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企業公益發展新路徑,丹姿慈善基金會選擇生態化進階
- 2023年11月02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經濟學家薛兆豐曾在公益峰會圓桌論壇上提出這樣的觀點。一直以來,慈善或公益屬于“道德”范疇始終存在于人們的慣常思維中,而伴隨時代發展,無論是科技向善,還是資本向善,慈善與公益的發展模式已經有了全新的改變。
“公益與商業,實際上它們遵循的內在邏輯是非常一樣的。”
經濟學家薛兆豐曾在公益峰會圓桌論壇上提出這樣的觀點。一直以來,慈善或公益屬于“道德”范疇始終存在于人們的慣常思維中,而伴隨時代發展,無論是科技向善,還是資本向善,慈善與公益的發展模式已經有了全新的改變。以丹姿慈善基金會來說,作為國內化妝品代表企業的公益機構,已經跳脫單一的企業傳統公益之舉,用專業求變的新思路,打造了化妝品企業公益事業發展新路徑。
塑造專業公益模式,品牌攜手公益同行
傳統的企業公益往往是在品牌建設過程中,選擇性參與一些項目活動,以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然而,丹姿集團從創業之初,便把慈善直接融入到了企業發展中,以“生態環保、回報社會”為責任理念,專門成立“廣東丹姿慈善基金會”,讓品牌建設與公益同行。多年來,丹姿集團以科學管理視角展開落后地區教育幫扶、精準扶貧與脫貧攻堅、生態環保教育推廣、災害響應與災后重建、社區弱勢人士關懷等公益項目,先后對5.12汶川、玉樹、雅安、云南干旱地區、四川二坪小學、孤老院等進行了一系列的捐助與支援,開創獨具丹姿品牌特色的“1.0傳統慈善模式”。
伴隨時代發展和社會經濟進步,丹姿集團逐步塑造專業化“2.0現代公益模式”,“廣東丹姿慈善基金會”更是獲得了公募資格,陸續打造了“丹姿百善計劃”、“丹姿甘霖計劃”等多個公益項目,實現了公益與經濟效能的結合。以2019年開始實施的“丹姿鄉種計劃”來講,項目通過開展新型特色農產品的有機種植推廣和鄉建人才培養,即通過提升化妝品特色原材料的開發利用程度,打造助農增收的“新引擎”。廣東丹姿慈善基金會將經濟思維應用于公益模式的創新探索中,為化妝品企業構建慈善事業帶來范式參考。
匯聚點滴公益力量,堅持傳遞丹姿“能量”
積流成河,聚沙成塔。在丹姿集團的公益態度上,廣東省丹姿慈善基金會開展的的公益項目不分大小,也并不因為品牌效應而被篩選,而是真正從點點滴滴去實踐,傳遞丹姿溫暖與大愛。正如金秋時節,丹姿集團黨總支和廣東省丹姿慈善基金會黨支部攜手開展的“爸媽食堂助老愛心餐(農村專項 )暨丹姿愛心耆老院——敬老幸福食堂”項目,是丹姿多年來一直堅持關注和幫助西部偏遠地區弱勢群體的公益行動,為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低保、特困孤寡等老人提供免費公益午餐,送上關懷。
事實上,丹姿集團在2018年至2019年,已經展開了丹姿敬老項目,并與青海省民和縣孝康養老服務中心聯合推出《丹姿百善計劃——陪您一起曬太陽之“百名老人冬日暖陽”項目》和《丹姿千愛·百善計劃——我為老人洗一次頭”項目》,項目均針對經年患病臥床困境老人、失孤失能、經濟拮據,一直只用洗衣粉洗頭的老人,為他們送上祝福和關愛。
聚焦老人幸福的同時,丹姿集團還將暖心目光投到了孩子們身上。在今年的10月13日,廣東省丹姿慈善基金會與云南省文山州民政局共同啟動了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項目,專門針對地理位置偏遠和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未成年人保護問題,調動孵化和培育兒童服務類專業社工組織,培育當地兒童主任成為專職社工,協助村(居)委會構建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并提供專業、有效的保護和服務。
透過丹姿集團黨委及廣東省丹姿慈善基金會的公益行動不難看出,丹姿集團通過公益與經濟的有機結合,為中小型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供一條具有“2.0現代公益”意義的有效路徑,更為國家積極倡導的公益事業變革發展帶來全新參考,樹立了民營企業公益實踐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