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能源化工>正文內容
          • 光伏技術路線之爭愈演愈烈 TOPCon市占率明年或超六成
          • 2023年09月18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TOPCon、HJT、鈣鈦礦等高效電池技術層出不窮,光伏技術迭代到了關鍵時刻。9月17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在一場光伏電池技術內部研討交流會上獲悉,未來三到五年N型TOPCon成為主流路線的可能性很大,明年TOPCon相關產品市占率預計將超六成。效率、成本及可靠性是量產技術路線需遵循的三大邏輯。

          TOPCon、HJT、鈣鈦礦等高效電池技術層出不窮,光伏技術迭代到了關鍵時刻。9月17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在一場光伏電池技術內部研討交流會上獲悉,未來三到五年N型TOPCon成為主流路線的可能性很大,明年TOPCon相關產品市占率預計將超六成。效率、成本及可靠性是量產技術路線需遵循的三大邏輯。

          TOPCon加速滲透

          頭部上市公司選擇不同的技術路線進行布局,包括隧道氧化物鈍化接觸電池(TOPCon)、異質結電池(HJT)以及背接觸(BC)電池。

          在產業化進程方面,TOPCon技術加速滲透。據高工產研光伏研究所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TOPCon產業化進程持續加速。截至2022年底,我國TOPCon電池產能約為100GW,預計到2023年底上升至400GW,未來規劃產能則在800GW以上。

          在談及實驗室技術與產業化技術的區別時,晶科能源品質與產品副總裁宋鋒兵在論壇上表示,實驗室技術是產業化的先導。一項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需要通過生態鏈整合進行集成創新,需要面向不同的應用場景進行開拓創新,實現這兩個“新”,這項技術才能在產業化路上走得通。

          “以TOPCon技術為例,最早的實驗室技術效率為25.5%,但產業化技術僅為24.5%左右。如今實驗室技術提升至26.5%,產業化技術則達到25.5%。因實驗室技術不斷進步,產業化技術也上了一個臺階。”宋鋒兵稱。

          “得益于壽命長、光衰小、溫度系數小等特點,TOPCon技術的產業化進程與推廣都較為迅速。”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材料研究院教授孫寶全在論壇上表示。

          招商證券電新行業首席分析師游家訓在論壇上表示,2019年以來,光伏主流技術路線一直沒有定論,很多大型公司一直在搖擺。但從目前情況看,N型TOPCon技術未來三至五年成為市場主流路線的可能性很大。

          PV InfoLink分析師趙祥表示,截至2023年8月底,業內公布的TOPCon擴產計劃超過1700GW。在2022年底,根據當時的擴產規劃,預期2023年TOPCon整體產能將達到300GW左右。

          “今年上半年已有部分TOPCon產能落地,經過3個月的調試爬坡后,上半年TOPCon組件出貨達到約29GW,全年預計將達到110GW的體量,對應的市占率為25%左右,預計2024年會超過60%。”趙祥稱。

          遵循三大邏輯

          回顧近年來光伏技術路線的更迭,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新能源與光電子實驗室主任賈銳在論壇上表示,光伏電池技術更迭基本遵循三大邏輯,即效率高取代效率低的、成本低取代成本高的、可靠性高取代可靠性低的。“技術迭代一定是以市場邏輯作為主打原則。”

          ACWA研發中心負責人董寅中表示,從P型到N型電池轉換階段看,N型產品帶來更高的發電量。“未來,組件雙面率能否進一步提高,發電系數能否進一步優化,效率能否在若干技術參數中找到平衡點,在此基礎上尋求性能最優。”

          晶科能源解決方案負責人于瀚博表示,晶科能源切入N型賽道以來,大量實證案例顯示N型組件較P型組件有更好的可靠性、更優的發電量以及更低的投資成本。

          2023年上半年,受TOPCon設備進場、調試等進度延期影響,TOPCon產能落地不及預期。另外,部分企業的產線良率不及預期,導致TOPCon生產成本較高。

          天合光能技術助理總裁陳奕峰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較于PERC技術,TOPCon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今年以來,投資TOPCon項目的企業較多,但實際產出不及預期,特別是中小企業爬坡存在困難。“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供應會持續緊張,預計明年下半年TOPCon的供應格局會改善。”陳奕峰稱。

          BC電池生產工藝復雜

          隆基綠能管理層在近日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稱,TOPCon是一個過渡性技術路線,BC才是未來高效晶硅電池的主流技術路徑。

          對此,晶科能源CTO金浩在論壇上表示,BC電池在效率端提升不夠明顯,在成本端存在較大不足,因此并不一定會成為未來主流。

          “BC的提效路線要么基于HBC(異質結背接觸電池),要么基于TOPCon的TBC(TOPCon結合BC電池)。BC電池生產工藝復雜,降本困難。比如,在銀漿降耗以及硅片的薄片化等領域面臨挑戰。”金浩說。

          金浩表示,晶科能源已建有一條BC電池中試線。根據實測數據,公司判斷,在未來兩三年內,BC電池和TOPCon電池的成本差異將維持在0.1元/W以上。

          “BC更適合做單面產品,背面遮擋過多,超過50%的雙面率非常難以達成,且成本高。對于單面產品,TOPCon和BC的轉化效率差異在0.2%至0.3%之間,處于一個檔位。而地面電站普遍選擇高性價比產品,未來兩三年甚至更長時間,BC產品沒有相應的生命力。”金浩稱。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研究員葛子義認為,對于TOPCon未來發展路徑,應該開發TOPcon與鈣鈦礦疊層電池。

          對于TOPCon與鈣鈦礦疊層技術如何發展,葛子義稱:“要進一步優化鈍化接觸,提升對電壓的貢獻,提升鈣鈦礦的穩定性。TOPCon與鈣鈦礦疊層電池真正實現量產還需要三至四年時間。”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