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熱點關注>正文內容
          • 多地樓市新政“一日游” 調控底線浮出水面
          • 2022年05月24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春夏之交的疫情反復打斷了經濟復蘇的腳步,隨著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中央和地方紛紛出臺暖經濟政策,為各行各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5月24日訊(記者 暢帥帥)春夏之交的疫情反復打斷了經濟復蘇的腳步,隨著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中央和地方紛紛出臺暖經濟政策,為各行各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首當其沖便是房地產行業。近期,各地政府紛紛試水樓市“松綁”的同時,南京、武漢等地出現新政“一日游”的現象。而緊急叫停背后的樓市調控底線也隨之愈加清晰。

          資料圖(中國網財經暢帥帥 攝)

          廣州“接力貸”閃現閃停

          4月7日,有媒體報道,廣州有銀行悄然推動“接力貸”,啟動后不到24小時即被叫停。

          “接力貸”指用父母購房資格買房,父母作為主貸款人和子女一起承擔還貸責任。“接力貸”的主貸款人年齡需要在18歲到65歲之間,按子女年齡最長貸30年,父母+子女流水滿足月供兩倍以上,首套利率最低5.4%,二套5.6%。

          業內表示,相關子女借父母的資格來回避限購政策、通過“接力貸”來回避限貸政策,這便成為一種“助力”炒房的金融政策,確實需要“叫停”。

          520南京全面取消二手房限購“小時游”

          5月20日下午3時49分,南京房地產業協會官方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為促進剛需群體合理購房,自2022年5月20日起,南京市戶籍和非南京市戶籍居民購買二手住房時,無需提供購房證明。

          若新政生效,意味著南京此前執行的二手房限購政策被全面取消。

          然而,“官宣”不到三小時,此條推文即被刪除。當日下午18時,有媒體點擊此文章,顯示“該內容已被發布者刪除”。

          業內認為,南京二手房限購取消的政策被叫停,也說明當前政策放松中或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從二手房角度來看,類似外來人口沒有約束就可以購房,可能會引起一輪新的炒作,甚至使得炒房需求增加。

          521武漢經開區取消限購上熱搜

          5月21日武漢經開區住建局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為支持剛性和改善性購房者合理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自5月22日起,武漢經開區的沌陽、沌口、軍山新城區域從原限購區域調整為不限購區域。自此,武漢經開區全面取消住房限購政策。

          隨著“武漢經開區全面取消住房限購政策”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熱搜,5月22日,該政策消息被迅速刪除。

          出乎意料的是,武漢緊接著便發出了另一條樓市政策:

          在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對父母來漢投靠子女或子女來漢投靠父母的武漢市戶籍居民家庭,且在武漢市已有2套住房的,在限購區域可新購買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下同);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且在武漢市已有2套住房的,在限購區域可新購買1套住房;對限購區域內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年限由2年調整為1年。

          樓市調控底線哪?

          中國網財經注意到,除了廣州、南京、武漢以外,近期有多個地方城市樓市新政出現“一日游”現象,包括燕郊的首付兩成、常熟人才購房補貼等。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局面得來不易,當前樓市調控的底線在哪?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中國網財經,多地新政“一日游”現象顯露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一個重要基調,即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既要體現為促進市場交易的活躍,也體現為要防范借政策放松而進行的炒作。

          可以看到,盡管疫情反復對我國經濟增長造成壓力,但“炒房”并不是國家穩增長政策“工具籃”的一項。

          實際上,4月2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再次強調了樓市調控的基調。會議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在“一日游”新政的試探下,樓市調控的“底線”和國家穩樓市的決心也愈加清晰。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