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食品飲品>正文內容
          • 推廣外賣封簽 提高舌尖上的安全感
          • 2022年04月21日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張淳藝

          提要:使用外賣“食安封簽”,對于規范外賣餐飲行業,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來說,必要且重要。有關部門應認真分析落實中的問題、堵點,對癥下藥,多方發力。

          為提升外賣餐飲食品安全質量,今年以來,浙江、江蘇、安徽等多地陸續要求或提倡使用“食安封簽”。但記者發現,大部分商家仍然未能按要求“封”上自己的外賣。(見4月19日《法治日報》)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5.44億,同比增長29.9%。有研究預測,2022年我國外賣餐飲行業市場規模將達9417.4億元。外賣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外賣食品被偷吃、惡意加入異物等事件屢屢發生,威脅著消費者的舌尖安全,也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此背景下,使用外賣“食安封簽”已經成為公眾和行業的共識——即通過對外送餐食外包裝進行一次性封口,防止運送過程中被人為拆啟或意外破壞。2018年2月,北京市海淀區食藥局聯合部分外賣平臺率先啟動“食安封簽”項目。隨后,各地相關部門陸續跟進。不過,“食安封簽”在一些地方并未真正落地——“超過300份外賣被送出,使用‘食安封簽’的不到10份”“采訪10位外賣騎手,7位表示從沒見過‘食安封簽’”……

          究其原因,有的商家擔心增加封簽會提高經營成本,延誤出餐時間,積極性不高;有的商家認為餐食本身已經封口,再加封簽有些多余。此外,一些消費者并不在意外賣是否有封簽,也不會主動選擇使用外賣封簽的商家。

          使用外賣“食安封簽”,對于規范外賣餐飲行業,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來說,必要且重要。有關部門應認真分析落實中的問題、堵點,對癥下藥,多方發力。

          首先,可以考慮建立更強的約束機制。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電子商務條例》明確規定,未使用封簽對配送的食品予以封口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可以預見的是,有制度約束和支撐,“食安封簽”可以更迅速地成為外賣標配。

          其次,加強平臺對商家的引導。用不用“食安封簽”,不只是商家的事情,外賣配送平臺也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引導商家主動給外賣加上“安全鎖”。一方面,可以向餐飲企業提供“食安封簽”,幫助其養成習慣;另一方面,對于使用“食安封簽”的商家,可以給予一些鼓勵和支持,提高其積極性、主動性。

          再有,轉變一些固有觀念。使用“食安封簽”既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對餐飲商家的保護,有關部門對此應加強宣傳,讓各方達成共識。商家應學會算大賬,封簽未必不是宣傳的載體,使用得好甚至可以讓其發揮乘數效應,擴大商家的知名度。對消費者來說,也應將使用“食安封簽”作為選擇外賣店鋪的因素之一,將規范、安全、衛生擺在更重要的位置。

          食品安全無小事,對那些保障食品安全的探索和舉措,應該多一些支持、配合,多一些齊心協力、多一些持之以恒。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