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能源化工>正文內容
          • 去年全國油氣產量當量創歷史新高
          • 2024年01月10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石油、天然氣進口依存度較高,“三桶油”多年來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大力推進“增儲上產”,實現了原油和天然氣產量的穩步增長。

          1月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23年全國油氣勘探開發十大標志性成果。其中,最為引發市場關注的是2023年全國油氣產量當量創下歷史新高、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取得重要突破、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等。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石油、天然氣進口依存度較高,“三桶油”多年來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大力推進“增儲上產”,實現了原油和天然氣產量的穩步增長。同時,“三桶油”積極進行新能源產業建設,加快能源轉型步伐,實現油氣勘探開發和能源轉型的協同發展。

          頁巖油勘探開發穩步推進

          2023年,國內油氣產量當量超過3.9億噸,連續7年保持千萬噸級快速增長勢頭,年均增幅達1170萬噸油當量,形成新的產量增長高峰期。原油產量達2.08億噸,同比增產300萬噸以上,較2018年大幅增產近1900萬噸,國內原油2億噸長期穩產的基本盤進一步夯實。其中,海洋原油大幅上產成為關鍵增量,產量突破6200萬噸,連續四年占全國石油增產量的60%以上。

          在勘探開發方面,頁巖油勘探開發穩步推進,新疆吉木薩爾、大慶古龍、勝利濟陽3個國家級示范區及慶城頁巖油田加快建設,蘇北溱潼凹陷多井型試驗取得商業突破,頁巖油產量突破400萬噸再創新高。陸上深層-超深層勘探開發持續獲得重大發現,高效建成多個深層大油田,2023年產量1180萬噸,我國已成為全球陸上6000米以深超深層油氣領域引領者。

          在天然氣產量方面,2023年我國天然氣產量達2300億立方米,連續7年保持百億立方米增產勢頭。四川、鄂爾多斯、塔里木三大盆地是增產主陣地,2018年以來增產量占全國天然氣總增產量的70%。非常規天然氣產量突破96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總產量的43%,成為天然氣增儲上產重要增長極。其中,致密氣夯實鄂爾多斯、四川兩大資源陣地,產量穩步增長,全年產量超600億立方米;頁巖氣新區新領域獲重要發現,中深層生產基地不斷鞏固,深層持續突破,全年產量250億立方米;煤層氣穩步推進中淺層滾動勘探開發,深層實現重大突破,全年生產煤層氣超110億立方米。

          加快與新能源融合發展步伐

          國家能源局表示,2023年,立足統籌推進油氣供應安全和綠色發展,油氣開發企業在切實做好穩油增氣、提升油氣資源自主保障能力的基礎上,加快與新能源融合發展步伐,在推動傳統油氣生產向綜合能源開發利用和新材料制造基地轉型發展,持續推動能源、生產供應結構轉型升級等領域涌現出一批亮點成果。

          勝利油田已建成油氣領域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源網荷儲一體化能源系統。立足油田清潔用能需求,建立包含清潔供能體系、多源互聯電網、柔性生產負荷、多元儲能系統在內的源網荷儲一體化智慧能源管控平臺,已建430兆瓦光伏、4.2億千瓦時自發綠電全量消納,有效支撐勝利油田生產用電綠電占比突破17%,年節約標煤29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73萬噸。

          圍繞油田綠電需求,依托油區太陽能資源,大力開展清潔替代,吐哈油田利用油田電網建成120兆瓦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每年為油田提供清潔電能2.27億千瓦時,全部自消納,將油田總用能中新能源占比提高到21%,年節約標煤6.9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13.1萬噸,探索構建油氣光電儲高度融合、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于2023年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電網,正式為海上油氣田輸送綠電。投產后,年均發電量將達2200萬千瓦時,全部用于油田群生產,每年可節約燃料近1000萬立方米天然氣,年減排二氧化碳2.2萬噸。平臺工作海域距海岸線100公里以上,水深超過100米,為我國風電開發從淺海走向深遠海作出積極探索。

          光大證券表示,繼續看好以“三桶油”為首的國企改革板塊,以及受益于油氣行業持續高景氣下的油服板塊。興業證券認為,在油價企穩背景下,“三桶油”將持續盈利。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