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儲能裝機激增支撐電池材料需求旺盛
- 2025年11月18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作為電池正極的核心活性物質,磷酸鐵鋰對電池能量密度與循環壽命起關鍵影響作用。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第四代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出貨量不斷提升,新一代超高壓實密度產品驗證進展順利。
截至11月17日收盤,A股鋰電池板塊走強,湖北中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天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5只個股漲停。
消息面上,相關數據展現出新型儲能市場持續繁榮,例如,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截至今年9月底已突破1億千瓦,占全球總裝機40%以上。
“儲能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得益于政策引導、技術迭代與國內外市場需求增加。”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電池材料量價齊升
“當前,儲能產業正以強勁的需求,推動電池核心材料行業走出此前的低迷周期,成為帶動電池材料量價齊升、企業加速擴產的關鍵驅動力。”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從國內市場來看,今年下半年以來,儲能項目加速落地、電網側獨立儲能經濟性逐步顯現,電池出貨量持續攀升。
海外市場同樣表現強勁。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統計,2025年1月份至9月份,中國企業共簽訂308個海外儲能訂單,新增出海訂單合作總規模達到214.7GWh,同比增長131.75%。
“技術加速迭代正為儲能電池行業開辟清晰的長期增長空間。”科技部國家科技專家庫專家周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5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等科研團隊相繼開發出陰離子調控技術、新型含氟聚醚電解質、新型塑性SEI等創新成果,一系列創新成果持續推動儲能電池綜合性能升級。
此外,儲能電池核心材料價格也持續走高。長江有色金屬網數據統計,自10月初以來,多數電池材料報價持續走高。截至11月17日,長江綜合動力型磷酸鐵鋰均價報37350元/噸,儲能型磷酸鐵鋰均價達34350元/噸,兩大品類價格較前一日均上漲300元/噸。
“本輪電池材料價格上漲并非短期市場擾動,而是儲能行業供需格局實質性改善的結果。”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一方面磷酸鐵鋰是當前儲能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帶動高壓實密度正極材料需求;另一方面六氟磷酸鋰因前期虧損擴產謹慎,供給彈性不足,在需求拉動下價格強勢反彈,供需緊平衡的格局進一步鞏固。
政策層面持續為儲能產業注入動能。今年9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到2027年,“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8億千瓦以上”的總體目標。11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新能源消納和調控的指導意見》,提出“大力推進技術先進、安全高效的新型儲能建設”等相關舉措。
方正證券研報顯示,國內在強制配儲取消后,獨立儲能需求快速爆發,2025年全年有望保持30%至40%增長。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全球儲能裝機需求持續高增,核心電池材料端供給將長期維持緊平衡格局,材料價格有望進一步進入中期“穩中有升”的上行通道。
以產品迭代滿足需求
“在儲能行業需求爆發的背景下,核心電池材料頭部企業在技術創新與產品迭代節奏上的差異,正成為新一輪競爭格局演變的關鍵變量。”盤古智庫(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余豐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作為電池正極的核心活性物質,磷酸鐵鋰對電池能量密度與循環壽命起關鍵影響作用。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第四代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出貨量不斷提升,新一代超高壓實密度產品驗證進展順利。
六氟磷酸鋰作為電解液核心溶質,其產能供給與技術儲備同樣備受市場關注。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表示,公司通過投資江西石磊氟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對六氟磷酸鋰的布局,該公司現有六氟磷酸鋰產能為2.4萬噸/年,待2025年底技改完成后產能可達3.6萬噸/年,后續看市場需求仍會有進一步的擴產計劃。
此外,電解液添加劑在電池性能優化上也至關重要。江蘇瑞泰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以鋰鹽類添加劑為主,現有合計產能超2000噸。目前公司雙三氟甲基磺酰亞胺鋰(LITFSI)產能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公司的部分產品已應用于固態鋰離子電池等新型電池中,并已形成批量出貨。
福州公孫策公關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軍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電池材料產業鏈上市企業應緊抓全球儲能高增機遇,聚焦六氟磷酸鋰、磷酸鐵鋰等漲價彈性環節,優先布局滿產滿銷、綁定頭部客戶的材料龍頭,同時需加速新技術迭代,推進海外產能落地,持續鞏固在自身行業中的地位。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