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能源化工>正文內容
          • “三桶油”加速布局新能源業務
          • 2022年04月22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劉楊

          提要:中國石油董事長戴厚良在2021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制定了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按照“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總體部署,推進實施綠色產業布局,推動中國石油向油、氣、熱、電、氫綜合性能源公司轉型。中國石化則表示,公司加快能源低碳轉型步伐,積極布局氫能、光伏、充換電業務,著力打造“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

          4月21日,中國海油登陸上交所,截至收盤,股價漲幅為27.69%,報13.79元/股。業內人士認為,“三桶油”相繼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并加速布局新能源業務,長期有望受益于行業高景氣度。

          啟動“綠鞋”機制

          中國海油此次采用向戰略投資者定向配售、網下發行及網上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其中戰略配售環節引入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華融、中國人壽等12家戰投。

          中國海油此次發行價格為10.80元/股,發行股份數量為26億股。中國海油本次發行啟動了“綠鞋”機制,有利于穩定新股上市后的表現。

          本次回歸A股,中國海油募資將用于發展公司主營業務。其中,300億元用于油氣田項目開發,5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油氣田開發項目包括圭亞那Payara油田、流花11-1/4-1油田、陵水17-2氣田等。中國海油表示,隨著募投項目陸續建成運營,中國海油的油氣儲量和產量規模將大幅提升,有望進一步增強公司主營業務競爭力。

          加大勘探開發力度

          信達證券研報認為,在此輪募集資金支持下,中國海油油氣開發規模將迎來新一輪增長,公司估值迎來修復機遇。與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這樣的“勘探開發-煉化-零售”陸上一體化石油公司不同,中國海油為我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龍頭。中國海油此次回A進一步豐富了A股市場的股票類型。

          得益于國際油價上行和成本控制良好,中國海油的盈利創歷史最好水平。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61.12億元,同比增長58.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81.71億元,同比增長219%。中國海油預計,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690億元至830億元,同比增長32%至5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約為233億元至273億元,同比增長61%至89%。中國海油表示,2022年至2024年股息支付率預計不低于40%。

          當前,“三桶油”相繼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對此,隆眾資訊原油行業分析師李彥認為,高油價利好上游勘探開發環節,因此盈利有提升空間。光大證券研報提到,在全球原油資本開支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堅持增加資本開支,在“增儲上產”戰略導向下油氣儲備取得突破,長期有望受益于行業高景氣度。

          布局新能源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三桶油”加速布局新能源業務。

          在“雙碳”目標下,新能源業務有望為中國海油帶來業績增量。一方面,中國海油持續加大天然氣領域的投資力度,加強天然氣田的勘探、開發和生產活動。另一方面,中國海油設立新能源部門,擇優發展新能源業務,加快發展海上風電以及陸上風光一體化項目。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中國海油計劃獲取5吉瓦-10吉瓦的海上風電資源,以及5吉瓦的陸上風電及光伏資源。預計到2025年,中國海油對新能源業務的投入將達到全年資本開支的5%-10%。

          中國石油董事長戴厚良在2021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制定了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按照“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總體部署,推進實施綠色產業布局,推動中國石油向油、氣、熱、電、氫綜合性能源公司轉型。中國石化則表示,公司加快能源低碳轉型步伐,積極布局氫能、光伏、充換電業務,著力打造“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

          分析人士指出,“三桶油”向新能源轉型的優勢在于用戶基礎。例如,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擁有大量加油站,客戶群體龐大,可以在現有加油站基礎上新建充電樁或光伏裝置。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