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朋友圈和“真”問題 精銳教育百億規模已成空
- 2021年10月09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10月7日,網傳精銳教育董事長張熙在朋友圈發文,為做教育傾家蕩產,疑似跳樓輕生。10月8日,精銳教育對此回應,網傳截圖為假,“根本就不是老板的朋友圈”,并表示“我們都在正常上班”,但據報道,精銳教育員工本月薪資延遲發放
核心提示:
1、10月7日,網傳精銳教育董事長張熙在朋友圈發文,為做教育傾家蕩產,疑似跳樓輕生。10月8日,精銳教育對此回應,網傳截圖為假,“根本就不是老板的朋友圈”,并表示“我們都在正常上班”,但據報道,精銳教育員工本月薪資延遲發放。
2、半年前,精銳教育舉行發布會,作家余華、哲學教授劉擎、樊登讀書會創始人樊登、教育專家熊丙奇等知名人物出席,會上,張熙提出,2023年精銳教育實現百億規模。
3、張熙曾斥巨資收購巨人教育,并對于其寄予厚望。但在8月31日,巨人教育已經宣布倒閉,及至目前,巨人教育申請退費家長依舊未收到退款;2020年開始,精銳教育持續虧損,公司總負債68.51億,資產負債率高達97.94%,股價也從歷史高點跌去98%。
“愿有來生,再不創業。”國慶長假最后一天,網傳精銳教育董事長張熙在朋友圈發文,“一直都把精銳作為自己的唯一,從沒想過貪圖享樂,只是想把事業做好,結果反而走向反面。為了做好教育真心傾家蕩產了,卻是這樣的結果,好遺憾好后悔”,“好想重頭再來,愿有來生,再不創業,應該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陪伴朋友。”
這番言論被網友認為其有輕生傾向。據10月8日界面新聞報道,精銳教育對網傳消息進行了澄清,稱“(網傳截圖)是假的,根本就不是老板的朋友圈”,并且提供了張熙的朋友圈截圖,張熙稱“精銳好好的,我也好好的”,并表示,他和精銳的一萬名伙伴在政府的幫助下,“要做率先轉型成功的教育企業,馬上開全國會議,相信明天會更好。”
相信“明天會更好”的或許只有張熙,報道稱,精銳教育辟謠同一天,也是公司發薪日,有員工曝料,突然接到通知,本月工資延遲到26日發放。
“假”朋友圈和真問題 巨資收購巨人教育成滑鐵盧
在網傳的截圖中,張熙稱出現今天局面是因投資擴張太過激進和疏于投資及財務管理,并且著重將收購巨人教育稱為滑鐵盧事件。
朋友圈為假,但是圖中所說的問題卻是真。
2018年10月,精銳教育官方宣布以約7億元收購巨人教育100%股權。同時,精銳教育獲得聯合投資方的全權委托管理公司運營,董事長張熙將兼任巨人教育董事長。彼時,張熙的目標是“要把巨人發展成全國性的班課領導品牌。”
隨后,張熙加大了對巨人教育的戰略布局。2019年,張熙宣布,到2023年,巨人教育將預計達到50億元的生產收入。未來五年,巨人教育將投入20億元,其中10億元用于校區的擴張和區域性的并購,5億用于開拓素質教育,還有5億投入新技術和教學。”
收購巨人教育后,精銳教育陸續向巨人教育提供貸款資助,截至2020年8月,精銳教育向巨人教育系列借貸的最大風險敞口近9.2億元。
彼時,張熙企圖以收購巨人教育為契機,讓精銳教育更快進入北京市場,是其立足北京,從而輻射全國的關鍵一步,但現在看來,精銳這一戰略計劃已經“泡湯”。
據記者了解,今年8月初,巨人教育資金鏈斷裂,員工薪資無法正常發放,社保無法正常繳納,公司多部門已無人辦公,眾多家長圍在報名中心登記退費。
雙減壓力下,8月31日,巨人教育終于宣布破產,其官微發布《致巨人學員的一封信》稱,由于經營困難,秋季將無法繼續向學員提供教學服務,并已無法完成全部學員退費。據記者了解,截至10月8日,當時申請退費的家長仍未收到退款。
巨人教育董事、CEO羅沫鳴認為,巨人教育倒閉和精銳教育撤資有直接關系。官宣倒閉前,羅沫鳴稱,精銳教育決定不再對巨人網校投入資金,目前公司沒有辦法正常發放薪資。他表示,這一決議是精銳教育不再看好巨人教育后續發展,從而采取的一種止損行為,但精銳教育即使要退出,也應該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對教師和員工要盡責,對學員和家長也要盡責。
不過,雙減之后,精銳教育自身也面臨退費難的困境。9月,在精銳教育的創始地區上海,有家長在8月申請退費后,精銳教育一直以各種理由延遲退費日期。此外,在黑貓投訴、百度貼吧搜索“精銳教育退費難”,均可以看到不同時間段的相關投訴,
目前來看,精銳教育自身資金鏈也已經是捉襟見肘。記者獲悉,截至2021年2月,精銳教育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211.9%,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期末余額為13.86億,短期債務6.727億,總負債68.51億,資產負債率高達97.94%。
曾請余華、劉擎站臺 沖刺百億規模已成空
截至周四美股收盤,精銳教育收報0.38美元,股價已從歷史高點21.97美元跌去了98%,市值以人民幣計僅剩4億元。
而就在半年前,精銳教育還曾請余華、劉擎等人為其高端定制產品站臺,并且要沖刺百億規模。
3月10日,精銳教育在上海舉辦主題為“中高考沖刺,看精銳”發布會,作家余華出席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發布會現場不乏哲學教授劉擎、樊登讀書會創始人樊登、熊丙奇等知名人物列席,為參與活動的家長講授幫助孩子沖刺中高考的技巧和建議。
據報道,參加此次活動的一位教師稱,即便是余華這樣的知名作家,也會因為沒有實際教學經驗而很難能夠傳授有效的內容,“噱頭多過內容,本質上還是個廣告”。與此同時,也有網友表示,“文學已死”。與其說是被邀請上臺分享經驗,不如說是收費為精銳教育“站臺”。
雖然活動被詬病,但并不妨礙精銳的戰略布局。發布會上,張熙提到,隨著中國教育領域的消費升級,K-12高端輔導教育市場的潛力巨大。精銳教育將繼續發揮資源與平臺優勢,通過具有創新性的教育產品與服務,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并計劃至2023年實現100億的規模。
如今來看,要想實現這一計劃著實有點難。
記者了解到,2020全年,精銳教育凈收入為34.39億元,同比下降13.9%;凈虧損為人民幣7.25億元,2021年Q2營收9.3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虧損1.72億元。而隨著雙減政策的逐步落地,預計后續經營業績也極其堪憂。
業績虧損背后,精銳教育高層頻繁變動也反映出近年精銳教育的戰略“迷途”。
據記者梳理,2018年年底收購巨人教育不久,精銳教育高級副總裁ZhuxiuDong和CFO李東離職;2020年,精銳教育獨立董事張敏因個人原因離任;同年2月,精銳教育負責幼兒教育高級副總裁孟曉強和技術研發中心副總裁馬牧原,因個人原因離職,二者均于2014年加入精銳教育;2021年6月,精銳教育董事、首席財務官兼首席戰略官Mr.Honggang (Greg) Zuo因家庭原因離職。
業績虧損加之經營困境的影響在股價上有了直觀體現,截至周四美股收盤,精銳教育收報0.38美元,股價已從歷史高點21.97美元跌去了98%。而此前的8月4日,因連續30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美元,精銳教育收到紐交所警示函,面臨退市風險。
伴隨著雙減的逐漸落地,課外培訓行業將逐步規范。而培訓機構也將要面臨真正的生死存亡。行業壓力疊加自身經營困境,精銳教育“能好好的嗎”?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