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食品飲品>正文內容
          • 啤酒企業跨入白酒賽道 追求淡旺季互補
          • 2022年04月19日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王鶴 馮雨瑤

          提要:肖竹青認為,啤酒企業做白酒只能做如老村長、二鍋頭這樣的口糧酒。“啤酒的屬性偏向快消品,而物美價廉的口糧酒在消費屬性、客單價、心理價位等方面都與啤酒相吻合。”

          記者據珠江啤酒2021年年報了解到,公司擬加快白酒業態培育,推進取得增量突破。

          珠江啤酒跨界白酒并非個例,事實上,在其之前已有華潤啤酒、金星啤酒等企業先后擠入白酒賽道。

          武漢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竹青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啤酒企業跨界白酒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實現淡旺季互補,啤酒旺季主要在夏季,而白酒則是秋冬季;二是分攤營銷費用,啤酒在餐飲終端費用投入巨大,且啤酒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員工較多,做白酒可分攤一部分營銷費用;三是可借助龐大的銷售網絡及隊伍,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4月18日,記者電話聯系珠江啤酒證券部,其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解釋,“公司去年就與五糧液達成合作,通過聚焦廣東以及周邊的一些市場,以白酒銷售業務為輔助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營銷質量。”

          “白酒是公司除啤酒以外一項新的業務。”上述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說:“我們希望這塊能夠協同啤酒業務實現更好的發展。”

          據珠江啤酒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推進白酒項目,探索啤酒與白酒融合發展的新業態,實現銷售收入2685.57萬元。

          與珠江啤酒打法類似,金星啤酒在2021年通過承接百年老酒“伏牛白”的獨家銷售代理,實現淡旺季雙品牌,雙品類運營,為其2025年上市打下業績基礎。

          而作為啤酒巨頭,華潤啤酒則選擇通過投資或收購白酒企業實現多元化發展戰略。華潤啤酒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公司擬通過投資山東景芝酒業進軍白酒業務。而在此之前,“華潤系”對白酒的動作就已頻頻,從2018年初通過投資入股山西汾酒,到前不久確定戰略投資安徽金種子酒,華潤在白酒這門生意上越做越大。

          華潤啤酒此前表示,入局白酒利于集團潛在的后續業務發展以及產品組合及收入來源多元化。

          對于啤酒企業跨界白酒,知趣咨詢總經理蔡學飛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其業態發展路徑通常有兩種,一是像華潤那樣參股的形式;二是直接控股白酒企業。“不過后面這條路徑相對較少,畢竟行業之間有區別,特征也不一樣,操作起來要復雜得多。”

          當前的啤酒和白酒行業,均已步入存量競爭時代,且行業分化趨勢愈發明顯。

          蔡學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對啤酒業,白酒的品類溢價高、單價也更高,利潤也就很豐厚。同時,從產品生命周期看,白酒沒有保質期,在老酒等概念的加持下,白酒確實是相對優質的品類。”

          蔡學飛強調:“最近幾年白酒賽道的資本化較為活躍,市場關注度也較高。”

          肖竹青同樣認為,啤酒更講究新鮮度和周轉效率,而白酒產品不過期,時間越久越香,且毛利率很高,對啤酒企業而言,跨界白酒可釋放銷售網絡的最大邊際效應,實現淡旺季互補的需要。

          事實正如此,據了解,因種類、品質不同,啤酒的保質期也不相同,一般是6個月、18個月、24個月,并沒統一標準。而在毛利率方面,啤酒的毛利率在30%至50%左右,白酒的毛利率則高達90%以上。

          “啤酒企業和白酒企業其實在渠道方面有一定重疊性,同時在消費人群也有一定契合,當前在分化趨勢下,白酒、啤酒企業都面臨品牌化、品質化升級。”蔡學飛建議,啤酒企業入局白酒,要選擇優質標的,同時也要做好長期準備,加強自身品牌推廣和渠道建設。“雖兩者都屬于酒,但在品牌的互補背書方面還存在很大差異,啤酒與白酒兩者能借力的范圍依舊有限,這可能導致啤酒企業不能直接進入白酒行業。”

          肖竹青認為,啤酒企業做白酒只能做如老村長、二鍋頭這樣的口糧酒。“啤酒的屬性偏向快消品,而物美價廉的口糧酒在消費屬性、客單價、心理價位等方面都與啤酒相吻合。”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