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食品飲品>正文內容
          • 原奶低價運行、乳企增收不增利 中國奶業直面困難謀突圍
          • 2023年12月21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今年以來,受乳制品消費不振、養殖成本高企等因素影響,原奶出現階段性過剩,牧場大面積虧損,中小牧場業績承壓,乳企大規模噴粉,原奶價格持續下跌。在中國奶業發展戰略高層論壇上,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透露,國內原奶行業虧損面已經超過60%。

          作為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行業,乳制品行業涉及牧草種植、奶牛養殖、生產加工、終端銷售等各個環節,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

          原奶企業在高成本、低奶價背景下,行業面臨虧損;在終端市場,乳制品出現階段性過剩,中國的乳制品行業行進在不尋常的歲月里。

          直面短期困難,中國奶業相關公司迎難而上,在技術創新、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等方面不斷突圍。

          原奶市場低價運行

          今年以來,受乳制品消費不振、養殖成本高企等因素影響,原奶出現階段性過剩,牧場大面積虧損,中小牧場業績承壓,乳企大規模噴粉,原奶價格持續下跌。在中國奶業發展戰略高層論壇上,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透露,國內原奶行業虧損面已經超過60%。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內蒙古、河北等10個主產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從2023年1月份第一周的4.12元/公斤持續下跌到12月份第一周的3.68元/公斤。

          面對奶價的“跌跌不休”,上游牧場的日子也變得艱難。《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由于原奶價格持續下探,部分牧場主已萌生退意。

          河北一家大型牧場負責人紀興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幾天奶價是3.6元/公斤,這個價格對維持牧場運營非常困難,多虧有長期合作客戶。

          河南某牧場主負責人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現在乳企收奶要求比較高,臨近年底價格上不去,有幾個合作企業沒有續約,這樣下去只有選擇把牧場轉讓出去。”

          事實上,在此輪原奶價格下跌周期中,大量的中小牧場陸續被淘汰出局。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發證生鮮乳收購站生鮮乳產量跟蹤監測,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全國發證生鮮乳收購站所涉及的養殖場場戶數量環比減少0.9%,同比減少25.3%;涉及奶牛存欄環比增加1.5%,同比增加6.2%。生鮮乳收購站涉及養殖場戶戶均存欄環比增加2.4%,同比增加42.1%。

          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高鴻賓就此表示,當下國內奶業正迎來格局重塑、優勝劣汰的時代,國內規模以上乳企已經從815家減少至587家,未來集中度還會進一步上升。

          乳企增收不增利

          產能過剩、原奶價格走低,上游乳企半年業績集體萎靡。29家A+H上市乳企2023年上半年營收總額1892.93億元,同比微增4.58%;凈利潤總額103.36億元,同比下降29.45%。

          作為行業兩大巨頭的伊利集團和蒙牛乳業,在行業調整期表現出強者恒強的態勢,而中小乳企則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

          通過統計上述A+H上市乳企2023年半年報可見,原奶生產企業優然牧業、澳亞集團、原生態牧業三家公司上半年均發生虧損,分別虧損9.92億元、3.1億元和2.6億元。此外,現代牧業和中國圣牧的凈利潤也出現大幅下滑,分別為2.09億元和2332.7萬元,而上年同期則分別高達5.07億元和2.28億元。

          對于原奶企業的業績表現,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半年牧場出現虧損主要是因為全球乳制品市場供需失衡,導致國內乳制品價格下跌,牧場的銷售收入減少。同時,飼料成本上漲,牧場的生產成本增加均影響了牧場的業績。

          “原奶價格走低,終端消費疲弱、奶牛增長過快以及進口飼料價格上漲等因素造成了牧場的虧損。”乳業專家、中國農墾乳業聯盟專家組組長宋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除了原奶企業面臨經營困難外,在新國標實施、新生兒出生率下降等因素疊加下,國內奶粉企業同樣面臨較大的壓力。據記者統計,截至上半年末,28家(剔除阿爾法企業)A+H上市乳企的存貨為420.56億元,而上年同期的存貨為358.60億元,同比增長17.27%。

          優化產業結構

          面對行業周期,多位專家建議,應通過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完善全產業鏈建設,不斷提升奶業發展質量。

          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陳萌山認為,首先要抓好生產布局,解決產銷錯位問題;其次要擴大低溫鮮奶生產消費比重,推廣本地送奶到戶模式,建設高素質送奶員隊伍;最后是將農村生鮮農產品冷鏈建設納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從用地指標、冷庫建設投資等方面對農村奶站建設予以支持,提高農村居民飲奶便利性。

          多家頭部乳企也開始在技術創新上發力,希望通過技術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伊利集團數字化科技中心總經理尚直虎透露,公司正在應用5G技術,運用邊緣計算,通過各種智能設備,利用大數據技術,幫助旗下70多家工廠降低資源消耗。優然牧業研發部總監徐明也表示,原奶產業的飼料技術也是目前突破的關鍵之一,通過原料的數字化,優然牧業經可以實現從飼料口味到消化效率的控制,進一步優化飼喂效率,降低成本。

          各大乳企也加大了研發力度,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優勢和差異化的乳制品新品。其中三元股份推出了添加褪黑素的常溫牛奶;蒙牛乳業試水一款干酪添加量在51%以上的低溫兒童奶酪產品;伊利股份也利用此前獲得一款瓶蓋專利技術推出一款可添加乳酸菌的酸奶新品。

          東興證券近期發布的研報稱,原奶過剩局面將逐步緩解,明年乳制品價格以低位震蕩為主,是否能回暖主要取決于需求側改善程度。在需求不足導致行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產品力強,具備更大渠道拓展空間的乳企更能夠穿越周期,待需求恢復后彈性更大。

          當下,消費復蘇大趨勢未變,中國奶業走出低谷不會為時太久。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