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汽車>正文內容
          • 溫州特斯拉車主反映“剎車失靈”事故,當時的第三方檢測報告是怎么做的?
          • 2021年04月23日來源:新浪財經

          提要:特斯拉事件被鬧得沸沸揚揚之后,溫州特斯拉事故車主陳先生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多一個人知道,少一個人受害!”????

          特斯拉事件被鬧得沸沸揚揚之后,溫州特斯拉事故車主陳先生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去年8月12日,溫州一輛特斯拉Model3在行駛過程中忽然失控,之后連續撞了十幾輛車才最終停下來。

          陳先生在這場事故中,導致大腸被截30厘米,腰骨碎裂,勉強活了下來,走幾步都氣喘吁吁。

          如今,他加入了特斯拉車主的維權群,群里有近5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特斯拉車主,其中大部分要維權的緣由都是剎車失靈。

          “剎車失靈,踩剎車后車子繼續加速”

          車主質疑特斯拉Model3?在車輛制動上存在問題

          陳先生,44歲,從事設計行業,去年3月花32.8萬元買了一輛國產的特斯拉Model3。???

          202104231110403693.png

          晚上10點多,充完電,他開車回到了小區,因為小區道路狹窄,就緩慢開著車尋找車位。???

          “在離停車場100米左右的距離,車子突然失控加速,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踩剎車,可剎車并沒有起作用,繼續加速往前沖了過去,直到撞了十幾輛車才停下來?!标愊壬f,當時唯一慶幸的是走在路上的兩個人躲過去了。????

          如今回想當初的事故,陳先生只能找借口安慰自己,一是自己還活著,二是不幸中的萬幸,當晚女兒、老婆不在車上。????

          陳先生的這起事故,后來當地交警給出結果是:車主負事故全責。????

          但陳先生一直以“剎車失靈,踩剎車踏板后,車子繼續加速”的情況,質疑特斯拉Model3在車輛制動上存在問題。

          兩組數據印證車主當時操作

          當時,警方委托當地在車輛司法鑒定方面比較權威的溫州市汽車工程學會,對陳先生的特斯拉Model3的情況做了檢測,并且出具了一份檢測報告。???

          昨天,記者聯系到出具這份報告的檢測機構——溫州市汽車工程學會,其下屬司法鑒定機構的陳主任參與了當時的鑒定工作,他詳細介紹了檢測報告是怎么做的。????

          在整個檢測過程中,有兩組數據,一組來自特斯拉總部后臺的數據,另一組來自當事特斯拉車上EDR的數據,這兩組數據可以反映碰撞發生之前車輛的狀態以及駕駛員的操作情況。????

          “我們通過特斯拉一方,從位于美國的特斯拉總部后臺,提取了這輛車子事發之前傳輸到后臺的數據,和EDR的數據進行了印證?!标愔魅握f,后臺的數據從原理上說,是可以改動的,但EDR的數據是無法改動的。????

          EDR,即汽車事故數據記錄器,它類似于飛機、火車的數據記錄器,用于記錄車輛碰撞前、碰撞時、碰撞后三個階段中對應時間序列的車輛動力學數據以及汽車單元內不同控制模塊的數據。因此,EDR也被俗稱為汽車“黑匣子”或“碰撞記錄器”。??

          陳主任表示,其中有一組數據叫氣囊模塊數據,這個數據非常重要,車輛碰撞發生前5秒鐘內汽車的車速、駕駛員的腳是在制動踏板還是在加速踏板、加速踏板的開度是多少等,它都記錄得十分清楚。????

          溫州這次事故的車輛,兩方的數據所反映的情況是一致的,能夠得到相互印證。????

          “通過數據印證,看到的情況是車主在發生碰撞前,腳沒有踩制動踏板,而是踩在加速踏板?!标愔魅握f,“車子是處于持續加速的狀態,而且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對于網絡上諸多司機反映的特斯拉剎車失靈和女車主維權一事,陳主任說不太方便作回應,“但是他們(反映特斯拉剎車失靈司機)和溫州這起事故肯定是有區別的。????

          據了解,溫州陳先生事故發生時,特斯拉撞擊時速高達120公里。

          “我有著十多年的駕齡

          不可能犯油門當剎車的低級錯誤”

          “我不認可這份檢測結果?!弊蛱?,陳先生在接受采訪時堅稱是剎車出現問題才導致撞車事故的發生,“我有著十多年的駕齡,對車輛的操作相對嫻熟,不可能出現‘油門當剎車’的低級錯誤?!????

          溫州交警證實,事發時,陳先生并未酒駕和毒駕。????

          此前,他一直希望特斯拉方面給予一個說法,但到目前為止,他沒有從特斯拉一方得到任何回應。

          剎車失靈、充電自燃事故累計幾十起

          特斯拉車主為什么維權這么難

          據統計,從2020年以來,不同媒體曝光相關車企的產品剎車失靈、充電自燃問題累計超過幾十起,發生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南昌等多地。????

          2020年5月21日,杭州蕭山一輛特斯拉Model3在地下車庫行駛時,與墻體發生嚴重摩擦碰撞,車主趙女士說,當時車輛失控,突然加速。???

          2020年6月16日,南昌一輛Model3駛出道路,撞上土堆,十分鐘后起火燒毀。車主說車子突然自動提速至127公里/小時,踩剎車無效。????

          2020年12月12日,北京海淀區西三環一小區,一輛白色特斯拉ModelS發生撞樓事故。車主自述車輛突然失控,以80公里/小時的速度撞向居民樓。????

          2020年12月18日,廣東深圳一輛特斯拉ModelS突然撞上一輛出租車,又追尾一輛貨車。車主自述車輛失控,方向盤打不動并且剎車失靈。????

          2020年12月30日,杭州一輛特斯拉沖進溫德姆酒店大堂,司機說車子失控,只能撞向柱子減速。

          2021年3月11日,一位海南的特斯拉車主聲稱在停車時因為剎車失靈出現意外,車輛直接撞向了路邊的防護板。當天特斯拉售后人員在事故現場使用另一輛特斯拉做了相同的測試,結果發生了同樣的意外。? ?

          ……???

          曾經代理過特斯拉事故官司的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魏勇強律師說,“我們問特斯拉要過數據,想做1秒內加速又剎車的實驗,對方拒絕了。????

          浙江西子明珠律師事務所楊揚律師曾遇到過一起案子:杭州一位車主駕駛一輛特斯拉轎車在高速公路行駛,在本來顯示電量70%的情況下,突然電量清零,車子熄火,無法再啟動,只好叫來拖車。這輛車買來價格八九十萬元,之后車主打算把特斯拉公司告上法院,但因為沒有第三方的權威鑒定結果,最后不了了之。????

          為什么維權這么難?楊揚律師認為,這需要專業的車輛知識,對車輛的軟件、硬件要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而取證也有難度,車主和車企信息不對等,有技術壁壘。

          特斯拉后臺都會收集車輛的哪些信息?

          在特斯拉的隱私條款中,特斯拉收集的信息主要有:遠程信息處理日志數據、遠程分析數據、安全分析數據、服務歷史記錄等。????

          其中遠程信息處理日志數據便是我們關注的車輛的行駛“后臺數據”,包括車速、制動和加速系統、安全系統、電子制動器等信息。???

          對于消費者而言,智能電動車具備很專業的技術門檻,普通消費者很難通過舉證證明自己沒有誤操作,其知識水平、財力、物力遠遠不及車企,而這也是特斯拉“底氣十足”的關鍵因素之一。????

          自動駕駛車輛的數據,究竟該由誰主導?尤其是發生事故時,該如何對數據進行公開,要公開到什么程度?又如何確保數據的精準性?????

          記者統計發現,幾乎所有投訴特斯拉剎車失靈的司機都覺得,應該是車輛先接受國家權威的第三方檢測,希望找一家他們和特斯拉都認可的鑒定機構進行檢測。????

          有不少網友針對車主的行為進行了評論,認為車主的反映是擔心特斯拉篡改數據,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也有網友提出,第三方檢測機構只能對硬件故障進行檢測,無法檢測到軟件上的失誤。????

          有汽車軟件工程師說,車企是無法對源代碼進行修改的,除非代碼本身在最初就存在參數錯誤。????

          不過,他也強調,針對事故車輛軟件源代碼的追溯,有比較漫長的周期,并非那么容易搞清楚真實原因。????

          有專家說,當新技術不斷迭代時,法律法規和監管層面都要加快步伐,適時調整。目前針對自動駕駛數據安全的監管方式,各汽車主要國家也仍在研討當中。????

          “但無論如何,首先要以駕乘者的人身安全為第一優先級?!边@位專家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