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食品飲品>正文內容
          • “老牌網紅”綠茶餐廳再遞表 經營利潤率、翻臺數據仍未恢復
          • 2021年10月09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在沉寂半年后,綠茶餐廳更新了招股書。據綠茶餐廳最新招股書顯示,2021年前5個月,凈利潤為4833.6萬元,實現扭虧,但日均接待人數、翻臺率等數據與疫情前相比,仍未恢復。

          在沉寂半年后,綠茶餐廳更新了招股書。據綠茶餐廳最新招股書顯示,2021年前5個月,凈利潤為4833.6萬元,實現扭虧,但日均接待人數、翻臺率等數據與疫情前相比,仍未恢復。

          “綠茶餐廳在經歷虧損后屬于帶病上市。想通過上市來擴張,來突破發展瓶頸并不現實。港股多家餐飲企業因為在后疫情時代復蘇不及預期,股價出現大幅波動,這會影響市場對綠茶餐廳的判斷。”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新消費日報記者表示。

          最新報表:營收、凈利均好轉

          此前,根據港交所信息顯示,綠茶餐廳的招股說明書已有6個月沒有更新,顯示失效。業內不少聲音猜測,綠茶餐廳或將暫停IPO。

          “市場認為綠茶餐廳可能會暫停IPO的原因還是受業績影響,此前登陸港股的海底撈、呷哺呷哺等餐飲企業在今年都遭遇了股價腰斬,這對品牌力相對較弱的綠茶餐廳來講,壓力更加明顯。”餐飲行業營銷專家唐立表示,今年以來,受估值不理想等因素影響,多家企業放慢了上市步伐,綠茶餐廳或許也將放緩腳步。

          但上述猜測并未得到綠茶餐廳方面的證實,其內部人士僅對記者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招股書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綠茶餐廳營收、凈利均有所好轉。2021年前5個月,綠茶集餐廳實現收入9.06億元,同比增加109.7%。其中,餐廳經營實現收入7.95億元,占公司收入比重的87.7%,規模同比增加約128.37%;外賣服務實現收入1.11億元,占比12.2%,規模增加約31.9%。

          雖然收入同比增加明顯,但去年同期受疫情影響,不少餐廳屬于停業狀態。從翻臺率來看,綠茶餐廳仍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2018年-2020年,綠茶餐廳翻臺率分別為3.48、3.34、2.62,2021年前5個月翻臺率為3.32。

          與海底撈、呷哺呷哺等同在港股的餐飲企業相比,綠茶餐廳翻臺率仍相對較高,但其開店數量遠不及上述品牌。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門店數量已達到1597家,呷哺呷哺品牌門店數量也已達到1077間。與之相比,截至2021年前5個月,綠茶餐廳門店總數僅為184間。

          海底撈工作人員曾在采訪中對新消費日報記者表示,隨著門店加密、增多,翻臺率還將進一步下滑。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綠茶餐廳人均消費分別為54.8元、58.4元、61.3元,2021年前5個月人均消費為59.9元,有所下滑。

          整體來看,綠茶餐廳的營收重點仍來自廣東省。綠茶餐廳每家餐廳日均接待人數、翻臺率等指標中,廣東省均排在第一位,分別為629和3.80。

          “綠茶餐廳的主要收入增長仍依靠廣東省、華東地區的提振,地域突破遲遲未有起色,這也是綠茶餐廳著急IPO的原因之一。”業內人士透露,綠茶餐廳一直計劃進入下沉市場,但資金鏈壓力導致其擴張一直未能達到一定規模。

          由于綠茶餐廳在廣東省布局較深,今年5月底-7月初的廣東省疫情對其造成直接影響。據招股書顯示,綠茶餐廳位于廣東省的14家餐廳暫停營業3-27天不等,目前已經全部恢復營業。

          截至2021年前5個月,綠茶餐廳仍有15家餐廳錄得餐廳層面經營虧損。招股書披露,2018年、2019年及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五個月,綠茶餐廳經營利潤率分別為10.4%、11.7%及11.6%,屬行業參與者所記錄范圍中的低水平。

          而根據灼識咨詢的數據,大多數休閑中式連鎖餐廳于正常年份可錄得10%至18%的餐廳層面經營利潤率。綠茶餐廳在招股書中稱,這是由于新餐廳在餐廳網絡中占有相當比重及提供的菜品價格親民所致。

          單一品牌困擾

          從招股書可以看出,綠茶餐廳的業務仍以在商場開設餐廳為主導。但在近年來,新式餐飲品牌崛起,火鍋、酸菜魚等品類對綠茶餐廳的固有“網紅”地位造成影響。

          綠茶餐廳所在的休閑中式餐廳品類集中度并不高,據灼識咨詢報告顯示,2020年,前五大休閑中式餐廳運營商僅占休閑中式餐飲市場總收入的3.8%,分別是西貝、小菜園餐廳、太二酸菜魚、綠茶餐廳,以及外婆家,其中綠茶餐廳以0.5%的占比位列第四。

          但據業內人士表示,外婆家、綠茶餐廳等第一代快時尚餐廳的市場正不斷被稀釋,“上述品牌雖然在休閑中式餐飲市場仍占有一席之地,但其品牌號召力不斷衰弱。”

          綠茶餐廳在招股書風險提示中提及,其業務依賴市場對綠茶品牌的認知度,倘若無法保持或增強品牌知名度,公司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事實上,品牌單一帶來的品牌“老化”困擾在餐飲行業普遍存在。九毛九、呷哺呷哺均選擇多品牌發展策略,海底撈則依靠供應鏈優勢做起快消品和自熱火鍋。

          目前,九毛九旗下太二酸菜魚、慫重慶火鍋廠、那未大叔是大廚等品牌熱度已經超過主品牌九毛九西北菜;呷哺呷哺集團旗下的呷哺呷哺與湊湊基本形成“平價+高端”的組合,截至今年上半年,湊湊貢獻收益占集團銷售額37%,比例再次提升。

          據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綠茶餐廳多品牌戰略仍需在下沉市場達到一定規模后進行,“綠茶餐廳總體規模較小,主品牌的品牌力仍需加強,如果同時推出多個品牌,反而分散精力。”

          據招股書顯示,綠茶餐廳仍存在對主要供應商的依賴,能否實現多品牌化亦存在客觀問題。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以及2021年前5個月,綠茶餐廳對一名獨立第三方供貨商的采購額分別為人民幣1.65億元、人民幣2.99億元、人民幣1.17億元及人民幣4170萬元,分別占總采購額的31.9%、45.8%、18.0%及10.8%。綠茶餐廳主要從其采購食材及半加工食品。

          “綠茶餐廳還未完全解決山寨餐廳問題,如果將下沉和多品牌同步進行,對資金鏈的壓力會更大。鑒于目前國內餐飲行業門檻較低,綠茶餐廳等快時尚品牌還是應該在食品安全、供應鏈上下功夫。”唐立對新消費日報記者表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