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手機通信>正文內容
          • 市場需求好轉 智能手機出貨量反彈
          • 2024年01月26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2024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保持謹慎樂觀,能否有效激發四至六線城市消費群體換機需求,將成為影響2024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反彈高度的關鍵因素,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1月25日,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為7363萬臺,同比增長1.2%,在10個季度連續同比下降后首次實現反彈。市場需求逐漸好轉,但整體表現低于預期。

          2023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為2.71億臺,同比下降5.0%,創近10年來新低。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2024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保持謹慎樂觀,能否有效激發四至六線城市消費群體換機需求,將成為影響2024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反彈高度的關鍵因素,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市場競爭激烈

          郭天翔表示,目前市場需求主要來自一至三線城市,銷售較好的產品包括蘋果iPhone 15、華為Mate 60、小米14、vivo X100等品牌的旗艦系列,負責走量的中低端產品銷售情況并未明顯改善,中低端市場換機需求沒有完全釋放。

          從市場份額看,根據IDC數據,蘋果在2023年全年及第四季度均排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第一。2023年,蘋果智能手機在中國市場出貨量僅下滑2.2%,市場份額為17.3%。而排名2023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五榜單的其他廠商,出貨量下滑幅度均超過5%。榮耀2023年中國市場出貨量下降10.3%,其2023年全年及第四季度出貨量均排名第二。

          華為加速回歸。IDC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華為手機中國市場出貨量同比大增36.2%,該季度以13.9%的份額躋身前五,排名第四。

          整體看,各品牌之間的份額差距越來越小。郭天翔對記者表示,在整體市場大盤不會有太大增長情況下,預計2024年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每個季度排名可能都會發生變化。

          激發換機需求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2024年智能手機市場有望實現“弱復蘇”。從技術創新層面看,AI應用或成為手機創新的下一突破口,生成式AI在端側將逐步落地,搭載大模型的手機將越來越多。

          郭天翔認為,2024年國內手機市場將反彈,但反彈力度不會太大。能夠明顯推動換機需求的技術難以出現,衛星通信和AI大模型短期不會成為消費者的剛性需求。行業需要維持保守務實的運營策略,控制庫存,穩定現金流。

          換機需求將成為支撐2024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反彈的關鍵因素。郭天翔表示,2020年下半年出貨高峰時購機的消費者,今年上半年將陸續進入換機周期。“能否有效激發四至六線城市消費群體的換機需求,將成為影響市場反彈高度的關鍵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折疊屏手機表現出色,2023年出貨量同比增幅超過100%。郭天翔預計,2024年折疊屏手機市場依然會保持大幅增長。

          產業鏈公司報喜

          隨著消費電子市場出現反彈復蘇跡象,多家產業鏈公司近期宣布業績報喜。

          傳音控股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3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4.93億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增加30.09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121.15%。傳音控股表示,公司持續開拓新興市場,推進產品升級,整體出貨量及銷售收入有所增長;同時,受益于產品結構升級及成本優化,整體毛利率有所提升,相應毛利額增加。

          順絡電子1月25日晚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5%至70%。公司近期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隨著手機及消費市場逐步復蘇,公司前期投入的新產品持續導入并實現規模化供應。新機型技術水平提升,單機貢獻價值持續增加,同時整體供應份額保持增長,目前訂單狀況良好,手機及消費類業務實現穩定增長。

          歐菲光預計扭虧為盈,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6900萬元至950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51.82億元。對于2023年度經營業績實現扭虧為盈的原因,歐菲光表示,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預計同比實現增長,帶動公司產能利用率提升。同時,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高附加值產品收入實現較快增長,產品毛利率穩步提高。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