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智能手表”不能成“智能手雷”
- 2022年07月26日來源:中國質量報
提要:過去,兒童智能手表只能提供定位和緊急通訊聯絡等一些簡單功能。如今,其功能越來越豐富,可以拍照、上網、打游戲、社交聊天,日益受到孩子們的追捧。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預計未來中國兒童智能手表行業市場規模將以20.9%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并于2023年突破200億元規模。
□ 張淳藝
過去,兒童智能手表只能提供定位和緊急通訊聯絡等一些簡單功能。如今,其功能越來越豐富,可以拍照、上網、打游戲、社交聊天,日益受到孩子們的追捧。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預計未來中國兒童智能手表行業市場規模將以20.9%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并于2023年突破200億元規模。
然而,在市場蓬勃發展的背后,兒童智能手表亂象叢生,儼然成為“智能手雷”。一些兒童手表里可以下載的App多達上百款,其中不乏游戲類App,很容易導致孩子沉迷其中。還有的App一旦綁定家長手機號,就同步開通免密支付。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孩子可以隨意進行消費,包括支付VIP服務,購買游戲中的皮膚等。此外,今年央視“3·15”晚會還曝光了兒童智能手表信息安全漏洞。各種App安裝后,無需用戶授權就可以拿走定位、通訊錄、麥克風、攝像頭等多種敏感權限,從而輕易獲取孩子的位置、人臉圖像、錄音等隱私信息。
手機在校園被禁之后,兒童手表成為唯一能帶進學校的電子產品。一些家長購買兒童手表,是希望隨時獲取孩子的位置,和孩子進行聯系。與此同時,廠商也抓住孩子的消費心理,加強社交和娛樂性功能開發。然而,并非所有的功能豐富都是一件好事。
對于孩子來說,心智尚不成熟,缺乏金錢概念,很容易造成沖動消費、非理性消費。兒童智能手表無需密碼即可支付,不僅有悖商業倫理,也違反法律要求?!睹穹ǖ洹访鞔_規定,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
今年4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推薦性國家標準GB/T41411-2022《兒童手表》,將于今年11月1日起實施。作為首個兒童手表國家標準,該標準覆蓋了兒童手表的定位性能、通話、電磁輻射、信息安全等關鍵質量安全和性能指標,提出了相關評估和檢測方法。除了硬件質量安全外,軟件信息安全也需要立個規矩。近日,中央網信辦、國務院未保辦(民政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聯合啟動“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其中包括強化對專門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平板電腦、早教故事機等智能設備信息內容管理,深入排查語音、視頻、文字、圖片、游戲等場景,全面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希望有關部門以此為契機,加強對兒童智能手表的監管,將專項整治成果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形成長效機制,切實規范行業發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