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食品飲品>正文內容
          • 金字招牌蒙塵:狗不理、秋林退市 過半中華老字號慘淡經營
          • 2021年04月26日來源:中國財經

          提要:不久前,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包子正式關門謝客,全聚德在天津的最后一家門店也宣告停業,引發人們對老字號企業是否難以為繼的討論。

          不久前,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包子正式關門謝客,全聚德在天津的最后一家門店也宣告停業,引發人們對老字號企業是否難以為繼的討論。

          近日,商務部稱經調查,?84%?的中華老字號企業處于盈利狀態,年營業收入達?5000?萬元以上的中華老字號企業占比接近?50%?,似乎有意對輿論進行回應。

          但與此同時,商務部也印發通知,開展部署?2021?年“老字號嘉年華”系列活動,積極促進消費并宣傳推廣國貨品牌。

          到底老字號企業的真實經營現狀如何?“中華老字號”依舊是金字招牌,還是已然日暮西山?

          1128家老字號都是誰

          據商務部定義,“中華老字號”指的是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

          目前全國由商務部認定并授予牌匾和證書的“中華老字號”共有?1128?家。要認定為“中華老字號”,除了擁有商標所有權或使用權外,商務部還給出了?6?個條件。

          首先,“老字號”離不開一個“老”字,只有創立于?1956?年及以前的品牌才有資格參選。

          據統計,老字號品牌在有明以后得到更好保存,有清一代傳下的最多,占數近半。一千多家老字號平均年齡在?150?歲左右,百年老店超?600?家。

          其中最老的可以追溯到先秦戰國時期,迄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即河南的汝陽劉毛筆,據傳由秦朝大將蒙恬所創,后經其隨從、汝陽劉氏先人劉寅傳承下來。

          除了老,老字號還都得對得起“字號”,對得起品牌。關于產品和品牌形象方面,商務部給出了三個條件:產品、技藝或服務獨特;能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具有中華民族特色和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網絡上流行一種說法,把?China?趣解成“吃吶”,雖然是說笑,但也說明飲食文化在整個中華文化里的重要性,能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老字號也是如此。

          老字號里,跟吃有關的至少占了六成,經營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企業生命力還是相對旺盛。

          而在代表地域文化方面,江南一帶自明清以來商貿繁榮,無疑具有歷史優勢,也留下了最多的老字號,能夠與江浙滬分庭抗禮的也就只有京津了。

          但是,要入選“中華老字號”,商務部還有最后兩個經營上的條件:具有良好信譽,得到廣泛的社會認同和贊譽;經營狀況良好,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

          或許這?1128?家老字號在十幾年前評選時符合條件,但能否前人種樹,后人只管乘涼,就有必要商榷了。

          上市老字號企業過半經營慘淡

          和商務部“?84%?老字號盈利”口徑似有矛盾的是,在?2018?年,商務部曾表示一千多家中華老字號企業中,只有?10%?蓬勃發展,大部分出現經營危機。

          這兩種說法,或許只是對“盈利”這同一事實的不同說法罷了。假如企業依然能夠賺錢,卻一年不似一年的話,這該算是一種欣慰,還是一種危機?

          由于老字號企業并沒有全都公開經營信息,我們無從知曉每一家目前具體的經營情況。不過,在?Wind?上檢索到在?A?股“老字號”概念股的上市公司共有?48?家,透過他們,我們或許能管中窺豹。

          48?家上市企業中,22?家在?2020?年歸母凈利潤負增長,10?家連續兩年凈利潤負增長,5?家已經出現了虧損,其中包括同比虧損超過?20?倍的哈藥股份。

          在所涉行業上,酒企大多在?2019?年實現了不錯的營收,2020?年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其余行業則都陷入連年的窘境,醫藥行業更是岌岌可危。

          同時,22?家凈利潤負增長企業中,有?8?家尚未公布?2020?年年報,但從前三季度情況看來,也不太可能轉正。

          在?2020?年實現歸母凈利潤正增長的公司有?26?家,但保持持續增長的只有?20?家,有?6?家企業去年利潤率能夠轉正多少歸功于?2019?年的業績下滑,并且利潤數額基本達不到?2018?年的水平。

          多提一嘴的是,天津的狗不理、哈爾濱的秋林,都在去年黯然退市。

          總的來看,現存這?48?家上市老字號企業過半都處于慘淡經營的狀況,即便仍能盈利,也大多是在坐吃老本,算不上什么可喜的事。

          上市企業尚且起不到表率作用,其余近千家老字號的處境恐怕也可想而知。

          創新能力不足,年輕人不再買單

          過去兩三年來,不少老字號在社交媒體上不斷被消費者曝光天價、低質、服務差,卻還是走到今天這步田地。頂著金字招牌,卻只想著坐吃山空,確實讓人唏噓不已。

          阿里研究院曾調研,消費者認為老字號企業最大的問題就是跟不上時代腳步,不能推陳出新,甚至連開個網店都開不好。

          據學者統計,超過一半的老字號企業沒有任何的品牌形象創新,也就是沒有為了貼近新時代年輕人的審美而更換標識、廣告語、門店內部裝修或請形象代言人。

          四分之三沒有進行過品牌管理創新,亦即在制度上沒有設立品牌推廣部門和采用品牌經理制,完全沒有引入現代品牌管理制度,把品牌建設放到企業中心。

          這跟近年來故宮做大做強的?IP?產業比起來,就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老字號企業在品牌推廣創新上倒還表現得不差,即在廣告渠道、投入等方面有一定增長。

          不過哪怕是這一點,不少企業仍未能破除守舊思想。學者研究表明,跟一線城市的老字號企業比起來,低線城市的老字號企業品牌推廣創新就明顯偏弱。

          對于那些只需要和國企競爭的企業,需要跟私企、外企爭市場的企業在這方面就下功夫得多;而對于那些在質量和技術上本來就沒什么優勢的企業,他們甚至還不思進取,破罐子破摔。

          在互聯網時代,皇帝的女兒也愁嫁,酒香也怕巷子深。

          產品結構老化單一、體制轉變緩慢、經營觀念落后、品牌建設遲滯,這一系列問題如果不趁早刮骨療毒,滿足不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多樣化需求的向往,那老字號淹沒在歷史長河中只是遲早的事。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