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食品飲品>正文內容
          • 新五豐:2020年凈利同比增長347% 公司產能不斷擴充
          • 2021年03月16日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提要:新五豐3月15日晚間發布2020年年度報告,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7.24億元,同比增長27.8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3億元,同比增長346.66%。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5元(含稅)。

          新五豐3月15日晚間發布2020年年度報告,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7.24億元,同比增長27.8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3億元,同比增長346.66%。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5元(含稅)。

          新五豐表示,報告期內,面對非洲豬瘟和新冠疫情的雙重考驗,公司采取有效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有序應對,打好生產經營的防疫阻擊戰,實現營收凈利高速增長。隨著產能加速擴充,配套產業鏈完善,“智慧養豬”改造普及,公司養殖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增強。

          租建并舉 產能布局加速完善

          年報顯示,2020年,新五豐緊緊圍繞戰略目標,堅持做實湖南和湖南周邊,布局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地區的發展路徑,全力推進高質量擴產能工作。

          作為內地主要的活豬出口商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是新五豐布局的重點。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供港澳活大豬業務,已具有59年供應經驗。2020年,公司實現出口創匯較上年增長一倍以上,相對內銷增利近2000萬,全年獲得香港競價拍賣冠軍30余次。

          受非洲豬瘟等因素影響,包括湖南、廣東在內的中南六省活豬調運政策趨嚴,自去年11月30日起,中南區內跨省活豬(種豬、仔豬除外)調運被禁。面對政策變化,新五豐早早進行了一系列布局調整,整裝待發。

          報告期內,公司順利完成對惠州分公司的智能化提質改造,年出欄商品豬達到7.2萬頭,較此前增長超過40%。去年5月底,公司收購廣州壯壯科技,并擬在當地新建豬場,助力拓展廣東生豬市場。

          與此同時,憑借上市公司的品牌、規模優勢及融資優勢,新五豐多措并舉,完善產能布局。去年12月至今,公司擴張步伐明顯加速,擬參與新設2家生豬養殖企業,并簽訂了一系列豬場租賃協議。僅以近期披露的租賃場地飼養規模頂格計算,則公司母豬飼養規模增量合計可達8.88萬頭,肥豬飼養規模增量達6.2萬頭。

          同時,新五豐定增方案已于去年12月獲得湖南省國資委批復。公司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51億股,發行價格為6.81元/股,預計募資不超過10.3億元,以較低的資金成本助力公司進一步擴大資產規模及養殖規模、降低養殖成本。

          科技賦能 激發產業鏈活力

          不斷擴充基礎產能的同時,新五豐數字化轉型及“智慧豬場”改造建設也在同步推進。

          2020年,公司加大信息化建設,建立和完善了包括視頻會議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15個子系統組成的信息化系統,有效提升了公司產業鏈整體運營效率。

          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在惠州、韶山等豬場投資4000余萬創新開展智能化養殖技術理論和工程建設,運用大數據處理技術和人工智能手段,通過物聯網平臺實現養豬生產“設備自動化、數據信息化、生產標準化、控制中心化、操作無人化、預警處理及時化”全方位管控,向“無人豬場”步步靠攏。

          業內人士表示,通過不斷加大落后產能的改造以及標準化、智能化新工藝母豬場和專業育肥場的建設,新五豐養殖設施水平將大幅提升,行業競爭力有望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新五豐的智慧養豬及數字化轉型按照“四化”數字化目標和“一個底座,二個平臺加智能行業應用”的建設思路,實現新五豐從人為管理到科學管理的轉變,助力從運營管控到戰略管控的轉型,力爭打造智慧豬場的先進模板。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大型農場掀起的數字化浪潮正在變革養殖產業,未來傳統養殖場將更像一座智能手機制造廠,或成為一家數據公司。新五豐有望乘上生豬產業數字化改造的東風,成為全國領先的生豬產業化領域頭部企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