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食品飲品>正文內容
          • 新疆海鮮火爆出圈 養殖戶為何喜憂參半?
          • 2023年09月22日來源:工人日報

          提要:金秋九月,“新疆海鮮”迎來大豐收,三文魚、澳洲大龍蝦……近日,新疆海鮮火爆出圈,成了網絡熱門話題。作為中國離海最遠的內陸省份,坐擁沙漠和戈壁灘的新疆利用現代技術,讓海鮮“搬家”到這里謀生,實現了海鮮和陸地養殖的“雙向奔赴”。

          閱讀提示

          作為中國離海最遠的內陸省份,坐擁沙漠和戈壁灘的新疆利用現代技術,讓海鮮“搬家”到這里謀生,實現了海鮮和陸地養殖的“雙向奔赴”……

          金秋九月,“新疆海鮮”迎來大豐收,三文魚、澳洲大龍蝦……近日,新疆海鮮火爆出圈,成了網絡熱門話題。

          作為中國離海最遠的內陸省份,坐擁沙漠和戈壁灘的新疆利用現代技術,讓海鮮“搬家”到這里謀生,實現了海鮮和陸地養殖的“雙向奔赴”。

          海鮮“搬家” ,技術先行

          “陸養海鮮技術很重要,特別是水質,要根據當地情況不停調試,淡化鹽堿度,達到最佳養殖水平,才能養出好的水產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合輝生態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輝說。

          該公司的鹽堿水養殖基地原來是六團雙城鎮居民飲用水源的“大澇壩”,經過3年的科學養殖,如今已成為200多畝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在每次捕撈前,馮輝都會帶人進行水質檢測。

          “鹽堿地養蝦,最大的難題就是調水,要確保水質指標的pH值、鹽度以及其他的氨氮、亞鹽等指標符合南美白對蝦的生長環境。”馮輝說,“所以要不停地監測水質,隨時做好調整。”

          畢竟讓海鮮“搬家”到鹽堿地,養殖技術決定了海鮮能否“安家”。

          “麥蓋提縣天然的堿性水質,外加精細化的管理、科學的喂養,才能養出個頭肥碩、體型飽滿的澳洲淡水龍蝦。”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巴扎結米鎮澳洲淡水龍蝦試驗養殖基地養蝦人吳治軍說。

          陸養海鮮并不簡單,在“沙漠里養殖水產”更是困難。如何留住水源、減少沙地滲漏、預防土壤返堿、減少本土敵害等,都是養蝦人需要面臨的問題。

          2021年,山東省日照市援疆指揮部在新疆麥蓋提縣落地水產養殖項目,吳治軍開始跟著學習養蝦技術。經過反復實驗證明,澳洲淡水龍蝦最適合在當地養殖,經過一年學習、一年摸索,今年吳治軍養殖的龍蝦已開始送上消費者的餐桌。

          “漁民”成為新職業

          “我之前是種地的農民,來這邊工作,不僅能學習技術,還可以拿到工資,我和妻子兩個人每月能賺6000多元。”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巴扎結米鎮澳洲淡水龍蝦試驗養殖基地員工艾麥提·艾麥爾說。

          麥蓋提縣是喀什地區12個水產養殖縣之一。近年來,喀什地區通過大力推廣綠色健康養殖模式技術、推進養殖池塘生態化改造、強化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創建等,推動當地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

          起網、收網、入筐,裝車拉運,一只只體態飽滿、半透明的南美白對蝦在籠筐里活蹦亂跳。從阿克蘇市趕來的東風惠民市場客商雷濤趕早搶購活蝦,趁著鮮活上市售賣。

          “一車能拉五六十公斤,一天一次,因為是鮮活的蝦,深受本地人的喜愛。”雷濤說。

          據馮輝介紹,今年5月,他投放了1100萬尾蝦苗,現在已是成熟期。從捕撈情況看,預計產量最低可達到70噸,預計產值能達到700萬元。

          “搬家”的海鮮不止有蝦,一顆顆來自丹麥的三文魚魚卵也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尼勒克縣安了家。當地三文魚龍頭企業新疆天蘊有機農業有限公司經過10年發展,已擁有2個年產3000噸三文魚的養殖基地,正在籌建1個年產5800噸三文魚的養殖基地。

          “預計今年三文魚產量能夠達到6000噸,產值達4.2億元。”新疆天蘊有機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秀說,除了供應國內市場外,也會出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

          解決運輸難題、降低成本是關鍵

          新疆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比如養殖周期短、成本高,品種單一,運輸成本高等。業內人士認為,解決運輸難題、降低養殖成本、提升海鮮品質是長效發展的關鍵。

          吳志軍也面臨成本高的問題。他介紹說,在麥蓋提縣養殖澳洲龍蝦,需要從疆外運輸蝦苗回來。盡管自己選擇從距離最近的安徽省引進蝦苗,但由于運距遠,成活率不高。“我們計劃冬天搭建溫室大棚,提前培育幼苗黑頭,等外部水溫合適了再投放,這樣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產量。”吳治軍說。

          “這幾天陸續有重慶、成都的客商下單。”望著疆外的訂單,養殖戶馮輝一半歡喜一半憂。歡喜的是自己養的南美白對蝦走出了新疆,市場更開闊了;憂的是鮮活蝦運輸仍是個問題,即便是空運,也存在成本較高的問題。

          馮輝坦言,他養殖的南美白對蝦銷售基本在阿拉爾市、阿克蘇市附近,新疆其他地區想要品嘗到正宗的新疆產活蝦,仍有待時日。新疆養殖蝦的成本相比廣西、廣東、山東等地要高一些,再加上運輸成本,最終蝦的價格每斤要比疆外城市貴十幾元、二十元。

          “對于價格上的差距,我們會進一步改進養殖技術,提升蝦苗成活率,提高南美白對蝦的品質,讓顧客買得值,吃著好。”馮輝說,對于鮮活產品運輸問題,訂單都是走空運,成本較高,鐵路、公路的生鮮快運通道還沒有打通,現在也在想辦法。

          業內專家指出,利用鹽堿地和半咸水開展水產養殖是好事,但海水養殖和河口養殖仍難以被輕易替代。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