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食品飲品>正文內容
          • 港股維他奶利潤暴跌95% 今年以來股價近腰斬市值蒸發超144億港元
          • 2021年11月29日來源:中國網財經

          提要:日前,維他奶國際發布2022財年中報。報告顯示,報告期內維他奶國際實現收入36.04億港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8.28%;實現凈利潤僅3280.4萬港元,較上年同期大跌95%。

          日前,維他奶國際發布2022財年中報。報告顯示,報告期內維他奶國際實現收入36.04億港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8.28%;實現凈利潤僅3280.4萬港元,較上年同期大跌95%。

          除業績下滑外,2021年以來,維他奶國際股價也一路走低,至今日收盤價16.72港元/股,跌幅超44%,市值蒸發超過144億港元。

          因不當言論遭抵制 股價、業績遭雙殺

          維他奶國際在財報中提到,公司在澳洲、新加坡等地業務穩健增長,但在中國內地的銷售及溢利因銷售下滑而受到嚴重影響。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維他奶在中國內地市場的跌幅最為嚴重,收入減少30%。

          事實上,中國內地一直是維他奶國際最為倚重的市場。1994年,維他奶集團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在深圳建立首家廠房,隨后陸續在上海、佛山、武漢和東莞(在建)設立生產基地,并在上海、廣州、深圳分別設立分公司。自2018年起,中國內地業務開始占到維他奶整體業務量的一半以上。

          財報數據顯示,2017到2021近五個財年里,維他奶在中國內地業務收入從26.7億港元增至50.1億港元,在整體收入的占比也從49.3%升至66.6%。

          然而今年7月,香港銅鑼灣發生一名持刀男子襲擊警員后自殺的事件,隨后網絡上流傳一份懷疑由襲擊者生前任職的維他奶國際發出的內部通告,稱他在事件中“不幸逝世”,又向其家人表示慰問,隨即維他奶遭網友抵制,中國內地多位藝人發布聲明,宣布取消為維他奶代言。

          彼時,維他奶給出的解釋是:2021年7月2日,一份包含不恰當內容而且未經授權的內部備忘錄在社交平臺被廣泛流傳,導致中國內地消費者對集團構成負面影響。

          自不當言論事件發酵后,維他奶聲譽一落千丈,大量消費者自發抵制維他奶集團的產品,全國多地商戶和電商開始下架維他奶產品,向供應商退貨。受此影響,維他奶國際的股價持續下跌,7-8月累計下跌超30%。

          9月,維他奶產品在中國內地市場恢復上架,但股價仍繼續低迷。截至11月29日收盤,維他奶國際收報16.72港元,相比年初最高點36.60港元的股價高點,已腰斬過半。

          產品質量堪憂 國內市場競爭激烈

          此外,維他奶自身質量不過關也是業績下滑的誘發因素之一。

          今年“3·15”期間,維他奶(佛山)有限公司曾因產品質量問題被深圳海關處以70萬元行政處罰。深圳海關網站顯示,經海關查驗,維他奶(佛山)有限公司申報的貨物玻璃樽存在殘留物,部分殘留物已腐敗變質,部分玻璃樽混有使用過的吸管,甚至部分玻璃樽底部發現蟑螂尸體、腐敗變質發霉豆奶。

          鑒于上述情況,海關沒收了相關的25982.2公斤玻璃樽貨物,并對公司罰款70萬元。

          另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維他奶國際2020年共11批次被拒入境。今年前5個月,除2月外,其余各月份均有維他奶產品因檢驗不合格被拒入境,僅4、5月就已有12批次維他奶產品抽檢不合格。

          實際上,維他奶早就已經面臨業績瓶頸。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4-9月,維他奶集團的收入已出現了6%的下滑,但凈利潤依賴各種補助實現了增長。財報數據顯示,凈利潤中有8%的經營利潤增長來自于政府補貼,若沒有政府補貼,其經營利潤實際下降21%。

          同時,維他奶集團還面臨著地區發展不平衡、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

          維他奶集團主要的生產基地布局在深圳、上海、武漢、佛山等南方城市,產品的主要銷售地也是南方城市,而北方并沒有生產基地,銷售額較低,地區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十分明顯。

          而且,豆奶行業的競爭對手也越來越多。根據媒體報道,目前國際巨頭可口可樂、雀巢,國內企業九陽等都在布局豆奶制品,且滲透率都在不斷增加,維他奶面臨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