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嫌抄襲遭罰1月股價跌逾20% 燕京啤酒董事長被立案后遺癥何解
- 2021年01月29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燕京啤酒")憑借"小度酒大滋味、好喝不上頭"的燕京U8,還有全能代言人王一博的影響力,本來2020年前半段表現(xiàn)不錯。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燕京啤酒")憑借"小度酒大滋味、好喝不上頭"的燕京U8,還有全能代言人王一博的影響力,本來2020年前半段表現(xiàn)不錯。
然而,去年四季度以來"風云突變"。先是10月初集團董事長因涉嫌職務違法不能正常履職,燕京啤酒股價即時下跌;今年1月21日,又因有產品包裝"抄襲"被罰50萬的公開信息,備受市場關注。
這家曾經領跑中國啤酒行業(yè)數(shù)年的燕京啤酒,國內市場占有率前五,且唯一沒有外資進入的"純正"民族品牌,已經英雄暮年了么?
燕京啤酒在回復記者時強調最多的,即是"民族文化"和"品牌年輕化轉型"兩個特點:"作為中國民族啤酒企業(yè),燕京啤酒堅持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道路,以獨特的文化優(yōu)勢獲得了一批忠實消費者。"
值得肯定的是公司相對坦誠的態(tài)度,記者聯(lián)系燕京啤酒,得到了公司對有關問題較為詳細的回復。
股價因何表現(xiàn)不濟
去年10月至12月31日期間,燕京啤酒股價處于橫盤,這一趨勢與同期上證指數(shù)累計上漲5%,深證成指累計上漲8.23%,形成較大反差。
其原因不排除與一件重要的人事變動相關。10月8日晚間,燕京啤酒公告稱:"近日燕京啤酒收到通知,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曉東先生因涉嫌職務違法,被有關部門立案調查并采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職。"
對此,燕京啤酒曾告訴記者,"公司已對各項工作進行妥善安排,該事項對公司經營管理工作不會產生重大影響。公司董事會及管理層將確保公司正常運營、規(guī)范運作。"然而,公司高管出現(xiàn)異動,還是遭到市場"用腳投票":公告發(fā)布的第二日,10月9日晚收盤,燕京啤酒股價下跌2.02%。
"短期股價的震蕩,或與市場情緒釋放有關,因散戶較容易受到公司輿情的影響。" 某券商投行部投資經理向記者分析道。
有部分人士認為,"董事長不能履職對公司業(yè)績影響有限,機構投資者的缺位,或為股價表現(xiàn)不佳的原因之一。"
在今年1月1日China Knowledge發(fā)布的《燕京啤酒:交易風險評級》中提到,截至去年12月25日,該公司的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合計為1.13%,評級為"D",意為占比較低。
如果說短期的股價漲跌與市場情緒有關,那么燕京啤酒在過去的1年中股價漲幅,僅高于可比公司的績差股ST西發(fā),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盡管燕京啤酒方面回復記者,"公司股票的價格最終由公司價值來決定,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也很多,作為公司,最重要的還是做好公司的經營與發(fā)展,不斷提升公司價值,提高公司競爭力和影響力。"
然而市場觀點認為,"1年的股價走勢,恰恰說明了市場對其接下來一段時期走勢的看法,與其過去一段時期的經營業(yè)績不無關系。"
增速遜色于可比同行
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燕京啤酒的營收和凈利潤在可比同行中仍居第一,然而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增速在可比同行中墊底。
對于業(yè)績同比下滑,燕京啤酒解釋稱,"2020年,公司的生產經營受疫情影響,面臨較大壓力。公司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啤酒銷量從4月份開始連續(xù)增長,歸母凈利潤等經營性指標在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同比均實現(xiàn)增長。第三季度當季,公司啤酒銷量同比增長25%,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10%,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67%。"
據(jù)Wind數(shù)據(jù),燕京啤酒2020年一至三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41.86%,18.14%和10.02%,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518.03%,13.6%和67.28%,確實呈現(xiàn)持續(xù)增長態(tài)勢。
不過,對于前三季度總體上業(yè)績增速遜色于同行,燕京啤酒并未正面回復。
另外,作為衡量公司競爭力重要指標的銷售毛利率,燕京啤酒落后于重慶啤酒和珠江啤酒。毛利率反映了公司業(yè)務轉化為利潤的核心能力,通過公司原材料價格、生產技術水平、產品競爭力、供求關系、市場定價權等因素的優(yōu)勢,直接反映公司的競爭力強弱。
毛利率排名第3,折射了其品牌競爭力有待提高。
一紙判決影響品牌力
燕京啤酒成立于1980年,1997年上市,立足北京,輻射華北乃至全國,是中國最大的啤酒企業(yè)集團之一,也是國內唯一一家沒有外資背景的大型啤酒集團。
在其產品戰(zhàn)略上,近些年,燕京啤酒通過燕京白啤、燕京八景、燕京精釀、燕京冬奧定制產品、燕京U8小度酒等產品的不斷推出,充實了燕京自身的產品序列。
在品牌和渠道營銷上,公司在2020年做了很多新的嘗試,譬如直播帶貨、流量植入和跨界營銷等。公司方面提到,"公司始終重視品牌的宣傳和推廣活動,在合理范圍內進行廣告費用投入。公司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平面、戶外等傳統(tǒng)媒體以及網絡、微信等新媒體,開展了一系列品牌推廣活動,加強品牌宣傳,并開展豐富多彩的消費者互動活動。"
然而近日的一則消息,折射了其"內部相應人員對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意識薄弱",品牌力亟待提升。
1月21日,泰山啤酒官方微信公眾號"鮮活北京"公告顯示,近日針對泰山啤酒訴燕京啤酒、北京燕京仁和商貿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北京市東城區(qū)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燕京啤酒構成不正當競爭,并于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生產、銷售涉案被侵權啤酒商品,且立即停止銷售涉案被侵權啤酒商品。同時,燕京啤酒需向泰山啤酒賠償50萬元和合理支出6萬元。
事情源于燕京啤酒于2019年5月15日推出的"燕京7日鮮"啤酒產品,擅自使用與"泰山原漿7天"(2010年推出,并于2013年8月開始在北京銷售)相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泰山啤酒"將"燕京啤酒"和銷售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停止生產、銷售涉案被訴侵權啤酒商品并賠償經濟損失與合理開支。
對此,記者專門向燕京啤酒補發(fā)問題詢問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對此公司內部有無進行總結,不過,并未收到燕京啤酒方面對這一問題的回復。
業(yè)內人士認為,"大概率是因公司內部相應人員對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意識薄弱,以及法務把關不及時所致,給公司生產成本和品牌聲譽造成不小的損失。"
前董事長被立案調查已經過去3月有余,雖未有進一步信息公布,但二級市場上,截至1月28日,燕京啤酒股價今年1月大跌22%。作為民族"國潮"品牌,燕京啤酒能否吸取"抄襲泰山啤酒"的教訓,提升品牌競爭力,良性營銷"厚積薄發(fā)",給公司的"忠實消費者"和投資者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記者將持續(xù)關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yè)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yè)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yè)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文章刊發(fā)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