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品牌資訊>正文內容
          • 海爾榮獲“2020青島慈善工作獎”彰顯企業責任擔當
          • 2021年01月15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1月7日,在青島市慈善總會主辦的“2020青島慈善十佳”頒獎晚會上,海爾集團憑借在社會責任、公益生態等方面的突出貢獻榮膺“2020青島慈善工作獎”,同時,其旗下的海爾生物醫療獲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贈貢獻獎”。

          1月7日,在青島市慈善總會主辦的“2020青島慈善十佳”頒獎晚會上,海爾集團憑借在社會責任、公益生態等方面的突出貢獻榮膺“2020青島慈善工作獎”,同時,其旗下的海爾生物醫療獲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贈貢獻獎”。惟其艱難,方顯勇毅。在2020這極其特殊的一年,海爾勇于抗擊疫情、堅持助力慈善,彰顯了大國企業的責任擔當,以及物聯網公益生態的強勁力量。

          1.png

          溫情系故土,全面融入青島慈善事業

          作為扎根青島的骨干企業,海爾堅持在創新發展的同時,積極融入青島的公益慈善事業,在教育、醫療、環境等各個領域都不難看到海爾投身慈善的身影。

          2020年開年,新冠疫情的不期而至給人們的生活按下暫停鍵,海爾第一時間全力馳援武漢等地區,捐款捐物,調動全球資源抗擊疫情。海爾“抗疫突擊隊”24小時堅守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場地,在施工封路的情況下,肩扛手抬,徒步兩公里,將一臺臺海爾空調、熱水器、冰箱等配送、安裝到位,這一感動人心的壯舉更是登上《新聞聯播》。

          同時,海爾立足青島,為抗疫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2020年1月,海爾向青島紅十字會捐獻專款500萬元用于青島疫情防控定點醫療機構、疾控機構等單位的緊急醫療物資采購等工作。為滿足青島市疾控部門需求,海爾生物醫療也緊急調配了一線緊缺的醫用超低溫冰箱、醫用冷藏箱、生物安全柜等醫療設備,捐贈給青島市疾控中心,用于支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及后期科研。為此,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特地向海爾生物醫療致以感謝信,信中寫道:“海爾生物醫療用‘真誠到永遠'的社會責任理念和國家品牌力量溫暖著沖在疫情防控前線的‘疾控戰士',詮釋了海爾世界級民族企業的擔當。”

          去年10月,青島拉響了疫情反彈的警報。在發現3名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后,青島立即啟動了全員核酸檢測,各區市也立即啟動了應急響應機制。海爾旗下的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迅速與各區市防疫物資保障組對接并了解物資需求,依托醫療檢測物資供應平臺,24小時值班待命加強物資調配,為全員核酸檢測提供了有力保障。海爾生物醫療則快速調度了100臺轉運箱緊急馳援膠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解決了遠距離樣本運輸檢測問題。行動的迅速性和援助的立體性,展現了海爾集團勇于擔當社會責任。

          此外,海爾在2020年也沒有停下其持續近30年的希望小學公益事業。去年9月,正值新學期開學,海爾走進了其援建的第一所海爾希望小學——1995年援建的青島萊西武備海爾希望小學,為孩子們帶來了健康關愛禮包、健康洗衣房和希望小屋,從身心健康、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三方面進行幫扶。同時還為困難家庭兒童打造希望小屋,依托其原有住房進行規劃設計和裝修,統一購置必要的生活、學習用品,改善其生活與學習環境。

          與傳統幫扶“送錢送物”不同,海爾做的是通過當地的真實情況,精準地將“硬件幫扶”升級為包含硬件、軟件、服務等在內的智慧場景解決方案,利用長期的關注,自身完善的產業鏈滿足學校和孩子最切實的需求。

          立足青島,為家鄉的發展增磚添瓦,海爾勇擔企業社會責任,踐行對島城故土的溫情守護。

          公益無邊界,創新探索共建公益生態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過:“海爾應像大海,為社會、為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

          與傳統公益慈善事業最大的不同是,海爾公益行動往往是創客自驅動完成的,同時攜手生態方構建公益生態。

          新冠疫情初期,海爾全員自主驅動,通過捐助物資、組織援鄂醫療隊、搭建醫療物資平臺等方式,整合集團全球生態資源投入抗疫一線。疫情初期,卡奧斯平臺的創客們通過自發組織,僅僅48小時就自主開發上線了新冠肺炎戰疫供需平臺,鏈接上百家醫院及企業,實現了防疫物資的供需互通,為政府物資調配提供了數據的支持,有力地保障了疫區物資供應。

          由此可見,海爾的公益生態不是自上而下的命令,而是全員創客機制下的自驅動。在人單合一模式的指引下,每個海爾人都擁有面對需求變化時快速反應并行動的自主性,形成了一種人人自驅的公益生態體系。

          在公益助學方面,海爾每年援建20所希望小學。截至目前,海爾已累計援建325所希望小學和1所希望中學,覆蓋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成為了希望工程中援建希望小學最多的企業。

          近些年來,海爾陸續啟動了“一枚金牌一所海爾希望小學”計劃、“少年夢想家”公益行等活動助力希望工程。在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感的同時,海爾還致力于通過自身影響力,號召更多企業參與到公益生態中來。海爾開展的“擁抱吧爸爸”公益活動,幫扶近百名留守兒童與父母團聚;生態方云裳物聯發起的“衣夢想”活動,將愛心衣物經過分揀、洗護和消毒后送到希望小學孩子們的手中。

          除此以外,在鄉村振興、抗震救援、綠色環保等方面,海爾也在不斷吸引生態各方構建公益生態平臺,并通過對平臺上的智力、人才等資源的協調,精準對接公益需求,提供公益服務。

          海爾打造的是將衣食住行康養醫教全融入的開放性公益生態平臺,實現了從公益到共益的轉型升級。未來,海爾將鏈接更多資源方,搭建物聯網時代的公益生態平臺,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在公益生態的路上,海爾永不止步。




          責任編輯:雨燕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