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 2024年05月28日來源:科技
提要:“近年來,隨著各項氫能政策的出臺,中國氫能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在近日舉辦的“氫動未來”氫能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船舶集團第七一八研究所副所長、中船派瑞氫能科技公司董事長宮志剛說。
“近年來,隨著各項氫能政策的出臺,中國氫能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在近日舉辦的“氫動未來”氫能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船舶集團第七一八研究所副所長、中船派瑞氫能科技公司董事長宮志剛說。
在技術裝備方面,我國研發了工業用儲氫材料、離子交換膜、電催化劑等一批關鍵材料,建造了49噸燃料電池重卡、氫內燃機飛機、“三峽氫舟1號”氫動力船舶、大型電解水制氫電解槽等一批重大裝備。
在產能方面,據中國氫能聯盟發布的數據,2023年全國氫能產量約3550萬噸。“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氫氣需求總量約為3300萬噸,供需基本平衡。其中,超過95%的氫氣用于石油煉化、合成氨等產業。”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洑春干介紹。
完善的氫能產業鏈涉及制造、存儲、運輸、應用等環節。“儲存和運輸是氫能產業鏈最重要的環節,關系氫能使用的安全性和經濟性,也是產業發展的瓶頸所在。”洑春干說。
氫的儲存形式包括壓縮氣體、液氫、氫化物、吸附氫和重整燃料等。其中,液氫儲存期限長、運輸距離遠、經濟性好。“我國正積極推進液氫運輸技術發展。”洑春干說。
綠氫發展也備受行業關注。氫能分為灰氫、藍氫、綠氫。綠氫是指在新能源發電的基礎上,通過電解水制成的氫。這種制氫方式碳排量非常低,但成本較高。劉聰敏稱,目前我國氫能以灰氫為主,綠氫在全國氫產量中占比僅1%。
宮志剛表示,綠氫成本控制途徑包括降低設備制造成本和用電成本、提高設備利用率、推動產業鏈降本增效。“隨著碳交易價格不斷攀升、綠氫成本不斷下降,綠氫逐步取代灰氫將成為必然。”他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