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熱點關注>正文內容
          • 碩士起步、博士扎堆 教師崗位真的“擠破頭”?
          • 2021年10月12日來源:中國新聞網

          提要:教師資格考試報名火爆,名校碩博競爭中小學老師名額……近日,“教師熱”的話題引發輿論熱議。教師行業真的這么“吃香”?競聘教師真的需要“擠破頭”?

          教師資格考試報名火爆,名校碩博競爭中小學老師名額……近日,“教師熱”的話題引發輿論熱議。教師行業真的這么“吃香”?競聘教師真的需要“擠破頭”?

          碩博扎堆,應聘教師為啥“擠破頭”?

          近日,深圳某中學招聘時碩博扎堆的現象引發輿論熱議。對此,不少網友表示“博士當中小學老師是大材小用”,還有網友感慨“教師的盡頭是博士”。

          但這樣的現象在深圳其實并不少見。深圳“四大校”對于教師的要求較高,以深圳中學、深圳實驗學校發布的2022年應屆畢業生招聘公告為例,兩所學校招聘的最低學歷要求均為研究生,且多數崗位要求應聘者具有對應的專業背景。

          而除“四大校”外,其他學校招聘的學歷門檻也不低。據深圳市龍崗區近期發布的招聘公告,不少學校的招聘也是碩士起步。

          除招聘要求高外,待遇和發展前景也是吸引眾多碩士、博士報考的重要因素。北京某重點高校碩士研究生劉嘉(化名)去年參加了深圳市龍崗區教師招聘,應聘的原因是:這里的教師工資待遇很優厚。

          入職深圳某小學一年的老師王雪(化名)也告訴中新網,深圳的教師薪資待遇確實比較好,年薪高、解決編制、提供教師宿舍、解決孩子上學問題。因此,報考的碩博生很多,競爭也比較激烈。

          待遇優渥、工作穩定、假期長、發展前景好,這樣的教師崗位競爭火爆,不難理解。

          考證大軍規模龐大

          “教師熱”背后,“教資”更熱

          與高學歷畢業生扎堆競聘教師崗位相對應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中小學教資考試的大軍,“教資熱”成為一種現象被輿論聚焦。

          從報名數據來看,2016年,全年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共有260萬人,2017年達410萬人,到2019年則攀升至900萬人。而今年以來,共有191萬人次通過認定獲得教師資格證書,較去年全年增長28.7%。

          中國教育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分析,教資考試“熱”是因為近年來不斷攀升的大學畢業生規模,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達到909萬人,就業競爭之下,持證就意味著多了一條“出路”。

          “近年來,國家提高了教師入職門檻,教師資格證成為編內外教師上崗的必要條件。此外,近年來,國家逐漸要求培訓機構任職的一些教師也要取得教師資格證,這些都增加了教資考試的熱度。”華圖教育教師研究院負責人張曉靜對媒體分析。

          張曉靜認為,從大環境來看,教師的薪資待遇不斷提高,國家在編制上也予以優先保障需求,未來教師職業的吸引力在不斷增大。

          “教師熱”普遍嗎?

          一些地區依然存在招人難、留人難

          正如專家所言,近年來,隨著待遇保障的不斷提高,教師崗位的吸引力持續上升,但是,與一些發達地區“教師熱”形成對比的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和鄉村教師的“招人難、留人難”的問題并未完全解決。

          河南浚縣2021年公開招聘教師部分崗位的招聘人數與報名通過人數未達到1:3,按規定核減或取消部分崗位;安徽巢湖市2021年中小學新任教師招聘“高中物理”崗位因達不到開考比例取消招聘計劃……諸如此類,教師招人難的消息每年都有不少。

          關于浚縣2021年公開招聘教師部分崗位核減取消公告。 圖片來源:浚縣人民政府官網

          今年7月《桂林晚報》曾以“桂林中小學老師缺口有多大”為題報道該市的教師招聘現狀。報道中,桂林中學負責人介紹,現在各學科想招聘到優質的教師是難上加難。部分學科在招聘時可能會出現報不滿或者空崗的情況,有些崗位可能就只有一二人報名,都達不到開考比例,特別是數學、物理和地理老師真的很難招。

          報道中還提到,“與市區學校、重點學校部分學科教師有缺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各縣鄉鎮中小學的教師招聘卻依然十分困難”。

          對于當前教師招聘存在的冷熱不均現象,專家表示,現階段我國教師數量總體超編,但結構性缺編,即出現結構性不平衡,比如音、體、美等學科教師短缺,貧困和偏遠地區教師短缺。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分析,地域間的冷熱不均與基礎教育資源的統籌配置有關。“財政實力強的地區,教育投入力度大,教師工資待遇高,收入水平遠高于財政實力薄弱的地區。”

          熊丙奇說,要真正解決教師招聘冷熱不均的狀況,提高不發達地區的教育投入水平以及教師的整體待遇,需要強化省級財政對基礎教育資源的統籌。即由省級財政保障一省的基礎教育經費,包括教師的工資待遇,這才能做到一省范圍內基礎教育教師的待遇一致,縮小省域內的辦學條件、質量差距。

          “如果這一問題不能解決,教師職業‘吃香’只會發生在局部地區,而并非整體生態。”熊丙奇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