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同躍:奇瑞新能源戰略,重要的是底氣和決心
- 2023年12月18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正如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所言:“我們能感受到,今天的中國汽車,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汽車產銷量早就是全球第一、出口量全球第一、新能源發展速度更是全球第一,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我們奇瑞也在這一波中國汽車的快速崛起中乘勢而上。”
“今年格外的忙”,在年底收官的廣州車展上,奇瑞高管與我一見面坦誠當下的狀態。
奇瑞集團無疑是2023年的一匹大黑馬,單月銷量突破20萬輛,新能源車多箭齊發,海外市場全面發力。正如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所言:“我們能感受到,今天的中國汽車,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汽車產銷量早就是全球第一、出口量全球第一、新能源發展速度更是全球第一,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我們奇瑞也在這一波中國汽車的快速崛起中乘勢而上。”
如今奇瑞幾乎把中國品牌“在一起”想做的事情,自己都先做了一遍。
當所有人把視線與目標對準新能源時,奇瑞的靶心并非新能源車那般簡單。
在筆者看來,是奇瑞集團四條賽道上的領先程度。
四條賽道,全力沖刺
今年一開年,特斯拉領銜的價格戰剛剛開打,奇瑞不選擇跟進,官宣四大品牌整車終身質保,拉開了價值戰的序幕。
在此之前,沒有哪一家汽車企業對所有品牌、所有整車產品終身質保,奇瑞打響了第一槍。
開年奇瑞一上來憋著一股勁,但當時從增速最猛的新能源車來看,奇瑞能否快速取得突破曾受到質疑。
質疑的主要有幾點,奇瑞集團的新能源技術是什么?奇瑞的進攻方向是什么?奇瑞靠燃油車還守得住嗎?
經過11個月,奇瑞集團給出四條賽道的答案,并給出明確的進攻方向。
第一條是國內國際賽道;第二條是燃油賽道;第三條是混動賽道;第四條是純電賽道。
首先,奇瑞在國內和國際賽道上的目標均是持續領先,期望通過持續的努力,鞏固并擴大市場地位。
燃油賽道上,奇瑞展現出堅定持續發展信心,充分發揮既有的優勢,以不斷增加銷量。
當很多企業放棄燃油車技術迭代,奇瑞集團將投入大量資源以保證燃油車的持續迭代,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大量出口仍以燃油車為主。
通過國內和國際的迭代,確保在燃油車領域保持領先地位,這是奇瑞的一項重要優勢。
發動機技術多年來一直保持領先地位,消費者的體驗越好,口碑也就越好。
混動賽道上,奇瑞、捷途和星途都將陸續推出混動車型系列,并計劃從四季度全面發力,目標是在公司內部實現超過30%的銷量。
這其中,風云序列計劃在兩年期間推出11款產品,也就是說2024、2025年,共有11款產品將投入市場。
捷途山海將陸續推出城市悅野SUV系列、硬派越野SUV系列以及皮卡系列等8款全新混動產品。
純電賽道將在今年年底進入爆發期,實現均衡的發力。
包括eQ7、iCAR03、星紀元的ES和ET這四款車型,將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明年還將有更多新車推出。
成為中國的全球品牌
2023年到目前為止,奇瑞向世界展示了“奇瑞加速度”
在今年10月份,奇瑞集團銷量首次突破了20萬輛,這是歷史性的里程碑。
年初至今,1-10月的累計銷售量已經超過了145萬輛,同比增長了41.6%。這一成績顯示了奇瑞在市場上的強勁勢頭和持續的增長動力。
更加可喜的是,奇瑞品牌在年內銷量首次突破了百萬輛,標志著該品牌在全球市場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這一成就的背后,是奇瑞集團對產品質量、技術創新和服務的不斷追求和投入。
憑借著強大的研發能力和高品質的產品線,奇瑞集團在全球市場上的地位逐漸提升。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國忠
總的來說,奇瑞集團的這一“奇瑞加速度”是其在全球市場上不斷崛起的重要推動力。
未來,奇瑞將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長勢頭,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多高品質的汽車產品和服務。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奇瑞在80多個國家的使用場景、駕乘習慣、路況、法規與標準等各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積累經驗。
這些因素都在助力構建研發長板,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在今年的奇瑞科技日上,來自全球各地區的媒體與經銷商,對奇瑞的技術很感興趣,但相對于新能源車國內的快速發展,國外仍對燃油車與混動車更感興趣。
面對全球汽車的轉型,我們看到大眾等品牌紛紛停止燃油發動機的開發,全面轉向純電動車型。
對于奇瑞來說是個機會,依托發動機的成熟度與技術迭代,有望在全球市場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奇瑞與全球供應鏈、合作伙伴聯合開發,聯合創新,始終努力攻克世界前沿技術。
對于奇瑞來說,守住全球最大的本土市場,向外“開疆拓土”。
多年來中國沒有全球汽車品牌的日子,遲早會結束的,而且讓人興奮的是,這個時刻就在眼前。
新能源賽道剛出牌
在奇瑞風云日上,奇瑞喊出一句話:“沒有奇瑞汽車的混動市場,就不是完整的混動市場。”
實際上,新能源市場的高速發展期不到兩年,筆者記得兩年前的11月分,新能源車滲透率才剛剛突破20%。
消費者逐步對新能源車產生啟蒙,2022年才算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元年。
這種情況下,新能源車市場亂象疊出。
在拼芯片、拼算力、拼輿論戰的背后,筆者認為實際上拼的是成本,用戶買的只是一塊電池或者混動發動機,是電池帶來了新的體驗。
但技術上的不完善,導致近兩年安全隱患不斷,我們看到從去年開始,部分品牌的新能源車出現自燃等情況。
在當下,很多用戶不應停留在“買電池”的階段。
從今年下半年,很多企業的新能源車技術逐步成熟,可以做到省的基礎上,做的更好。實際上,從“買電池”到了“買技術”的階段。
以風云為代表,奇瑞集團已明確表示,2024年全面發力新能源戰略。
依托技術奇瑞的底色,“瑤光2025”戰略下的“安全、能耗、空間、智艙、智駕”5大世界級技術優勢,引領奇瑞全產品陣營不斷向上進階,重新構建“新汽車”定義。
未來,奇瑞集團預計在2023年第4季度發布5款超能混動3.0和4款E0X高端電動產品,規劃2年內拓展至24款超能混動3.0和15款E0X高端電動新品。
其中奇瑞風云A8、風云T9、星紀元ES、星途瑤光C-DM、捷途旅行者C-DM、iCAR 03等全新新能源車型陸續推出。
助力奇瑞加快燃油、混動、純電全面布局,開啟全面新能源、全球智能化的新時代。
此外,奇瑞瑤光實驗室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實驗室有140+個,策劃中的實驗室有160+個,并形成“強品牌+大中臺+精后臺”的全球研發體系進階。
未來五年,奇瑞研發投入將達到1000+億,研發人員將達到25000+人,軟件人才占比將達到50%以上,瑤光實驗室將擁有300+名科研人員。
奇瑞風云承載著新的使命,不僅是奇瑞集團新能源戰略的一部分,更是邁入新能源頭部陣營的重要底氣和決心。
在奇瑞看來,世上沒有白走的路,技術上積累的每一步都扎實。
在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看來,要實現“四向”發展。即:品牌向上走、市場向外走、技術和產品向未來走、產業向全價值鏈走。歸根結底,就是要推動奇瑞“品牌向上”,走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很明顯:如今新能源市場的完整性離不開奇瑞汽車的參與,它是這個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技術派的代表。
做新能源,還得看技術派,還得看“奇瑞理工男”。
可以說,奇瑞的靶心更為明確,明年奇瑞真的可能要“不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