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行業“千億元營收陣營”擴容 商用車企業績復蘇
- 2025年11月01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從今年前三季度上市車企發布的銷量數據來看,行業分化更為顯著。比亞迪實現銷量326.01萬輛,同比增長18.64%;上汽集團實現銷量319.33萬輛,同比增長20.53%;長安汽車實現銷量206.61萬輛,同比增長8.46%;長城汽車實現銷量92.34萬輛,同比增長8.15%。
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申銀萬國汽車行業分類的315家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報已全部披露完畢。今年前三季度,上市車企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23萬億元,同比增長8.19%;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315.59億元,同比增長3.36%。在整體增長的同時,行業轉型進入關鍵階段。
“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繼續顯效,行業綜合治理內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地方車展火熱進行,企業新品密集上市,汽車市場整體延續良好態勢?!敝袊嚵魍▍f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行業分化顯著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汽車產銷累計完成2433.3萬輛和2436.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3%和12.9%。新能源汽車繼續扮演行業增長引擎的角色,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完成1124.3萬輛和1122.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2%和34.9%,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6.1%。
乘用車市場表現優于商用車。今年前三季度,乘用車產銷累計完成2124.1萬輛和2124.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9%和13.7%。商用車產銷累計完成309.1萬輛和311.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4%和7.8%。
從今年前三季度上市車企發布的銷量數據來看,行業分化更為顯著。比亞迪實現銷量326.01萬輛,同比增長18.64%;上汽集團實現銷量319.33萬輛,同比增長20.53%;長安汽車實現銷量206.61萬輛,同比增長8.46%;長城汽車實現銷量92.34萬輛,同比增長8.15%。對比來看,部分車企的銷量下滑也尤為明顯。其中,廣汽集團實現銷量118.37萬輛,同比下滑11.34%;賽力斯實現銷量34.07萬輛,同比減少7.79%;江淮汽車實現銷量28.17萬輛,同比下滑10.66%。
崔東樹援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近期發布的數據強調,今年前三季度,汽車行業利潤率為4.5%,相對于下游工業企業利潤率6%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仍然偏低。
“未來,隨著國家反內卷工作持續推進以及《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具體措施落地,汽車行業經濟效益有望逐步改善?!贝迻|樹表示,期待車市油電同權推動油電同強,未來汽車行業總體形勢必能持續穩中向好。
商用車企業績復蘇
從上市車企發布的三季報數據來看,“千億元營收陣營”持續擴容且頭部優勢固化。
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以5662.66億元的營收穩居行業第一,同比增長12.75%。上汽集團以4612.24億元的營收緊隨其后,同比增長9.91%。此外,濰柴動力、長城汽車、華域汽車、長安汽車、賽力斯等公司前三季度營收規模也突破千億元。
從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情況來看,比亞迪單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49.85億元,雖位居榜首,但同比出現下滑。而上汽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668.88億元,同比增長17.06%。此外,長城汽車、濰柴動力等公司的單季度營業收入也突破500億元。
上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通過全力開拓市場,銷量實現較快增長;同時全面深化改革,著力提高運營效能,成本費用得到有效控制,并進一步加強了資金管理。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則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長安汽車直面競爭挑戰,采取一系列市場應對行動,生產經營總體保持穩定,隨著銷售規模的穩健增長、產品結構的不斷優化,公司毛利率呈現逐季向好態勢。
盈利表現則凸顯行業轉型陣痛。比亞迪今年前三季度以233.33億元的歸母凈利潤蟬聯“行業盈利王”,但同比下滑7.55%。其中,在第三季度下滑尤為明顯,單季實現凈利潤78.23億元,同比下滑32.60%。從第三季度的歸母凈利潤情況來看,賽力斯、長城汽車、江淮汽車、海馬汽車等乘用車企業的單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廣汽集團、北汽藍谷、江淮汽車等老牌車企更是深陷虧損之中。這反映出車企在轉型過程中面臨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福田汽車、中國重汽、中通客車等商用車企業前三季度的歸母凈利潤呈現復蘇態勢。這一趨勢在第三季度尤為突出,第三季度,福田汽車、金龍汽車和一汽解放單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1764.21%、1211.04%和525.14%。
汽車零部件企業成為業績“黑馬”。例如,舜宇精工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0.37億元,同比增長2586.85%。航天科技、菱電電控等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歸母凈利潤同比翻番,印證了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帶動零部件賽道高成長的邏輯。
“第三季度,多家車企銷量與營業收入同步增長,表明汽車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這主要歸功于刺激汽車消費政策的推動?!秉S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盡管銷量和營業收入增長,但多家乘用車企業的盈利卻出現下滑,這反映了當前市場因產能過剩而導致的激烈競爭,企業為爭奪市場份額而采取的“價格戰”策略,壓低了利潤空間。而商用車企業利潤的顯著增長,則是由于市場對商用車需求激增。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