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汽車>正文內容
          • 3月份國內汽車產銷雙降 新能源雙積分售價或面臨大跌
          • 2022年04月13日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龔夢澤

          提要:針對3月份整體產銷數據的下滑,中汽協方面認為,主要受疫情影響,汽車制造商的生產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部分車企甚至不得已減產、停產;而在產品消費上,疫情影響消費者購車能力和信心,消費動能明顯不足。展望全年形勢,受宏觀經濟影響,汽車行業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穩增長的任務十分艱巨。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以來中國汽車工業的良好發展勢頭在3月份受阻。4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國內3月份及一季度的相關汽車數據。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汽車產銷數據分別為224.1萬輛和223.4萬輛,同比下滑9.1%和11.7%。

          針對3月份整體產銷數據的下滑,中汽協方面認為,主要受疫情影響,汽車制造商的生產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部分車企甚至不得已減產、停產;而在產品消費上,疫情影響消費者購車能力和信心,消費動能明顯不足。展望全年形勢,受宏觀經濟影響,汽車行業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穩增長的任務十分艱巨。

          3月份汽車產銷下滑

          靜待大環境改善

          據中汽協此前發布的數據,2022年1月份和2月份,汽車累計產銷同比增長分別為8.8%和7.5%。到了3月份,汽車產銷分別同比下降9.1%和11.7%,由此看出,今年以來連續兩個月產銷同比增長的勢頭被打斷。而受3月份數據拖累,整個一季度,汽車累計產銷分別為648.4萬輛和650.9萬輛,僅同比增長2.0%和0.2%。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雖然年初汽車產銷迎來開門紅,但隨著一系列因素影響,包括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燃油價格上調、芯片供應短缺、國內疫情反復等,給行業平穩、有序、健康發展帶來新問題、新挑戰,也將對全年銷量走勢乃至后續產業升級轉型的進程產生影響。”

          記者觀察到,盡管汽車產銷在3月份實現同比下降,乘用車則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增長態勢。乘用車3月份產銷分別完成188.1萬輛和186.4萬輛,環比分別增長22.4%和25.1%;在1月份至3月份,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549.9萬輛和554.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0%和9.0%。

          另外,中汽協還公布了3月份及第一季度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共計21.4GWh,同比上升138%,環比上升56.6%;1月份至3月份,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51.3GWh,同比累計上升120.7%。

          國盛證券研報表示,國內多地疫情反撲,大眾、特斯拉等國內工廠相繼停產,未停產的公司在生產、物流效率等方面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原材料成本仍處高位,產業鏈經營壓力大。目前看影響會持續到4月份,靜待大環境改善。

          新能源車行業產銷兩旺

          雙積分售價或面臨大跌

          作為當下汽車產業的最熱板塊,新能源汽車今年一季度逆勢而動,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數據顯示,3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6.5萬輛和48.4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7.6萬輛和39.6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

          縱觀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同樣呈現飛速發展之勢。1月份至3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9.3萬輛和125.7萬輛,同比均增長1.4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3.6萬輛和1007萬輛,同比均增長1.3倍。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汽車行業最大亮點,其市場發展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新發展階段,呈現出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局面。

          不過,伴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產銷兩旺,新能源汽車積分的價格或迎來大幅縮水。

          據日前工信部公布的2021年度的雙積分明細可知,2021年國內車企油耗負積分為614萬分,油耗正積分為1553萬分,新能源負積分為81萬分,新能源正積分為677萬分。市場整體油耗積分的供應量是需求量的2.5倍,新能源積分的供應量是需求量的8倍。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雙積分政策實施以來,受合規成本、供需關系等多重因素影響,雙積分交易價格變動幅度很大。其中,2018年平均單價為300元/分至500元/分,2019年為800元/分至1200元/分,2020年為1204元/分,2021年價格達到了最高點,接近了3000元/分。

          據蔚來財報顯示,2021交易年度共銷售約20萬分新能源汽車積分,收入5.17億元,折合每分2585元;另據理想汽車的財報顯示,2021交易年度共銷售約7萬分新能源汽車積分,收入2億元,折合每分2857元。

          記者又按照關聯企業油耗積分和新能源積分先在企業內部合并后得出,北汽、一汽、寶馬(進口)、東風、吉利、奇瑞等32家企業還需要從外部購買新能源正積分共計241萬分;比亞迪、特斯拉等40家無油耗負積分的企業可交易的新能源正積分高達564萬分。

          對此,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高云鵬表示,雙積分政策旨在替代逐漸退出的購置補貼,一方面讓新能源企業可以通過出售積分來獲得收益,同時可以抑制傳統車企生產過多高油耗車型。

          “但2021年正積分大幅溢出,必然導致新能源汽車積分的價格大幅下挫,背離了政策的初衷。”在高云鵬看來,從雙積分的產生和交易規則來看,后續的調整無非就是增加新能源積分比例要求,降低單車可獲得的積分數量。或會降低油耗目標值的方式讓更多企業產生油耗負積分。總之,政策上會采取相應調整,繼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