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軟件>正文內容
          • 軟件業用新創造價值
          • 2024年11月21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專家表示,今年以來,軟件業務收入平穩增長,利潤總額增速回升,出口持續向好。軟件業加快技術創新和行業應用,正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下簡稱“軟件業”)運行態勢良好。今年前三季度,軟件業務收入98281億元,同比增長10.8%;利潤總額11621億元,同比增長11.2%;軟件業務出口410.3億美元,同比增長4.2%。

          專家表示,今年以來,軟件業務收入平穩增長,利潤總額增速回升,出口持續向好。軟件業加快技術創新和行業應用,正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市場空間持續擴大

          前三季度,軟件業務收入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對此,賽迪智庫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所長韓健分析,從市場需求端看,隨著設備更新等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軟件市場空間持續擴大,有效需求得到鞏固。從企業供給端來看,軟件企業越發重視技術研發和品牌打造,市場競爭力和認可度不斷增強;同時,企業更加強調國際競爭力塑造,通過協同出海等方式積極加大國際市場拓展力度,取得一定成效。

          浪潮集團副總裁、浪潮通軟總經理魏代森認為,在國家層面“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等戰略規劃和相關政策引導下,軟件企業不斷深化新技術、新產品在行業的創新應用和成果轉化,打造高質量軟件產品。同時,隨著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市場需求和出海企業的數字化需求不斷增加,軟件企業通過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

          從收入構成來看,軟件產品和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占比較大。前三季度,信息技術服務收入66164億元,同比增長11.9%,占全行業收入的67.3%。其中,基礎軟件產品、集成電路設計、云計算、大數據服務等業務收入增長率較高。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分析,原因在于政府和行業大客戶加快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推動操作系統、數據庫等基礎軟件產品更新換代,國產基礎軟件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等終端產品對國產芯片需求擴大,帶動集成電路設計業務規模增長。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需求激增,帶動云計算、大數據服務等業務收入增長。

          “人工智能領域技術進步不僅帶動企業相關業務收入的增長,還帶動芯片設計等業態快速發展。前三季度,集成電路設計收入同比增長13.1%,為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隨著智能化、云化成為軟件產業的確定趨勢,預計我國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將繼續穩定增長,占全行業收入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韓健說。

          重點領域加快突破

          10月22日晚,華為發布全新的原生鴻蒙操作系統,這是中國首個實現全棧自研的操作系統,代表中國在操作系統領域的重大突破,將帶動相關產業升級與創新。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發布會上介紹,已有超過1.5萬個鴻蒙原生應用和元服務上架,鴻蒙生態設備超過10億臺,鴻蒙操作系統代碼已超1.1億行,注冊開發者數量達675萬。

          操作系統是基礎軟件的代表,是數字經濟的關鍵基礎設施,其發展水平關乎國家安全、產業安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抓緊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健全強化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醫療裝備、儀器儀表、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先進材料等重點產業鏈發展體制機制,全鏈條推進技術攻關、成果應用。

          今年以來,基礎軟件、工業軟件等重點領域加快突破,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部分新興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白?023年以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帶動基礎軟件迭代升級,面向大模型應用的分布式計算、矢量數據庫、AI運行監控、網絡和數據安全等基礎軟件加快產品創新。基礎軟件在政府部門以及金融、電信、能源等行業應用不斷深入,前三季度基礎軟件產品收入1377億元,同比增長9.6%?!壁w剛說。

          前三季度,工業軟件產品收入2104億元,同比增長8.8%。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面對“卡脖子”挑戰,我國在智能產品研發設計、計算機輔助工程、智能制造等領域加大自主創新力度,中高端工業軟件產品不斷取得突破,有力支撐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國產工業軟件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受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政策等利好因素影響,國產工業軟件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

          工業軟件應用效能也不斷提高。韓健介紹,截至今年三季度,制造業重點領域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的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82%和64.6%。面向重點領域典型應用場景,推出了一批高水平的軟件解決方案,有力推動數字化轉型,賦能作用日益顯現。

          人工智能加速創新

          軟件業加快技術創新和行業應用,正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隨著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技術的發展,軟件業加速推進智能化轉型。截至2024年7月底,我國備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已經達到197個,軟件企業普遍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升代碼生成、視頻制作、數字人服務等能力。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認為,過去大模型發展主要培養的是快思考能力,即能夠快問快答,但不具備復雜邏輯推理能力。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近期發布的o1模型引入思維鏈技術,通過強化學習讓大模型擁有了類似人類的慢思考能力。360集團在此之前就推出采用慢思考架構的專家協同方法,通過集合多個大模型組成“幕僚團”,發揮不同模型的長處,實現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軟件是數字技術的關鍵載體。魏代森分析,數字生產力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模型等數字技術賦能下,新一代軟件實現更廣連接、更強智能、更高敏捷,推動數字化價值躍升,進一步加快釋放數字生產力,助力企業向全流程的數字企業、全連接的協同企業、全智能的未來企業邁進。

          軟件為科技創新提供基礎支撐。韓健分析,一方面,軟件本身是科技創新的通用技術。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關鍵核心都是軟件。另一方面,軟件推動了眾多科技領域的發展和突破。我國基因測序、干細胞研發等重要原創性科技突破,悟空、墨子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的成功發射,以及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地探測、國產航母等戰略性高技術創新成果的取得,都離不開軟件的創新和驅動。

          “盡管軟件業面臨著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用戶采購預算縮減、部分企業虧損額擴大等諸多問題,但整體來看,軟件業仍是技術創新活躍、增長動力充足、市場規模穩定的行業之一。全年軟件業增速預計有所放緩,但仍將保持10%以上的增速,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集成電路設計、直播電商等細分領域將保持較高增長率?!壁w剛說。

          韓健認為,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軟件新興技術創新,將持續推動軟件技術、模式、生態變革,不斷催生業務新增長點,帶動業務收入持續提升。此外,隨著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相關項目的實施,重點行業對軟件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有望得到釋放,預計2024年軟件業務收入和利潤將保持兩位數穩定增長。 (經濟日報記者 黃 鑫)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