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熱點關注>正文內容
          • 砍價總差0.9%!律師起訴拼多多
          • 2021年04月08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幫砍一刀,免費拿”,相信不少網友都收到過類似的鏈接。這種邀請好友幫忙砍價就有機會免費獲得商品的活動,為包括拼多多在內的多家互聯網購物平臺吸引了大量用戶。

          “幫砍一刀,免費拿”,相信不少網友都收到過類似的鏈接。這種邀請好友幫忙砍價就有機會免費獲得商品的活動,為包括拼多多在內的多家互聯網購物平臺吸引了大量用戶。

          近日,上海一位律師因“砍價免費拿”始終未成功,起訴了拼多多的運營方——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拉人頭拼購”到底是免費的福利,還是美麗的陷阱?

          砍價體驗堪比極限挑戰

          砍價第一名,卻總差0.9%拿到商品

          今年3月,上海律師劉宇航參加了拼多多“砍價免費拿”活動。在領取一張“超級免單卡”后,他按照平臺提示的操作,挑選了一款手機進行砍價。

          劉宇航說 ,在砍價期間,信息顯示自己“砍價進度第一名”“已經超過了99%的用戶”,只需再邀請幾位好友就可以免費得到商品。

          “既然我運氣這么好,又只需邀請幾位好友,何樂而不為呢?”于是,劉宇航把砍價的鏈接分享給同事們,邀請他們幫忙砍價,還購買了一份9.9元的“砍價包”。

          然而,劉宇航卻發現,即便邀請了多位好友幫忙砍價,始終差0.9%才能“免費拿”。他心生疑惑,接連點擊了其他砍價產品,發現自己“次次砍價第一名”,“當時我就覺得信息不真實,我怎么可能總是第一?”劉宇航說。

          當事人起訴拼多多

          希望公開活動的真實信息和數據

          劉宇航認為,拼多多在提供網絡服務時,涉嫌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使用虛假數據,隱瞞規則,已構成欺詐,便向法院遞交了起訴材料。

          2021年3月31日,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已對該起訴材料進行審查。

          劉宇航希望拼多多公開活動的真實信息和數據,退還服務購買費9.9元,并賠償自己經濟損失500元和合理開支1000元。

          拼多多:用戶砍掉金額太少

          不足以讓百分比發生變化

          對此,拼多多告訴記者,公司法務部高級總監唐江榮在個人微博有相關回應,正在進行的“砍價免費拿”活動共有1200余款商品參與,已免費送出709萬余件。對于消費者反映的“始終差0.9%”,是因為部分“免費砍”的商品金額較大,拉少量用戶砍掉的金額不足以讓百分比變化,所以消費者以為砍價沒有變化。

          唐江榮同時表示,惡意刷單、機器刷單,甚至收費幫忙砍價等行為已經違背了活動的本意,并影響游戲的公平性,會導致砍價失敗。后續將優化活動規則,更準確識別異常行為,并優化引導方式,讓活動體驗更好。

          不少消費者表示有與劉宇航的“同款遭遇”,“二十分鐘里發動親朋好友幫忙砍價,但最后差一分錢時永遠達不到。”但也有消費者認為該活動“挺劃算的”,還曾通過“幫砍免費拿”得到了一個小音箱。

          專家:活動利用“占便宜”心理

          規則單向透明或涉嫌欺詐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表示,如果平臺公開顯示的獲獎概率、砍價排名等數據與實際不相符,則涉嫌欺詐消費者。

          “‘砍價免費拿’是拼多多吸引流量的方式,其游戲規則是不透明的。”支振鋒指出,類似拼多多“砍價免費拿”的活動參與人數眾多,算法規則復雜,關鍵數據對用戶不透明,存在很多問題。“‘免費拿’的成功概率有多大?是否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頁面上滾動的成功用戶信息是否真實?這些都有待查明。”

          支振鋒稱,此類活動利用了人們“占便宜”的心理,用看似“唾手可得”的獎勵誘惑人們“不停投注”,就像“賭徒”一樣。

          (央視新聞綜合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雨燕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