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食品飲品>正文內容
          • 食品飲料企業挑起新消費領域投融資大梁:一季度84起融資 32家企業扎堆IPO
          • 2023年04月14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消費升級大背景下,給食品飲料企業創造了新的增長點。”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表示,隨著互聯網云消費時代來臨,銷售渠道更加豐富,線上渠道打破了過去傳統線下固化的渠道體系,這給食品飲料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一定程度上促使資本投資意愿增強。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3年一季度已有73家新消費相關企業沖刺IPO。其中,32家為食品飲料相關企業,占比達44%。藍鯊數據顯示,1月份至3月份,新消費領域融資達到191起。其中,食品飲料相關企業達84起。

          “消費升級大背景下,給食品飲料企業創造了新的增長點。”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互聯網云消費時代來臨,銷售渠道更加豐富,線上渠道打破了過去傳統線下固化的渠道體系,這給食品飲料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一定程度上促使資本投資意愿增強。

          咖啡賽道受青睞

          從融資頻次來看,咖啡成為一季度最吸金的食品飲料細分賽道,投融資數量約20起。在二級市場,咖啡已成為最受機構歡迎的食品飲料細分賽道。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一季度單次融資金額過億元的咖啡企業有3家,分別是幸貓咖啡、小咖主、隅田川咖啡。其中,隅田川咖啡的融資金額最高,達數億元。

          此外,咖啡市場聚集了不少明星機構。今年一季度,天圖投資、青山資本分別投資了四葉咖和花田萃。作為本土創投機構中專注于大消費領域的投資機構,中國飛鶴、奈雪的茶、江小白、鐘薛高、茶顏悅色、鮑師傅等知名企業在過往融資中均有天圖投資的身影。

          天圖投資合伙人李康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按照天圖的投資邏輯,一個品牌最重要的是產品力超過用戶預期,這樣的產品才是有價值的產品,其次是品牌要有一定的審美上限,以實現復購的目的,這樣才能完成很好的閉環。

          四葉咖創始人李俊偉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四葉咖選擇天圖投資的原因在于其投出了消費的半壁江山,而這些被投品牌之間可以相互賦能。

          隨著越來越多機構和企業進入咖啡領域,市場競爭加劇,也出現了同質化的趨勢。例如,在一季度獲融資的咖啡企業中,多數企業定位連鎖咖啡品牌。

          “咖啡已經從小資小眾化走向大眾消費,作為高頻、高毛利大單品,咖啡目前仍是快速發展的增量市場,吸引資本持續‘下注’。”和弘咨詢CEO文志宏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產品力、品牌力、管理能力以及供應鏈能力等綜合能力是咖啡企業實現快速擴張,并能夠持續運營的關鍵點。未來在競爭過程中,不排除出現行業之間品牌并購的情況。

          供應商扎堆沖刺IPO

          在一季度沖刺IPO的32家食品飲料相關企業中,供應商企業有7家,分別為恒鑫生活、田野股份、德馨食品、瀾滄古茶、富嶺科技、鮮活飲品、南王科技。其中,田野股份一季度順利登陸北交所。

          食品飲料企業供應商能夠扎堆沖刺上市,與服務公司所在領域的規模日益擴大有關。比如,上述7家企業服務的客戶主要集中在快餐和新式茶飲領域。恒鑫生活、德馨食品、鮮活飲品主要服務于星巴克、瑞幸、奈雪和蜜雪冰城等飲料品牌;富嶺科技、南王科技則主要服務于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華萊士等快餐品牌。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新茶飲委員會發布的《2022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新茶飲市場規模預計達1040億元,2023年的市場規模有望達1450億元。

          “茶飲市場已經逐步走向成熟,無論品牌如何興衰迭代,食品飲料企業供應商仍是最大受益者。”前宅食送CEO、餐飲老板內參副總裁穆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供應商謀求IPO的原因是希望通過資本市場實現公司產品多品類布局、擴大產能等。但鑒于這類供應商目前產品單一、渠道單一、客戶單一、場景單一、模式單一等,即便能夠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后續仍然有諸多方面需要改進。

          而在快餐市場,博研咨詢數據預測,預計2025年中國快餐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元。有行業從業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快餐行業的快速發展,將有越來越多的供應商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焦兮兮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