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汽車>正文內容
          • 頭部企業密集啟動IPO 智駕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 2024年11月29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近期,國內智駕領域企業加快腳步沖刺資本市場。希迪智駕、福瑞泰克等智駕領域頭部企業紛紛啟動美股、港股上市進程。此前,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已登陸美股市場。業內人士表示,相關頭部企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有望為自身長期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隨著智駕技術大規模應用,產業將迎來蓬勃發展。智駕產業在開啟新藍海的同時,將迎來更為激烈的競爭和優勝劣汰。

          近期,國內智駕領域企業加快腳步沖刺資本市場。希迪智駕、福瑞泰克等智駕領域頭部企業紛紛啟動美股、港股上市進程。此前,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已登陸美股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相關頭部企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有望為自身長期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隨著智駕技術大規模應用,產業將迎來蓬勃發展。智駕產業在開啟新藍海的同時,將迎來更為激烈的競爭和優勝劣汰。

          智駕企業迎上市熱潮

          近期,國內智駕領域企業迎來一輪上市熱潮。據港交所披露的信息,希迪智駕近日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了上市申請,沖刺“自動駕駛礦卡第一股”。“吉利系”智駕公司福瑞泰克也于上周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書。另外,小馬智行等企業已成功在美上市。智駕領域企業密集沖刺資本市場引發高度關注。

          對于智駕企業的上市熱潮,凱聯資本董事總經理、產業研究院院長由天宇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關企業現階段啟動IPO具備多方面有利條件:一是資本市場熱度恢復,二是投資人對智駕產業的關注度和投資熱情提升。此外,融資型科創企業存在投資方退出的壓力,智駕企業需要抓住這個窗口期。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辰韜資本執行總經理劉煜冬表示,今年以來,特斯拉、Waymo、百度等領軍企業在Robotaxi方面的商業化取得積極進展,智駕賽道的關注度顯著提升,相關企業的估值和市場認可度相應得到提升。

          從企業自身的角度看,劉煜冬認為,成功上市意味著相關智駕企業可以獲得更多資源及資金,有利于進一步擴張業務,獲取更多客戶。

          自動駕駛礦卡頭部企業易控智駕助理總裁廖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相關企業在美股、港股市場的IPO取得積極進展,將吸引更多生態伙伴關注無人駕駛賽道,推動行業加快發展。

          挖掘細分賽道投資機會

          隨著百度蘿卜快跑商業化落地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及特斯拉、華為等廠商的技術方案進一步成熟,智駕產業將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2024年被業界認為是無人駕駛的商業化元年。劉煜冬認為,從智駕的各細分賽道發展情況看,礦區無人駕駛和Robotaxi已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在這些場景,無人駕駛技術可以為客戶創造較大的經濟價值。另外,無人駕駛在港口、環衛、干線物流、園區物流等場景的應用前景可期。

          在乘用車的高階智駕方面,東吳證券研報顯示,高階智駕產業發展趨勢明確。今年10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L3級智能駕駛滲透率為10.9%,同比增加5.7個百分點。據其測算,202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L3級智能駕駛滲透率有望突破20%,2027年有望突破70%,產業上升斜率或遠超市場預期。

          智駕產業涉及面廣,相關企業結合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商業模式,包括在應用方案、軟件開發、技術授權等細分領域進行重點發力。從智駕產業細分賽道的投資機會看,業內人士表示,多數細分賽道有望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以礦區無人駕駛賽道為例,劉煜冬表示,礦區的工作環境惡劣,安全生產要求高。無人駕駛在礦區大有用武之地,同時客戶的接受度高。礦區無人駕駛有望成為千億級賽道。

          事實上,礦區無人駕駛是商業化進展最快的智駕賽道之一,近年來在國內露天礦的應用已出現爆發式增長。

          從頭部企業的經營情況看,目前易控智駕市場占有率較高,2024年公司有望實現約10億元營收。

          由天宇認為,智駕產業前景廣闊,商業化價值已得到認可。但總體看,國內智駕產業目前仍處于“快速累積量變”階段,質變的關鍵點還沒有到來。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