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多寶尋求上市,融資近20億元,涼茶還能重現輝煌嗎?
- 2021年03月09日來源:市界
提要:3月8日,彭博社報道,有消息稱加多寶集團計劃今年在中國香港進行IPO,計劃融資至少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9.58億元)。加多寶正就IPO前的融資與顧問合作,已接觸數名潛在投資者。
3月8日,彭博社報道,有消息稱加多寶集團計劃今年在中國香港進行IPO,計劃融資至少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9.58億元)。加多寶正就IPO前的融資與顧問合作,已接觸數名潛在投資者。
該消息稱,加多寶的目標是最早今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但尚未敲定上市的時機和規模。而IPO前的融資仍在審議中,細節可能有調整。
早在2018年3月,加多寶總裁李春林就曾提出上市計劃,他表示,加多寶將在未來3年內實現上市,而今年,正是加多寶上市目標的最后一年。
01 加多寶和王老吉的品牌之爭
提起加多寶,就不得不說到王老吉。
涼茶品牌王老吉,是清朝道光年間(約1830年)由王澤邦(乳名阿吉)所創。王邦澤以自己的名字開了“王老吉涼茶鋪”。1949年,在廣州小有名氣的王老吉,被國企廣藥集團收入麾下。
加多寶則出自香港鴻道集團創始人陳鴻道。1990年,陳鴻道偶然發現了商機,從王邦澤后人王健儀手上買到了涼茶配方,又在1995年和廣藥集團達成協議,租用“王老吉”品牌。1997年,雙方簽訂協議,加多寶拿到了紅罐王老吉15年的獨家經營權。
為推廣涼茶市場,香港鴻道集團旗下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可謂花樣百出。
加多寶先是找到廣告公司對王老吉重下定義,推出“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語;2003年,又一年之內在央視等各大媒體投入4000多萬元的廣告,次年直接買斷了央視全年的黃金廣告時段。大規模的宣傳成功將王老吉從一家走不出廣東、浙南的品牌,變為全國知名品牌。
2000年,王老吉營收才1億元;到2008年,王老吉銷售突破百億。此后,王老吉一度打敗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及紅牛飲料,成為中國飲料第一品牌。
但危機在2002年就已經埋下伏筆。
當時,陳鴻道為了將品牌租約期限延長至2020年,以分期付款形式向時任廣藥集團總經理李益民個人賬戶轉賬300萬港元。此事暴露后,李益民在2005年被判處無期徒刑,陳鴻道則在取保候審期間逃到香港。目前尚無法說明他是主動行賄,還是如他所說的被索賄。
到2012年,在打了1年多的官司后,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勒令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
加多寶公司開始開啟全新品牌名:加多寶,并打出了“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的廣告語。廣藥集團也不甘示弱,表示“130年從未更名”。
此后,王老吉、加多寶開啟品牌之爭。廣藥集團以廣告侵權、商標侵權、包裝侵權等各種理由,逐省逐城對加多寶公司發起訴訟,加多寶連敗21場,并向廣藥集團賠償14.14億元。
品牌之爭,讓本不斷發展壯大的涼茶市場,出現停滯。
出現商標爭議的2010至2012年,涼茶市場還以10%的速度成長,2012年一度高達16.7%。但此后,涼茶市場開始日漸萎縮,2015年增速僅為9.7%,2016年以后,同仁堂、和其正等涼茶后來者或是退出,或是發展停滯。
加多寶陷入關廠、停產,王老吉則2020年上半年營收同比減少23.11%。
02 王老吉的上市努力
為上市,此前加多寶曾引入中糧包裝的股權。
2017年,在加多寶陷入和廣藥集團的“紅罐之爭”后期,中糧包裝全資子公司中糧包裝投資加多寶集團絕對控股子公司清遠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20億元人民幣,從而持有后者30.58%的股份。
但由于加多寶連續遭遇工廠裁員、停產、官司等風波,導致遲遲未按增資協議向清遠加多寶草本注入“作價人民幣30億元”的加多寶商標,雙方關系便陷入僵局,加多寶一度出現“斷罐”、工廠停工的情況。
去年,在招商銀行為首的財團和經銷商打款協助下,加多寶才還清了中糧包裝回購濃縮液廠30.58%股份的15億元欠款,并重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加多寶在微信公眾號發文表示,此次回購將使加多寶在重組上市的道路上邁進了一步。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加多寶上市是為解決資金問題。此前的多次敗訴、賠償、價格戰讓加多寶損失慘重。上市有利于加多寶回血,并更好應對下一階段市場競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