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稀土巨頭聯手“放大招” 行業格局要變天?
- 2021年09月26日來源:中新經緯
提要:9月23日晚間,五礦稀土公告稱,接到中國五礦通知,中鋁公司、中國五礦、贛州市人民政府等正在籌劃相關稀土資產的戰略性重組。
9月23日晚間,五礦稀土公告稱,接到中國五礦通知,中鋁公司、中國五礦、贛州市人民政府等正在籌劃相關稀土資產的戰略性重組。有關方案尚未最終確定,亦需獲得相關主管部門批準。
受此影響,截至9月24日收盤,五礦稀土報收于49.62元/股,上漲10%,成交額達67.16億元。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數據顯示,9月24日,稀土價格指數為252.1點,較去年5月6日的129.5點,幾乎翻一番。
或形成南北兩大稀土集團
隨著五礦稀土一紙公告發布,稀土行業也即將迎來大變局。
資料顯示,早期,我國稀土行業非法開采猖獗,導致環境污染嚴重、產出與利潤不匹配,2019年由工信部牽頭并形成了“5+1”南北六大稀土格局,分別代表有開采、冶煉稀土礦權的六家企業,每年由政府統一分配稀土礦供給指標,供給剛性強。
國金證券研報指出,中國是世界稀土資源儲量大國,不僅儲量豐富,且還具有礦種和稀土元素齊全、稀土品位高及礦點分布合理等優勢。全國稀土資源總量的98%分布在內蒙、江西、廣東、四川、山東等地區,并具有北輕南重的分布特點。
目前,我國稀土總量控制指標區分為輕重稀土資源進行管控,已形成以包鋼集團、中國五礦、中鋁公司、廣東稀土、贛州稀土和廈門鎢業6家企業為主導的行業發展格局。其中,輕稀土只有北方稀土一家,其他幾家都是重稀土。
據了解,在2014年年初,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在北京召開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專題會議,表示將重點支持上述6家企業分別牽頭進一步推進兼并重組,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對于此次重組消息,百川資訊稀土高級分析師杜帥兵告訴記者,“合并以后,北方稀土還是獨立的一家。中鋁公司、中國五礦、贛州稀土這三個都是國資委旗下的,相對來說更好合并,把它們先合并到一起成為一個新的央企。”
至于廈門鎢業跟廣東稀土未來如何發展,杜帥兵認為,這兩家上市公司股東較多,雖然也是國企,但是股權比較亂,未來可能也會合并掉。“未來或將是兩大稀土集團,即北方稀土集團和南方稀土集團。”
稀土價格有望告別暴漲暴跌
“兩大集團一合并,最起碼不會出現供應過剩大幅增加的情況了”,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據華安證券研報,稀土行業近十年走出了四波行情,但波動幅度均較大,持續時間均較短,最長的一波行情也不足一年,并且行情基本都是由供給驅動的。
上述研報顯示,我國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但早年稀土開采較為盲目,眾多稀土加工企業的無序競爭使得稀土出口價格十分低廉,稀土只能賣出“土”的價格,中國珍貴的稀土資源被大量消耗。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2020年,全球稀土永磁產量達21.74萬噸,中國稀土永磁產量達19.62萬噸,占比為90.25%;2025年,全球稀土永磁產量預計將達到31.02萬噸,中國稀土永磁產量預計將達到28.42萬噸。
為保護我國稀土資源、規范稀土市場,2006年,我國實施稀土開采總量指標管控;2007年,稀土生產被納入計劃性管理,指標范圍外的生產單位不得開采冶煉稀土。
實施稀土開采總量指標管控后,國內的稀土產量得到控制,行業也不斷趨于規范。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過去幾年,我國一直存在稀土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的問題。近幾年隨著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需求大幅增加,供需相對平衡,支撐了稀土當前的價格。過去那種暴漲暴跌的市場波動很難重現。
據悉,自2020年5月起,稀土再度走出了新行情,與此前不同的是,本次行情持續時間已超過一年。而且,目前稀土行業的主導力量已經發生根本轉變,扭轉過去供給主導的局面,新能源等需求的大幅提升成為主要邏輯。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我國稀土企業注冊量波動增長。2020年注冊量井噴式增長,共注冊5850家,同比增長127%。2021年上半年新增4320家,同比增長102%。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