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在建核電機組26臺 數量保持全球第一
- 2024年03月20日來源:工人日報
提要:“作為全球為數不多擁有自主完整核工業產業鏈的國家,我國內地現有在運核電機組55臺,居全球第三;在建核電機組26臺,保持全球第一。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每年核準10臺核電機組,核電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軌道。”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說。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記者張曉潔 高敬)“作為全球為數不多擁有自主完整核工業產業鏈的國家,我國內地現有在運核電機組55臺,居全球第三;在建核電機組26臺,保持全球第一。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每年核準10臺核電機組,核電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軌道。”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說。
王壽君是在3月19日召開的2024年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開幕式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2024年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3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行。本屆展覽會以“支撐‘雙碳’目標實現,共促核能高質量發展”為主題,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余家企業和科研機構參展,展覽面積超過1.6萬平方米。
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龍一號”……展覽會上,我國核科技工業近年來取得的成果引人注目。展會將同期舉辦“核科技助力美好生活”科普展、全國核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儀式、科普書籍發布會等活動。
“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是我國核工業產品技術、重大裝備走向世界的窗口和平臺。”王壽君表示,近年來,我國核科技創新體系能力全面提升,先進核能技術規模化發展有力推動我國“雙碳”目標實現,核技術應用、核電裝備自主化、核工業數字化智能化等有力帶動國民經濟發展。
中核集團董事長余劍鋒說:“我國在運、在建、核準待建機組的總裝機容量已超1億千瓦,全國核電產業累計發電約4萬億度,其中2023年發電量為4300億度,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約3.2億噸,為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殷皓表示,安全有序發展核能,加強核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持續提升核安全技術水平,助力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