從智聯招聘《2022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可以看到,2022年4月份,選擇自由職業、慢就業的畢業生所占比例有所上升,整體占比超過了30%。從期望就業的企業規模來看,畢業生對小微企業的選擇增多,2022年選擇微型企業(20人以內)、小型企業(20-500人)的畢業生占比3.6%、34.4%,高于2021年的1.8%、28.7%。可見對于年輕一代來說,傳統就業不再是畢業后的唯一選擇,相當一部分高校畢業生也不再盲目推崇“大廠”,這些都是“多元化就業”的體現。
理工類專業就業薪酬普遍更高,占據畢業生首份工作月薪榜單TOP5
考生填報志愿時會面對“選學校還是選專業”的難題,從薪酬水平來看,所學專業的確對首份工作的薪酬有較大影響。從2021屆畢業生首份工作月薪TOP50專業榜單可以看出,理工類專業的薪酬普遍更高。目前我國正在大力發展高技術制造、新能源等產業,智聯招聘相關研究也顯示,這些行業目前缺乏高技術人才,具備薪酬優勢。榜單中排在前列的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專業有機會進入高薪行業,獲得更高的收入。
專業對口,為從事理想職業增加砝碼
智聯招聘通過統計各職業人才畢業的專業,發現職業與專業的匹配度整體較高。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的人才數量在很多職業中位居TOP1,其中包括軟件研發、運維支持、測試工程師、售前售后工程師、前端開發、人工智能等崗位。雖然近年隨著互聯網行業流量見頂,企業招聘放緩,但是互聯網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產業互聯網趨勢增強,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才在各個領域的企業依然能夠發揮所長。此外,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范圍也比較廣,如客戶服務、業務運營、新媒體運營、電商運營等職業,隨著電商平臺的發展、大眾的消費習慣轉變、直播帶貨興起,電子商務人才需求增大。而銀行及金融服務、證券/基金/期貨等金融類職業,醫藥研發/生產、醫藥市場/銷售等醫藥方向職業的專業適配性則更加明顯。以醫藥研發/生產為例,TOP5的專業均為與醫學“強相關”的專業。
對于已經畢業正在求職的大學生來說,在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形勢面前,智聯招聘提醒,大學生應當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定位,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也不要放棄努力隨波逐流,堅定信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同時,不妨多關注智聯招聘平臺,這里有豐富的職位,能為求職者創造良好的工作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