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天海纜擬募資32億元擴充產能
- 2021年05月31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中天海纜科創板上市申請日前獲得受理。公司此次擬募資32億元,用于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陸豐)中天科技產業園新建等項目,并補充流動資金。
中天海纜科創板上市申請日前獲得受理。公司此次擬募資32億元,用于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陸豐)中天科技產業園新建等項目,并補充流動資金。
中天海纜是上市公司中天科技的控股子公司,主要從事海纜、陸纜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業務。
重點發展海纜業務
目前,中天海纜已具備交流500kV及以下海纜和陸纜、直流±400kV及以下海纜、直流±535kV及以下陸纜的研發制造能力。其中,海纜為公司業務發展重點,主要包括交流海底電纜、柔性直流海底電纜、臍帶纜、動態海纜、海底光纜等類別。
在特種海纜領域,公司完成了拖曳纜、動態海纜、臍帶纜、集束海纜等產品的研制,先后為我國“海馬號”“滄海號”等深海探測領域重大裝備開展海洋科考提供了通信和能源傳輸保障,并作為國內唯一企業參與了國際大電網(CIGRE)“動態海底電纜推薦測試標準”制定工作,為全球動態海纜領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近年來,公司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的能源、信息互聯互通建設,產品出口至德國、美國、意大利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告顯示,2018年-2020年(報告期),中天海纜分別實現營收45.30億元、53.25億元、59.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4.79億元、8.77億元。參照可比公司的二級市場估值,中天海纜的預計市值不低于10億元。
中天海纜本次擬募資32億元,用于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陸豐)中天科技產業園新建項目、特種海纜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中天大豐海纜系統項目(一期)及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表示,募集資金進一步擴充產能,滿足不斷擴大的特種海纜市場需求。同時,將在廣東陸豐、江蘇大豐等地新增海纜產能,并配套建設部分陸纜產能,貼近我國未來海上風電“主戰場”,輻射東南亞國際市場,完善公司業務區域布局,提升產品供應和客戶服務能力,并為公司實施“走出去”戰略進一步夯實產能基礎。
分拆上市聚焦主業
從股權結構看,中天科技直接持有公司85.67%股份,通過中天金投間接控制公司3.38%股份,合計控制公司89.05%股份,為控股股東。中天科技集團持有中天科技25.05%股份,薛濟萍以直接及間接持股的方式合計控制中天科技25.09%股份,薛濟萍為中天科技的實際控制人,亦即中天海纜的實際控制人。
根據公告,中天海纜與中天科技下屬其他業務板塊保持較高的獨立性。本次分拆后,中天海纜仍將主要從事海纜、陸纜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業務,中天科技將繼續發展通信、電力傳輸(不含海纜、陸纜)、新能源、新材料等主營業務領域。本次分拆上市有利于理順整體業務和管理架構,有利于聚焦主業,有效應對市場環境。
公告顯示,中天科技分拆中天海纜上市,符合相關要求,具備可行性。本次分拆上市不會對公司和中天科技其他業務板塊的獨立性和持續經營構成實質性影響。
行業競爭將加劇
中天海纜提示,公司面臨海上風電搶裝潮影響公司經營業績的風險。
近年來,相關產業政策陸續出臺,通過降低上網指導價、壓縮補貼范圍或時限等方式,推動風電“平價上網”及風電資源配置。根據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于2020年1月20日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相關要求,新增海上風電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按規定完成核準并于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機組完成并網的存量海上風電項目,按相應價格政策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中天海纜指出,海上風電項目補貼將進入倒計時,預計海上風電行業在2021年底前將迎來搶裝潮,可能透支此后的市場需求。隨著未來各項補貼政策陸續退出,海上風電項目“搶裝潮”之后,包括海纜在內的海上風電產業鏈各環節景氣度預計會有所下滑,進而可能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出現下降。
公司同時提示了電力行業投資政策變化的風險。電纜是電力行業重要配套產品,其市場需求與我國電力行業的投資政策密切相關。電力行業投資政策的制定會根據國民經濟及行業發展情況進行相應調整,具有一定不確定性。如果未來國家能源戰略規劃或電力行業投資政策發生較大變化,則可能導致電力電纜市場供需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影響電力電纜行業的發展。
近年來,海上風電市場快速發展,帶動海纜需求增長,驅動更多企業進入海纜行業或進一步擴充產能。但受海上風電補貼退坡等因素影響,海上風電市場建設規模及海纜需求短期存在下降的風險。隨著海上風電“平價上網”進程不斷加快,海纜作為海上風電產業鏈的重要環節,降本增效壓力將逐步增大,行業競爭可能進一步加劇,競爭焦點將由規模和成本轉向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包括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生產工藝、融資能力、運營管理、市場營銷等。公司表示,如果未來行業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而公司不能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現有市場地位,將面臨喪失競爭優勢和市場份額下降的風險。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