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能源化工>正文內容
          • 盛虹集團新能源新材料戰略深入 推進 變“碳”為寶加快綠色轉型
          • 2021年10月09日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提要:在新時代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東方盛虹母公司盛虹集團依托創新驅動,在行業內率先啟動向新能源新材料方向轉型,全力打造生態、低碳、循環的“綠色盛虹”。

          “雙碳”目標提出后,推動綠色發展、加快綠色轉型,成為“十四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求,企業的發展方式也面臨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新時代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東方盛虹母公司盛虹集團依托創新驅動,在行業內率先啟動向新能源新材料方向轉型,全力打造生態、低碳、循環的“綠色盛虹”。

          盛虹集團旗下斯爾邦石化總經理白瑋于10月8日在連云港表示,“今年1至9月份,我們光伏級EVA產量為16萬噸,已超去年全年15萬噸的產量,預計今年總產量將突破25萬噸。公司正在規劃通過擴能進一步提升自給率,為國家清潔能源轉型提供穩定保障。”

          變“碳”為寶 ?創新構建低碳綠色循環產業鏈

          9月27日,盛虹集團旗下斯爾邦石化與冰島碳循環利用公司“15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與綜合利用項目”在北京簽約。這標志著以中央“碳達峰、碳中和”重要目標為指示精神,中國和冰島合作共建的全球首條“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綠色甲醇—新能源材料”產業鏈項目正式啟動。

          據悉,該項目一期投資近3億元,預計將于2022年投產。項目可以將工業尾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回收,生產出光伏面板的核心組件材料——光伏級EVA樹脂,最終用于光伏發電,創造出一條“變碳為寶”的綠色新路徑。

          白瑋介紹,項目設計回收二氧化碳規模為每年15萬噸,相當于15套大型石化裝置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經過上下游一體化裝置的深度加工,回收后的二氧化碳能夠“變廢為寶”,產出2萬噸光伏級EVA樹脂,這些材料可以生產5000萬平方米的光伏膜,全部用于光伏發電后,裝機量可以達到5GW,一年就可以產生60-90億度電,這相當于2座百萬千瓦火電廠1年的發電量。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的提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術發展迅速,但封存面臨空間、泄漏、安全、成本等一系列制約,并不能從根本上實現碳減排。斯爾邦石化總經理白瑋介紹,該項目可實現二氧化碳回收轉化率高達100%,回收利用規模和技術工藝均達到全球領先。項目不僅能實現減碳目標,更改變了下游光伏原材料的來源方式,以往一些需要從煤化工中生產的原料,現在直接從二氧化碳就能實現轉化,不僅做到源頭綠色,還將大力助推我國清潔能源轉型。

          公司表示,與傳統的植樹造林吸收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相比,該項目“模擬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更強更有效,每年可直接主動吸收二氧化碳到達15萬噸,可間接減排二氧化碳55萬噸/年,相當于3.7萬公頃森林種植面積,折合 370 平方公里土地面積,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作為項目實施主體,盛虹集團旗下的斯爾邦石化運營著全球單套規模最大的240萬噸/年醇基多聯產項目,主要采用國際領先的甲醇制烯烴工藝,是光伏級EVA、丙烯腈、MMA、EO等國內緊缺產品的核心供應商,產能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作為該條產業鏈項目的重要產出品——光伏級EVA是生產光伏膠膜的核心原材料,直接決定光伏組件壽命和發電效率。行業分析師表示,碳中和背景下光伏級EVA需求持續高增長,預計未來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5%。過去,由于裝置產能和工藝技術等原因,我國的光伏級EVA產能不足,進口依賴度高達70%,極大影響了光伏行業的產能釋放。斯爾邦石化通過專項技術攻關,自主研發的光伏級EVA在晶點、熔指等關鍵指標改進上實現了重大突破,技術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穩定量產。

          “雙碳”目標提出后,推動綠色發展、加快綠色轉型,成為“十四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求,企業的發展方式也面臨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新時代新發展理念引領下,盛虹集團依托創新驅動,在行業內率先啟動向新能源新材料方向轉型。斯爾邦石化作為承載盛虹戰略轉型的重要平臺,正在全面深入推進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布局,產能中“兩新”所占比例不斷擴大。

          白瑋表示,項目對于我國二氧化碳大規模資源化利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具有重要意義,將有力地豐富我國的節能減排方式,成為實現碳中和的途徑之一,“除了將二氧化碳制成光伏材料外,我們還規劃將二氧化碳轉化為食品級二氧化碳,以及新能源電池電解液溶劑等項目,規模達到百萬噸級,加快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轉型引領 ?深入推進新能源新材料戰略

          據悉,盛虹集團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戰略布局實際上已見成效。

          2016年,斯爾邦石化240萬噸/年醇基多聯產項目投產,用甲醇轉化制烯烴(MTO)工藝生產乙烯和丙烯,其丙烯腈、MMA、EVA、EO及衍生物等裝置產能在行業內名列前茅。丙烯腈作為生產碳纖維、ABS樹脂/塑料、丁腈橡膠、腈綸等主要材料,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機械、電子設備、環保、醫藥等國民經濟眾多領域。

          同時,據介紹,斯爾邦石化還是國內最大的EVA光伏材料供應商。其自主研發的EVA光伏材料在晶點、熔指等關鍵指標上實現了重大突破,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成果鑒定,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整體性能、質量已經可以替代進口產品,有力打破了國外壟斷,極大緩解了下游市場需求。目前,盛虹集團EVA年產能達30萬噸,占國內總產能的31%,其中光伏級EVA產能超過20萬噸,占全球光伏級EVA產量28.6%。

          特別是盛虹16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建成后將極大地彌補我國烯烴、芳烴等高附加值、緊缺型化工產品國產供給率,為后續“延鏈”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化學、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原料保障。項目還將規劃實現80%以上的原料和產品在基地內互供,構建完整的高端石化產業鏈閉環,盛虹石化產業鏈一體化項目優勢進一步凸顯。

          據悉,實現大型煉化項目落地投產,被認為是產業鏈延伸的“頂點”。但盛虹的產業布局,是國內少有的“芳烴、烯烴”雙鏈模式。“烯烴”是生產高端新材料的重要基礎原料。斯爾邦石化以“烯烴”進行創新鏈、價值鏈延申,已經在新型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基材料、生物醫用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等領域取得突破。同時,大型煉化一體化具有產品結構豐富、產能規模大型化的特點,適合構筑世界級規模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原料保障大平臺。

          今年7月,盛虹對外宣告展開戰略大調整,率先在行業內提出全面向打造世界領先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團的戰略轉型。圍繞國家戰略方向和“雙碳”目標要求,在“十四五”期間,將企業建設成為具有“強大基礎原材料保障能力,世界領先的科研與創新能力,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供應能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團”。

          目前,盛虹集團在新能源、高性能新材料、低碳綠色產業等三大方向開始了快速實施。

          斯爾邦石化總經理白瑋表示,此次簽約的二氧化碳制新能源材料產業鏈項目,是盛虹戰略轉型的標志節點,“項目建成后,斯爾邦石化將成為‘零碳’廠區。除了將二氧化碳制成光伏材料外,我們還規劃將二氧化碳轉化為食品級二氧化碳,以及新能源電池電解液溶劑等項目,規模達到百萬噸級,加快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三大“百萬噸”項目 ?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高地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是經濟社會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而新能源材料是推動這場變革的關鍵催化劑和戰略支撐。我國石化產業能否供應優質足量的新能源材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雙碳”目標能否如期完成。

          而來自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化工新材料產量為2700萬噸,但消費量高達3800萬噸,供給和需求量相差1100萬噸,化工新材料的自給率僅為71%。同時,高端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等高附加值的產品進口依賴度更高。

          據悉,烯烴和芳烴是生產高端新材料的重要基礎原料,依托煉化一體化項目構建的原料保障大平臺,盛虹集團正在全面深入推進新能源、新材料戰略布局,芳烴、烯烴“雙鏈”并延,進行創新鏈、價值鏈延伸,不斷在“風光”新型能源材料、高性能新材料、低碳綠色可降解材料等領域取得突破,全力打造百萬噸級EVA光伏新能源材料、百萬噸級丙烯腈新材料、百萬噸級綠色可降解材料三大世界領先項目,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百萬噸級EVA光伏新能源材料項目主要聚焦光伏這一碳減排重點行業,解決我國光伏級EVA供應“卡脖子”問題,建成后盛虹光伏EVA國際市場占比將超過50%,成為全球最大的EVA光伏料核心供應商,進一步提升關鍵材料的國產自給率,為國家清潔能源轉型提供穩定保障;百萬噸級丙烯腈新材料項目主要供給碳纖維新材料、特種工程塑料等下游產業,產能規模達到全球第一,將為我國大型風電設備、特種高端裝備、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更大保障;百萬噸級綠色可降解材料項目主要是依托煉化一體化原料平臺,布局建設PBAT、PGA等項目,產能規模、技術工藝也將在全球處于領先,產品主要應用于特種薄膜、包裝材料、醫療器材、通信光纜等領域,將大幅提升我國可降解材料的應用率,減少“白色污染”,實現社會、經濟、環境效益的統一。

          “盛虹戰略轉型的進程正在深入推進。”盛虹集團董事長、東方盛虹實控人繆漢根說,按照規劃,企業將以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大宗石化原料為平臺,全面加快推進轉型,形成核心原料平臺+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化學、生物技術等多元化產業鏈條的“1+N”新格局,打造一個更有競爭力的“新盛虹”。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